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的貼身保鏢:劉仁願有多厲害呢?

李世民的貼身保鏢:劉仁願有多厲害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曾經有一男一女兩個保鏢,都非常厲害。以前我寫過一文介紹李世民的女保鏢高惠通,此女武功高強,相貌不凡,是李世民仇人之女,但李世民卻敢於讓她做貼身保鏢,並將之納爲妾,傳爲美談。李世民的“荒唐”:用仇人之女做貼身保鏢,還納爲侍妾今天我再說說李世民的男保鏢劉仁願,他的故事就大不一樣了,傳奇色彩中帶着揮之不去的悲涼。

01力能搏獸,李世民讓他做貼身保鏢

劉仁願出身頗不凡,他乃西晉時期匈奴族右賢王劉豹之後,其家族一直住在陝西綏州,是綏州著名的豪傑。李世民貞觀年間,有一天到弘文館去挑選右親衛,一眼就瞧中了正在弘文館學習的劉仁願,於是劉仁願成了李世民的貼身保鏢。

據《劉仁願紀功碑》上的記載,一次,唐太宗外出巡視,劉仁願陪同在側。路遇一野獸對李世民儀仗虎視眈眈,劉仁願走上前,徒手與猛獸搏鬥,將它趕跑,於是得到唐太宗的賞識。可惜,史書上沒有說明是什麼野獸,也沒有描途搏鬥過程,不然會十分精彩。

李世民做皇帝后,一直有徵服高句麗的想法,貞觀十九年(645年),他親率大軍征伐高句麗,未能成功臣服,但劉仁願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出色,李世民封劉仁願爲上柱國及黎陽縣開國公。後來,李世民又派劉仁願跟隨李勣、程知節、蘇定方等名將征伐四方,均有不凡表現。

但劉仁願最在意的是征討高句麗,徵高句麗是劉仁願建功立業的起點,但高句麗未能成功收服又是一種遺憾。劉仁願一心想着幫唐太宗抹掉此生遺憾,可是自徵高句麗回國,太宗身體每況愈下,無力再領兵東征。公元649年,太宗病逝,傳位於九子李治,劉仁願悲痛之餘,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青年皇帝李治身上了。

李世民的貼身保鏢:劉仁願有多厲害呢?

02征討朝鮮,大敗日本,建功立業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決定繼承父皇遺志,收服朝鮮諸島。當時,朝鮮半島上三個國家,從北到南依次是高句麗,新羅、百濟。由於高句麗與唐接壤,對唐有潛在威脅,所以唐決定不惜代價拿下高句麗,解除威脅;而由於高句麗的南面臨海國家是百濟,唐又決定先佔領百濟,然後對高句麗實行南北夾擊。

公元660年,劉仁願爲副職,隨邢國公蘇定方東征百濟,百濟不是唐軍對手,大敗,國王、太子、百官700餘人受俘而臣服。唐政府命劉仁願率一萬軍留守百濟都城泗沘城,以穩定局勢,百濟舊臣見劉仁願兵少,居然發起百濟復國運動,併到高句麗和日本搬救兵,圍攻劉仁願。劉仁願兵力不足,只能一面堅守待援,一面向朝廷求援。唐高宗命青州刺史劉仁軌、右威衛將軍孫仁師往救。

這一仗,打得好,劉仁軌與劉仁願裏應外合,不僅再次打垮了百濟,而且在白江口一帶,四戰四勝,大敗日本水軍,燒其戰般400餘艘,使得日本千年不敢再冒犯中國。而二劉,即劉仁願與劉仁軌威名遠播。

公元666年12月,李治決定徹底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於是派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攻打高麗,次年,熟悉朝鮮事務的劉仁願也得到任命,李治要求他從南面進攻,南北夾擊。劉仁願不負聖命,指軍本部人馬節節勝利,668年6月,高句麗二郡十二城投降劉仁願,均納入唐朝版圖。劉仁願完成了李治交給他的任務。668年9月,整個高句麗被唐軍平定,李世民、李治征服朝鮮的夢想得以實現。

03受唐高宗李治的猜忌,結局悲涼

劉仁願功勞大,升遷快,朝廷有人不高興了。在劉仁願第2次攻滅百濟回朝後,就有流言說他“圖謀割據海東”。這只是流言,唐高宗不可能根據流言就處罰一個將軍,但唐高宗瞪着警踢的雙眼,開始觀察他了。可嘆,武將出身、性格直爽的劉仁願卻沒把流言當回事,他在李治的“敏感期”連續做了二件錯事:

第一件事,劉仁願熱衷於留守百濟,並與劉仁軌發生爭執。

百濟覆滅後,劉仁願班師還朝,由其屬下劉仁軌鎮守百濟。664年,劉仁願奉命入百濟與劉仁軌“換防”,不知爲什麼,劉仁軌卻不願換防,堅持由自己繼續留守百濟。劉仁願則堅持要換,兩人相持不下,劉仁軌便上書唐高宗,要求由自己留守,高宗答應了劉仁軌繼續留守。這件事本來劉仁願做得沒錯,但唐高宗心裏怎麼想呢?唐高宗會結合之前的流言看待劉仁願,認爲劉仁願“果然有圖謀割據海東之意。”這樣的心理,劉仁願卻並未察覺。

李世民的貼身保鏢:劉仁願有多厲害呢? 第2張

第二件事,劉仁願在滅高句麗的過程中“逗留不赴”。

667年7月,劉仁願得到東征高句麗的命令,立即趕往朝鮮,然後從南往北進攻高句麗,可是這個過程稍稍慢了些。李治便以“逗留不赴”的罪名,於668年8月派人將劉仁願押回長安。

回長安後,劉仁願在唐高宗面前辯解,高宗不願聽辯解而下令處斬,後又覺得有如此大功而處死不妥,改爲流放今雲南姚安,姚安的具體位置,在現在雲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

04後世評說慰英雄

至於劉仁願遭流放後的結局,十分悲慘,史書記載只有5個字“後不知所終”,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劉仁願到了那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過得如何,是生是死?一代名將,就此殞落,讓人唏噓。

唐高宗時代的御史兼詩人賀遂亮,稱讚劉仁願“既負英勇之材,仍兼文吏之道。”武則天時期的“女宰相”上官婉兒則評價劉仁願“可謂君子矣”。可見,唐時人們對於劉仁願所謂的“圖謀割據海東”的流言是不認可的。還有,爲了紀念劉仁願,唐軍在百濟爲他立了一座石碑——《唐劉仁願紀功碑》,仔細記錄了劉仁願的功績,到今天還挺立在朝鮮半島上。這對於劉仁願來說,這是一種難得的安慰。

劉仁願的悲劇在於,他身爲高官猛將,只知奮力建功立業,不知如何揣摩聖意、避嫌避功。這到底是劉仁願自己的悲劇,還是朝廷的悲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