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弒君的陸秀夫,何以在後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弒君的陸秀夫,何以在後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陸秀夫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古代亡國之君的下場,大抵可以以南北朝作爲節點,劃分爲兩個階段。

周禮興盛的前半段,大多開國皇帝會善待亡國之君,至少不會在明面上將他們處死。禮教不興的動盪時期,亡國之君的下場就比較悽慘了,受辱被殺的情況屢見不鮮。

不過,在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這樣一位皇帝,他並沒有死於敵人之手,亦沒有自殺,而是被大臣抱着跳海自盡。這位亡國之君在史界留下的痕跡不多,但這位抱着皇帝跳海的大臣卻因此成了民族英雄。

弒君的陸秀夫,何以在後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帝昺樣興二年,大宋官兵與蒙元侵略者進行了最後一場生死決戰——崖山海戰。

當時率領元軍的,便是投降蒙古的張弘範和李恆。兩人兵分兩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對宋軍發動進攻。宋軍寡不敵衆,於是便焚燬了岸邊的行宮和軍營,全軍轉移到海上。二十萬官兵和老百姓分散在一千多條船上,每一艘船由鐵索連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方陣。

宋軍領袖張世傑考慮欠周,將重心放在了海上,卻沒想到元軍藉機切斷了淡水的補給。僅幾天的功夫,元軍便將宋軍困得焦渴難耐,並藉機攻陷了船陣。陸秀夫見大宋國祚已無復興之機,於是便逼迫自己的妻兒投海自盡,隨後便跪在小皇帝面前說道:“陛下,當爲國死!”

說罷,便抱起不斷掙扎的小皇帝,跳進了大海

弒君的陸秀夫,何以在後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第2張

這場決定宋王朝命運的崖山海戰,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戰役之一,那麼,這場海戰中究竟有多少大宋官兵和百姓戰死呢?

各史料中給出了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文獻指出當時的參戰人數約爲五十萬。當然,筆者認爲這個說法是有失嚴謹的。南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所以南宋一方應該包括不少不肯歸降的老百姓,還有軍隊攜帶的家眷,直接參戰人數應該遠小於二十萬這個數字。以最樂觀的角度來看,當時能夠參與作戰的官兵僅有幾萬人。除此之外,在宋軍的船陣中,有相當一部分船艦並非戰船,而是民用船或商船。

至於元軍一方,則是實打實的“全員皆兵”。

文獻記載元軍的人數近三十萬,其中有一千名蒙古人,其餘都是投降的宋軍或其他少數民族的軍隊。因此,單從人數上來看元軍便有相當大的優勢,宋軍幾乎不可能完成翻盤。

對於宋軍,唯一有利的一點就是官兵的船隻數量遠勝於元軍。元軍僅臨時徵調了四百多艘船,其中同樣有大量民船。倘若宋軍能夠藉助這一機動優勢迂迴作戰,即便不能全殲元軍,亦能換取戰略轉移的機會,不至於因此覆滅。只可惜張世傑沒有海戰經驗,被敵軍抓住了機會,掐斷了淡水補給。

據史料記載,崖山海戰期間大宋官兵、百姓死傷超過十萬,那麼,陸秀夫有沒有必要抱着小皇帝投降呢?

弒君的陸秀夫,何以在後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第3張

筆者認爲,這不但是一種忠君愛國的表現,更說明陸秀夫是一名有氣節的愛國主義將領。相比於那些貪生怕死投降蒙古的漢人,陸秀夫真可謂是高義之士。相傳,張弘範在打贏了崖山之戰後,曾在海邊立一大石,恬不知恥地在上面寫道:“張弘範滅宋於此。”不過後來有心人又在上面加了一個字,使之變成“宋張弘範滅宋於此。”極具諷刺之意味。

當年,陸秀夫面臨與張弘範同樣的處境,但當宋恭宗趙顯投降蒙元之時,陸秀夫並未愚忠隨降,而是來到南方繼續組織抗元力量,與他所扶持的最後一支大宋宗室共存亡。陸秀夫的結局,體現了忠臣與國家榮辱與共、生死同命的熾烈情感。所謂“寧爲玉碎不爲瓦全”,說的就是陸秀夫之流的浩然正氣。

何曾幾時,面對侵略中原的日寇,有人學了張弘範,亦有人效仿陸秀夫。正是因爲無數個陸秀夫用血肉鋪設了復國之路,中國人才得以粉碎日本“大東亞共榮”的春秋大夢,奪回屬於我們的土地和文化。

陸秀夫之精神,就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傳統和美德。雖然,陸秀夫生前曾逼迫家人爲國就義,亦抱着沒有主見的小皇帝投海自盡,但這些都是陸秀夫獻身精神的表現。

即便陸秀夫的做法有失,但他亦不愧爲一代民族英雄,值得後世銘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