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唐軍食人爲何還能備受肯定?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唐軍食人爲何還能備受肯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睢陽保衛戰中的張巡,爲啥備受肯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安史之亂的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其率領的唐軍先後吃掉了兩三萬百姓,這一記錄得到了各種史料的佐證,幾乎是鐵板釘釘的真實。

雖然人們常說,合理的結果,不能掩蓋過程的罪惡;但對於張巡,這一說法並不適用。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許許多多基層愛國者的影子:

太平盛世時,達官貴人聲色犬馬、極盡奢靡,張巡身爲縣令默默無聞、毫無怨言;

當國家、民族面臨滅頂之災之際,權貴有的落荒而逃、有的望風而降,但基層官員張巡卻挺身而出,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捨棄自己的性命、尊嚴乃至名聲,掩護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

張巡這樣的人,也許會被某些別有用心者嘲笑爲炮灰、傻子;但在筆者看來,他不愧爲民族脊樑。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唐軍食人爲何還能備受肯定?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5年,身兼大唐三大節度使的安祿山率領15萬大軍反叛,驚動的不僅僅唐玄宗,更有千千萬萬中原老百姓。

自李世民執政以來,大唐在過去的130多年間雖持續作戰,但基本都是主動對外進攻,內地已經好幾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火。因此,安祿山南下時,面對“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震地”的強大邊軍,“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河北州縣毫無抵抗之力,地方官要麼大開城門迎接敵人,要麼棄城逃命,敢於反抗的則迅速被就地殺害。叛軍長驅直入,所經過的地方被燒殺搶掠,一片殘敗蕭瑟。

而當時的大唐軍事力量,基本都分佈在幾大邊鎮。面對危急情況,在中央朝廷層面,唐玄宗急忙徵調朔方、河西、隴右等節度使率主力入援;在地方,則先後有平原太守顏真卿、滎陽太守崔無等地方官竭力組織力量抵抗。但面對訓練有素、早有預謀的強悍北部邊軍,唐軍節節敗退。安祿山沒用幾個月就打下東都洛陽,兵鋒往西直抵關中、往東南逼近富庶的江淮。

第二年,譙郡(安徽亳縣)太守楊萬石向叛軍投降,並下令時任真源縣令的張巡出城向西接應燕軍。但張巡拒不聽命,反而挑選了1000精兵西進,抵達雍丘縣迎戰叛軍。而此時的雍丘縣令令狐潮早已投降了敵人,並且扭過頭來攻打朝廷軍隊。

爲什麼這麼多大唐朝廷命官如此輕易的投敵呢?在他們看來,從政爲官只是出人頭地、攫取富貴的途徑罷了;無論爲唐朝服務,還是爲安祿山賣命,自己所追求的東西都不會受到影響。因此,識時務者爲俊傑,不斷有官員臨陣投地,甚至還成了叛軍的兇殘爪牙。

接下來,令狐潮與張巡,這兩個相鄰兩縣的主政官、知根知底的老熟人,由於選擇了不同的道路,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廝殺。

面對令狐潮率領的數萬叛軍,雍丘縣城內的張巡身先士卒,帶着兩千守軍頑強抵抗,甚至還經常趁着對方鬆懈或者夜深人靜之際出城偷襲。雙方僵持了60多天,一共打了大小300多場戰鬥,喪氣的令狐潮只好退兵,卻遭到了張巡的追擊,叛兵被斬俘兩千多,令狐潮本人也差點被活捉。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唐軍食人爲何還能備受肯定? 第2張

惱羞成怒的令狐潮再度回身圍攻雍丘,他甚至抓住機會勸降張巡,但卻遭到了對方的嘲諷與羞辱。

又過了40多天,雙方仍舊僵持,而此時的長安城已經被攻破,令狐潮再次送信給張巡,說明了當時的情況,並勸其早日投降,不必負隅頑抗。

但張巡仍不爲所動,他殺掉6名思想動搖的將官,無視敵我兵力懸殊的困境,繼續抵抗到底。 惱羞成怒的令狐潮全力進攻,張巡則見招拆招,雙方再度相持了幾個月。

在這期間,叛軍陸續攻下了周邊各城邑,逐漸形成對雍丘的合圍之勢;張巡見狀迅速撤出,往東與睢陽太守許遠會師,共同抵抗叛軍。

睢陽(河南商丘內)處於睢陽渠要衝,是連接汴水、淮河的樞紐,扼守着通往富庶江淮地區的交通命脈。爲了拔下這顆釘子,公元757年起,安慶緒(安祿山之子)派尹子琦率領十幾萬大軍進攻睢陽。

面對強敵,城內守軍毫不膽怯,張巡、許遠兩人密切配合,與將士同甘共苦。敵人雖人多勢衆,但短期內也無可奈何。一直殺到七月,此時的城內已經面臨着糧食枯竭的處境,甚至淪落到吃樹皮、茶紙的地步,僅存的1600名守軍,個個面黃肌瘦、臉無人色,甚至虛弱的連弓都快拉不動了。

又堅持了些日子,城內只剩下600多將士,有人建議放棄睢陽、往東撤退,但張巡、許遠認爲:““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爲了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他們決定繼續堅守。

這時,城裏的茶紙已經被吃完,於是他們殺掉戰馬爲食;馬被殺完後,又到處抓鳥雀、老鼠充飢;而這些小動物也吃完後,張巡毅然殺掉自己的愛妾,許遠則殺了家奴,充當士兵的口糧;下一步,則是“括城中婦人食之,繼以男子老弱”。但即使這樣,城中百姓明白,既然橫豎都是死,但絕不能投降叛軍,他們淡然迎接死亡,數萬百姓的睢陽城,最後只剩下了400人。

沒過多久,叛軍終於攻進了睢陽城,張巡往西遙拜:“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爲厲鬼以殺賊!”隨後被俘,面對敵人的屠刀,他毫無懼色、慷慨赴死,終年四十九歲。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及唐軍食人爲何還能備受肯定? 第3張

對於張巡在安史之亂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杜牧曾在《上宣州高大夫書》中這樣解釋:“張巡......以兵九千守睢陽城凡週歲,拒賊十三萬兵,使賊不能東進尺寸,以全江淮。”在中原淪爲一片焦土的情況下,正是依靠江淮地區源源不斷提供的物資,唐肅宗才得以在長安、洛陽軍落入敵手的情況下,最終反敗爲勝、擊敗了叛軍。

因此,當聽說睢陽城內發生的事情後,雖然有些朝廷官員指責他們泯滅人性,但大多數官員以及唐肅宗本人,都對張巡高度肯定。後來,唐肅宗追贈張巡爲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優待他的兒子。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三位皇帝,也都曾先後褒揚張巡的功績,甚至將其繪像凌煙閣。

後世歷朝歷代也給予了張巡無盡的榮譽。宋朝尊許遠、張巡爲“保儀尊王”、“保儀大夫”;到了清代,則把張巡的塑像請到太廟中,成爲四十一位陪臣之一;而我們熟悉的柳宗元、韓愈、杜牧、文天祥等文人志士,也都對張巡不吝溢美之詞。

人們時常有這樣一種心態:身體上享受着犧牲者帶來的庇護,口頭上卻要以所謂的道德優越感指責犧牲者的不完美。這是一種病,得治。

就像司馬光憤怒疾呼的那樣:“彼顏杲卿、張巡之徒,世治則擯斥外方,沉抑下僚;世亂則委棄孤城,齏粉寇手。何爲善者之不幸而爲惡者之幸......”和平年代,常把張巡這種老實人壓在底層、棄之如敝履;面臨國難時,卻又把他們當成了救命稻草,推到對抗強敵的第一線。善者的不幸,往往意味着惡人的大幸,這種情況,不能屢屢重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