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燕王噲爲什麼會產生禪位的想法?爲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燕王噲爲什麼會產生禪位的想法?爲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燕王姬噲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前11世紀,周代商而立。周武王分封天下,弟弟召公封於燕地,這就是燕國。在《史書》中,燕國是一個神祕的存在,它出身高貴、血統純正,但700年來幾乎無人知曉,儼然一個世外桃源,直到第38任國君的時候,燕國突然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

第38任國君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燕王姬噲。燕國的創建者召公以賢能而爲世人稱道,作爲召公的後裔,燕王姬噲也是個品行高尚的人,他體恤百姓、反對征戰、爲君正直,同時,也是一個徹頭徹腦的“理想主義者”。

時值春秋禮樂崩壞,戰國虎狼硝煙四起。天下財富有一半之多在齊國,姬噲擔心齊王田闢彊稱霸,威脅燕國,整日憂心忡忡。燕國相邦子之進言道:“(齊王)必不霸。”燕噲不解,遂問爲何,子之便說:“不信其臣。”子之的目的很簡單,爲了使燕噲信任他、尊重他,將大權交到他手裏。而燕噲的個性註定他一定會上當,所以“而聽其所使。”

燕王噲爲什麼會產生禪位的想法?爲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戰國中期,在各國相繼完成變法以後,燕國也開始改革。各國無一例外是加強王權,而燕噲的想法則完全不同。上面講過了,燕噲是一個徹頭徹腦的“理想主義者”,在硝煙四起的戰國,他依然走春秋道路,甚至效仿堯舜,禪讓王位。

在燕噲之前,堯舜禪讓是傳說;在燕噲之後的2000多年,再也沒有一個君王主動讓出王位。燕噲禪讓,目的是使燕國強盛,可禪讓這種超前的想法和行爲,在戰國是萬萬行不通的,僅三年時間,燕國大亂,百姓恫恐。

燕噲禪讓,最大的受害者是太子姬平。趁國亂,姬平聯合將軍市被、燕國部分貴族欲對抗子之。 齊湣王聽說後,暗中聯繫太子平,表示一定會支持太子平。在這場鬥爭中,勝利者自然是齊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齊湣王帶着大軍收穫了利益,控制並統治了燕國人民長達2年!

700年來燕國第一次遭此大難。追根溯源,大難的起點卻是燕噲的“王位禪讓。”燕噲的思想超前千年,孱弱的共和之花還沒有來得及開放就枯萎了。那麼,燕噲是如何在亂世之中產生這種超前的思想呢?

燕王噲爲什麼會產生禪位的想法?爲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第2張

第一,是因爲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曾對太子平說:“燕國的天下是所有燕人的天下。”聽聽這話,耳熟不?當時變法是爲了中央集權,爲了加強權力,可這位爺呢?劍走偏鋒、想法超前,終成泡沫。

《韓非子·說疑》中說:“燕君子噲,邵公之後也。地方數千裏,持戟數十萬,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污池臺榭,外不揮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然而子噲身死國亡,奪於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淮南子·人間訓》中也說:“燕子噲行仁而亡”。

由此可見,特殊時期,只有“槍桿子下出政權”纔是唯一道路。燕王噲是一位勵行節儉,反對奢侈,愛惜民力,提倡耕作勞動而“苦身以憂民”的君主,其“勤身而憂世”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古代的“聖王明君”,卻因此受到天下人的恥笑。

第二,也因爲他是“理想主義者”,或者說他“死板”,甚至“虛僞”都不爲過。燕噲除了以上所說行爲思想外,一向尊崇堯舜的大德。大夫鹿毛壽、相邦子之就是抓住了他這種心理,才“篡位”成功。

燕王噲爲什麼會產生禪位的想法?爲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第3張

大夫鹿毛壽曾向燕王進言:“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再加上子之以齊王不能稱霸的原因是由於齊王不信任部下造成的,燕噲自以”聖人在世”,最終決定走神話傳說中的禪讓之道。

也正是由於這個決定,使燕國遭遇自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大難!由此可見,時勢很重要、歷史的潮流更重要,包括特殊時期“槍桿子下出政權”一定比“仁政”更有效,想法太前衛,從而脫離現實,更是萬萬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