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唐代名臣劉仁軌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安史之亂前的大唐,整體呈現出積極、蓬勃、開放、進取的態勢,爲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腳的平臺;同時,得益於相對開明的君主、全面推行的科舉制,初唐政壇一掃魏晉南北朝以來讓人窒息的階級屏障,出現了春秋戰國後少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繁榮景象。

基於此,那時的唐王朝,在各領域誕生了一大批性格迥異卻各懷所長的能人、名臣,文武通吃的大有人在,短板明顯的也屢見不鮮,與後世的一些朝代/時期相比,唐王朝前半期的政壇,鮮活、真實、有血有肉。

今天筆者要聊的劉仁軌,就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唐代名臣:

他出身平凡,先後歷經三帝,屢經沉浮,最終出將入相,可謂人生贏家;白江口一戰,以少勝多,將百濟、倭國聯軍按在地上摩擦,不僅爲大唐平定高句麗掃除了後患,更讓東瀛人向中原跪服數百年;在政治鬥爭中,他卻心機滿滿,曾經“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爲了報私仇,間接害得十餘萬唐軍慘敗給吐蕃。

而他起初得以進入帝王視野,也是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方式。

擅自殺人的劉仁軌,卻戲劇性的被李世民賞識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劉仁軌生於公元601年,比唐太宗李世民年幼了三歲。雖家境孤貧,但卻自小“恭謹好學、博涉文史”,是一位積極上進的好少年。

只要努力,就有機遇。貞觀年間,劉仁軌成了一名基層幹部——陳倉縣尉,類似於今天的縣公安局長。這職務看起來挺威風,不過差事並不好乾,很快他就遇上了大麻煩。

那時的大唐實行的是府兵制,軍人們閒時務農,戰時從軍,平時受散佈在全國的600多個兵府管理。而兵府的頭,則叫做“折衝都尉”、“果毅都尉”;前者的品級,根據兵府的規格分爲三類:正四品上、從四品下、正五品下。

劉仁軌的轄區內也是有兵府的。有一天,當地兵府的折衝都尉魯寧犯了法,被劉仁軌抓捕歸案。這位軍爺脾氣不小:對於抓捕自己的小小縣尉(八九品的樣子),他破口大罵,絲毫不給面子。

劉仁軌也是個暴脾氣,他一怒之下,命人將魯寧亂棍打死,這下他可惹上大事了:

其一,貞觀年間,李世民對死刑控制得極其嚴格:

乃詔大辟罪,中書、門下五品已上及尚書等議之

死刑犯,要召集朝廷高官逐一審覈;而且不是審覈一次,是五次:“其五覆奏,以決前一日、二日覆奏,決日又三覆奏”(謀反罪除外)。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2張

如今劉仁軌不經任何審判就私自打死嫌疑人,簡直比皇帝還要霸氣,況且這個嫌疑人的身份還不一般。

其二,李世民出身軍旅,以武力打天下,在軍隊中極具影響力、號召力,這就是爲什麼在玄武門之變後,他能毫不費力地控制軍隊;而在當上皇帝后,他也沒“忘本”,對於軍人極其重視、尊重。後來他親征高句麗時,大量青壯年積極籌裝備馬匹從軍、戰鬥意志旺盛;而在班師後,李世民親寫祭文、親自哭祭陣亡將士,讓軍屬們無比自豪:“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可想而知,當得知有人打死了軍府頭領時,李世民會有多憤怒。起初他把審覈程序置諸腦後,直接命人把劉仁軌斬了;但其後越想越不忿:“何物縣尉,敢殺吾折衝!”朕倒要看看這傢伙是不是有三頭六臂,於是他讓人把劉仁軌押到長安,親自審問。

換作一般人,也許早就被這陣勢嚇尿了,不過劉仁軌卻是個“混不吝”,他神態自若的說:“魯寧當着陳倉百姓的面肆意羞辱我,我確實是因爲忿恨之極才殺了他。”

李世民一愣:此人膽色不錯,而且所言有理!碰巧“槓精”魏徵也在一旁,他冷不丁的插上一句:“隋煬帝時期,正是由於魯寧這樣恃強欺凌官府的人多了,隋朝才滅亡的。”

凡是楊廣的教訓,李世民一定會吸取。最終,劉仁軌不僅保住了一命,甚至還被提拔爲櫟陽縣丞(可視爲副縣長)。

經過這件事,基層官員劉仁軌算是進入了皇帝的視野。到了公元640年,李世民將要去同州打獵,劉仁軌上書一封進行勸諫,聲稱這一行動“實妨農事”。李世民不僅沒生氣,反而賜書嘉獎他"職任雖卑,竭誠奉國,所陳之事,朕甚嘉之。"即小官也勇於操心國事,精神可嘉。不久後升其爲新安縣令,後來更是一步步進入中央,擔任了給事中。

而劉仁軌真正嶄露頭角,是在唐高宗李治時期。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3張

孤膽鐵軍、揚威半島

公元659年,劉仁軌因得罪權臣李義府,被支出了朝廷、擔任青州刺史,不過他的黴運並沒有到頭。第二年,唐軍大舉出擊,四道分兵夾擊高句麗,劉仁軌負責督運海陸,卻因發生了沉船事故被免去官職(還有一種說法,認爲他的罪名是“後期坐免”,即沒有按軍令抵達目的地),最終被責以“白衣從軍自效”,也就是沒有權限、沒有職位,隨軍“贖罪”。

到了公元661年,半島的南邊出了亂子。高句麗的南邊,原本存在着兩個獨立政權:溫順的新羅、與高句麗勾結的百濟。爲了斷敵後援,在出徵高句麗之前,名將蘇定方曾跨海一舉將百濟滅國,並設置了熊津等五大都督府,留下劉仁願等將士駐紮於此。

而當唐軍壓向高句麗時,百濟殘餘勢力再度復國,並且圍困了留守的唐軍;同時,被任命爲熊津都督、奉命鎮撫百濟的王文度也在渡海途中去世。情勢危急、差事苦,朝廷終於想起了劉仁軌,任命他接替王文度的崗位。

不過劉仁軌卻很高興,以至於激動的欣喜若狂:“天將富貴此翁矣!”他請求攜帶《唐歷》出軍,理由如下:

吾欲掃平東夷,頒大唐正朔於海表!

其後,他帶領唐軍、新羅軍,“御軍嚴整,轉鬥而前,所向皆下”,成功救出被圍困多日的劉仁願部隊。不久後,糧草不足的新羅軍撤回,只剩下爲數不多的唐軍在百濟孤軍奮戰,。

公元662年中,蘇定方圍攻高句麗都城平壤不克而還,身在百濟的劉仁軌等人就成了孤軍。唐高宗擔心他們獨木難支,命令鎮守熊津城的劉仁軌評估形勢,自行決定是否回撤。

當時,由於駐紮百濟多年,唐軍將士“衣服貧敝”、思鄉心切,紛紛要求回國,但劉仁軌卻力排衆議。他認爲,當下百濟殘餘勢力死灰復燃、大軍攻打高句麗遇挫,半島形勢對大唐極爲不利。但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應知難而上,他甚至以《春秋》大義鼓勵將士“人臣進思盡忠,有死無貳,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唐軍能否像一顆釘子一樣堅持下去,將決定百濟是否能處於大唐掌控之下;而百濟的歸屬,則又關係到將來大唐平定高句麗的大局。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4張

最終唐軍上下堅定信心,決定留守半島,他們在劉仁軌、劉仁願的率領下主動出擊,多次擊敗百濟叛軍,並打通了新羅的運輸通道。大唐朝廷得此消息,派遣孫仁師率領7000人跨海支援劉仁軌;而一再遇挫的百濟頭領扶余豐,則派人渡海向倭國(日本)請求援兵。

公元663年九月,孫仁師、劉仁願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領陸軍,劉仁軌以歸順的百濟王子扶余隆率領水軍,大唐在百濟的軍事力量悉數出動,意圖一舉拿下敵人的老巢周留城。

劉仁軌行至白江口,與傾國而來的倭兵相遇。面對數倍於自身的敵人,唐軍憑藉絕對領先的裝備、高超的戰鬥素養、成熟的戰術協調能力,四戰四捷、徹底擊潰倭兵,焚燬敵船400餘艘。煙焰漲天,火光交映着血水,一時間“海水皆赤”,從沒見過這陣勢的倭兵驚恐萬分、肝膽俱裂,大部分向唐軍繳械投降。

挾此戰之威,唐軍幾乎掃平了百濟抵抗力量;接下來,劉仁軌不僅將百濟治理的井井有條,還兌現了自己出師前許下的諾言,“頒宗廟忌諱,立皇家社稷”,將百濟納入大唐管理之下。公元665年,當唐高宗封禪泰山的時候,劉仁軌還率領新羅、百濟、耽羅、倭國使者前來捧場,李治不禁龍顏大悅,封其爲大司憲。

公元668年,劉仁軌作爲副將,協同名將李世攻下平壤,隋唐兩朝接力敲打的高句麗終於徹底滅亡。而原本還迷之自信的倭國,也徹底搞清楚了自己的斤兩、領略了中原的強大,從此乖乖當起了幾百年的好學生。

公元669年,駐紮在半島的唐軍撤回;而憑藉多年血戰積累下的戰功,當初白衣從軍的劉仁軌,此時已位居右相。回到京師後,他暫時稱病退休。

淪爲官場老油條的劉仁軌,爲了除掉政敵,不惜禍害唐軍

在朝鮮半島證明了自己的劉仁軌,從此可謂官運亨通:

公元670年,他再次出山,被任命爲隴州刺史;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5張

公元672年,被拜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即宰相);

公元674年,擔任雞林道大總管,討伐蠢蠢欲動的新羅,一舉攻破對方北邊重鎮七重城,進爵爲公;

公元675年,官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監修國史。

多年官場的浸淫,讓原本就不走尋常路的劉仁軌越發“雞賊”。他擔任尚書左僕射時,戴至德爲尚書右僕射,他們輪流處理政務,不過二人的風格完全相反:

每當有人前來遞交訟辭時,劉仁軌“常以美言許之”,不僅來者不拒,甚至把胸膛拍得咚咚響、打下包票,以至於對方感激涕零;

而戴至德則一定會據理責問,從不敢輕易答應或否定,直至確認對方確實有冤枉的,才私下上奏皇帝爲其申辯。

曾經有一個老太太要找劉仁軌呈遞訟辭,但卻搞錯了日期、在戴至德當值那天前來。當戴至德正低頭看訟辭時,老婦人明白自己找錯人了,急的脫口而出:“本謂是解事僕射,乃不解事僕射邪!歸我牒!”

“解事”,就是懂事的意思,但戴至德不僅沒生氣,反而笑着把訟辭還給了老婦人。

就這樣,那時幾乎所有人都稱讚劉仁軌;但在史書中,他的這種沽名釣譽的行爲,則留下了“邀飾而致遠”的惡名。

如果僅僅這樣,那就罷了,接下來的劉仁軌,還幹出了更加出格的舉動。

公元677年,西邊的吐蕃日漸強勢,甚至主動入寇,唐高宗任命劉仁軌爲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全權負責率軍征討。按理說,這種工作是劉仁軌最擅長的;如果他拿出在百濟時的勁頭,當時威風八面的吐蕃名將論欽陵也許會遇到棋逢對手的勁敵。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6張

不過劉仁軌很快撂挑子了。那時,他上書向唐高宗提出的奏請,多次中書令李敬玄駁回,二人就這樣結下了樑子。

爲了打擊對手,劉仁軌決定攻其所短。他明知李敬玄並無將帥之才,卻故意向李治上奏:“西邊的鎮守任務,非李敬玄不能勝任。”李敬玄一再推辭,卻被“耿直”的唐高宗下了死命令:“劉仁軌如果需要朕,朕也親自去,你哪能推辭呢!”

於是乎,在公元678年正月,李敬玄接替劉仁軌,擔任了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的重任。

九月,在青海湖畔,李敬玄率領的18萬唐軍,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軍隊展開了大戰。當前軍劉審禮陷入敵軍圍攻時,懦弱、怯敵的李敬玄按兵不救;而得知劉審禮全軍覆沒時,他更是狼狽後撤,被追上來的吐蕃軍隊牢牢咬住;最終,劉仁軌當初在半島收服的百濟人黑齒常之率敢死隊發起夜襲,逼迫對方陣型大亂,才使唐軍得以突圍而歸。

回師的李敬玄被貶衡州刺史,劉仁軌終於戰勝了自己的“敵人”,不過這個代價也太過於慘烈。《舊唐書》這樣對他大加抨擊:

劉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貽國之恥,忠恕之道,豈其然乎?

爲了發泄私憤,不惜以大唐利益、無數將士性命爲代價,劉仁軌的這次操作,無異於給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英名打了折扣。

但隨後的劉仁軌仍舊官運亨通。公元682年,唐高宗行幸東都,太子太傅劉仁軌留在長安,輔佐皇太子監國;下一年,太子也赴東都洛陽,劉仁軌繼續輔佐皇太孫李重照留守;而當李治去世、武則天掌權後,老臣劉仁軌仍舊被重用,被拜爲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專門負責留守長安。

唐代名臣劉仁軌是如何戲劇性的獲得李世民賞識的? 第7張

公元685年,時年84歲高齡的劉仁軌去世,武則天爲其廢朝三日,追贈幷州大都督,陪葬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在京百官也被命令前去弔喪,可謂極盡哀榮。

劉仁軌的一生,充滿了戲劇與矛盾;他的身上,固然有無數的閃光點:

起身貧寒,卻不畏強權,由此得到明君的賞識;身居高位,但卻從不盛氣凌人;即使面對貧賤時的故交,也毫無架子,待他們如同舊時;身處百濟的危局,他力排衆議、力挽狂瀾,爲大唐征服半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文能治國理政,武能征服強敵,劉仁軌配得上儒將、英雄的美名。

在晚年,爲了打擊政敵,他臨陣撂挑子,置十餘萬將士安危於不顧、視大唐利益若無睹,則顯得像個十足的奸臣。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劉仁軌前後的迥異舉動,與在位帝王的素質、所處時期的政治態勢息息相關;其中是非曲直,也許我們後人並沒有資格評述。況且,也許這種兼具矛盾人格的能臣,纔是真實的歷史與鮮活的人性。作爲讀史人,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