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扶蘇爲何會被秦始皇發配邊疆?他爲何沒能繼位?

扶蘇爲何會被秦始皇發配邊疆?他爲何沒能繼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子扶蘇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長子。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然而衆所周知,秦始皇在南巡途中暴斃於沙丘,宦官趙高夥同丞相李斯篡改聖旨立胡亥爲帝,賜死扶蘇。胡亥當政後高壓暴政治國,羣情激憤,隨後農民揭竿而起反攻,一統天下的秦朝不過二世而亡。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出自《詩經·山有扶蘇》,形容香草佳木茂密繁盛的樣子,也正是扶蘇名字的來由。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共有子23人,其中長子爲扶蘇,相傳扶蘇的母親容貌映麗,深得秦始皇喜愛,秦始皇便用這首民間流行的情歌爲其子命名,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喜愛與期待。而扶蘇也不負厚愛,儘管有父皇的偏愛,扶蘇從未耽於玩樂,沉迷享樂之中,而是用功讀書,勤練武藝,成爲了一個文武雙全,宅心仁厚的少年。司馬遷《史記》記載:“扶蘇爲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儘管秦始皇治世以嚴苛的法家思想而聞名,但扶蘇卻更加的仁慈更講究儒家禮法,不難想象父子兩人政見不合的樣子。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侯生、盧生兩名儒生評議批判秦始皇的暴政,秦始皇聽聞後勃然大怒命令逮捕兩人,於是其二人暗中從咸陽逃亡外地,御史大夫見狀便拷打審問所有相關的儒生,不多久儒生們就相繼彼此告發,秦始皇親自下令判處活埋犯禁的儒生達四百六十多人,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事件。面對秦始皇的暴怒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求情,只有扶蘇出來勸諫:“如今天下未定,人們大都崇尚儒家禮法,如果父親您用殘酷的刑罰處罰他們恐怕會不得民心啊。”俗話說忠言逆耳,尤其是自己兒子的“忤逆”之言,仁慈有時是一種不必要的軟弱,出於種種考慮,最終秦始皇下令發配扶蘇到邊疆帶軍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同時監督蒙恬修長城。

這是一場挑戰,更是一個機遇,如蛟龍入水,在駐守上郡期間扶蘇的帝王之纔開始逐漸顯露。扶蘇首先對郡內輕徭薄賦,鼓勵農桑,大大提高了農民積極性和糧食產量;同時與將軍蒙恬一起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獲得了秦朝最強軍事力量的支持,整個邊境氣象煥然一新。而扶蘇本人也有民望、軍功在身,朝內外公子扶蘇的名號逐漸響亮,不少人已經品味出秦始皇嬴政的一片苦心,不出意外扶蘇一旦調回京師就會坐上那衆望所歸權力寶座。

扶蘇爲何會被秦始皇發配邊疆?他爲何沒能繼位?

可惜人算始終不如天算,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再次開始聲勢浩大的天下巡遊,同行的有小兒子胡亥和多名朝中重臣。當年七月,車駕行至沙丘,秦始皇嬴政突發疾病,藥石無靈。垂危之際嬴政命令貼身宦官趙高傳喚丞相李斯,在兩人見證下立遺詔。《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上病益甚,乃爲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秦始皇臨死之前修書給扶蘇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情感表達,對長子有着不一般的期望,希望扶蘇趕快回到咸陽主持他的喪事並繼承帝位。詔書剛剛封好還沒來得及送出給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這邊秦始皇的故事剛剛落幕,另一邊趙高李斯的陰謀大戲立刻上演,趙高李斯等人夥同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爲太子。同時暗中隱瞞下嬴政已經駕崩的消息,列舉許多莫須有的罪名給扶蘇和蒙恬,下令賜死兩人。扶蘇和蒙恬接到旨意時難以相信,但旨意卻言之鑿鑿,令人生畏。蒙恬勸說扶蘇:“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衆守邊,公子爲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扶蘇淚流滿面,或許他早已明白朝中已然變天,否則這封聖旨根本不會到他手裏,此時他已是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何況就算此時不死難道率軍殺回咸陽又使剛剛平定的天下再次生靈塗炭嗎?事已至此,扶蘇不得不做出退讓“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隨即執劍自刎。

扶蘇死後,胡亥順理成章成爲秦二世,殘暴統治與其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大亂之後應有大治,秦始皇懂,扶蘇也懂,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政治遠見,而胡亥也不過只是趙高的傀儡。十幾年的壓迫已逼得民不聊生,胡亥的繼位更是失去民心,陳勝吳廣起義時甚至發出過感嘆:“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也不過三年時間胡亥便被趙高手下逼迫自盡,而李斯也被猜忌陷害腰斬於咸陽。秦二世三年(前207),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徹底化爲一縷青煙,退出了時代的舞臺。

扶蘇爲何會被秦始皇發配邊疆?他爲何沒能繼位? 第2張

有人說:如果這封聖旨及時的傳遞了出來,由扶蘇繼位那麼秦朝的命運就會改寫。如果扶蘇率三十萬大軍打回咸陽也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但歷史的洪流絕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秦二世而亡的歷史命運不會

因爲公子扶蘇的繼位就千秋萬代。事實上,一切看似命運的安排最初都有伏筆。

其一,治世思想和政治陣營不同。扶蘇性格堅韌仁厚,崇尚儒學,而秦朝治世歷來以法家思想爲綱領,丞相李斯更是法家集大成者,儒家思想在朝中格格不入。同時扶蘇背後代表的是蒙氏一族和秦國老士族,而胡亥則是六國士子和新融入秦朝的山東士族選出來的傀儡。公子扶蘇既崇尚儒學又與秦國老氏族關係匪淺,如果繼位是不是下一步就是卸磨殺驢了?這也很好解釋了爲何李斯臨陣倒戈寧願違背秦始皇遺詔也不願扶蘇繼位,因爲可以是胡亥,也可以是其他皇子總之不能是扶蘇。

最後,時局留給父子倆的時間太少了;亂世當法,治國當儒,秦統一六國後仍有六國殘餘勢力尚待清除,帝國仍存在潛在的危機,而扶蘇事儒,徐徐圖之則大有可爲。秦始皇預見了危機選擇了政見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扶蘇,但造化弄人,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扶蘇成長,沒讓扶蘇培養起自己的勢力,不得不感嘆時也命也,有時就是這麼無奈。

溫潤如玉貴公子,風光霽月好兒郎。公子扶蘇以他溫厚純良、仁義忠孝爲底色反襯出他更加色彩濃烈的悲劇人生。他的人生雖然短暫,卻帶給後人不盡的遺憾和嘆息,如同一抹月色,亙古不滅的柔柔照進後人心中,或許這樣,也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