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王莽。

王莽篡位後的十五年裏,唯一干的事情就是改革,以及爲了應對由此導致的亂局而疲於奔命。

王莽改制的內容,與他所處的時代全然不相符,反而依稀有些近現代概念的影子。因此,他也被冠以了“穿越者”的雅號。但這只是個戲稱,實際上,王莽是個徹頭徹尾的復古者。作爲儒生治國的一次全面嘗試,他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要搞清楚王莽改製爲啥失敗,我們得先弄清楚他爲何能夠上位。

外戚王莽能夠篡位,靠的卻並不是外戚,而是天下儒生的支持,這跟西漢後期的衰落有關。

從巔峯走向滑坡,西漢的衰敗來的如此之快。在“以霸王道雜之”的漢宣帝時期,西漢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達到了綜合國力的最巔峯;而他的兒子漢元帝即位後,爲人柔懦、不懂權謀,逐漸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西漢開始走向衰落。

對於西漢末年的朝野狀態,史書中用了兩個描述。

在統治階層,“各從其欲,欲所無窮”,極度的腐敗,日復一日的互相傾軋,極大影響了政權的有序運轉;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在經濟、民生層面,“國家空虛,度用不足。民流亡,去城郭,盜賊並起。”土地兼併日益嚴峻,大量資源向權貴、豪族手裏集中,朝廷稅收銳減,失去土地的百姓流離失所。

根據當初董仲舒提出的理念,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即聖君治國;而西漢末年統治者的無能,已經讓當時的士大夫階層逐漸心生不滿,涌現出了一股“厭漢”的情緒。

另一方面,秦漢以來,“五德循環”的邏輯頗有市場。比如早在漢昭帝時期,就有一個名爲眭孟的文人上書聲稱:“漢帝宜......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週二王后,以成順天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下場可想而知:以妖言伏誅;

甚至到了漢宣帝時期,仍有一位“蓋寬饒”提出了類似的主張,下場也差不多;

而到了頹勢盡顯的漢成帝時期,這種言論出現得更加頻繁,谷永曾上言:“黃濁冒京師,王道微絕之應也。”不久後,方士甘忠可提出:“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

而到了漢哀帝在位期間,甘忠可的弟子賀良前仆後繼的上言:“漢運已經中衰,應當重新接受天命”。

這種輿論流傳的太廣,以至於漢哀帝本人的思想逐漸產生了動搖,比如他曾半開玩笑的對自己的男寵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

而王莽之所以能夠崛起,外戚身份只是個敲門磚,真正的法寶,則是順應當時天下文人階層的“厭漢”思潮、刻意把自己打造成儒家理想中的“聖君”形象。

比如在王氏子弟紛紛極盡驕奢時,王莽卻“獨孤貧,因折節爲恭儉”,而且還“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簡直是外戚界的一股清流;

伯父王鳳生病後,王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與儒家理念中“孝”的標準完全吻合;

他擔任侍中之後,不像其他外戚那樣任人唯親、賣官鬻爵,也不大肆斂財,窮奢極欲,而是一邊仗義疏財、賑濟他人,一邊大力舉薦民間賢士,“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衆”;

王莽還嚴格要求家人,他的妻子“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爲僮使”,外形上跟一般人家的奴婢沒什麼兩樣;而他的幾個兒子中,王宇、王獲、王臨,都因爲觸犯了法令被王莽勒令自殺。

因此,在王莽被漢哀帝遣送回封地後,曾經出現了100多次“吏民”爲他上書喊冤的情況;甚至到朝廷裏參與考試的士子,也在試卷裏對王莽的功德大加歌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漢哀帝不得不把他召回。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第2張

王莽回京後不久,漢哀帝去世,王莽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成了話事人,在朝臣幾乎全票推舉下,王莽官復大司馬一職。在扶持年幼的漢平帝上位後,王莽按照更加迅猛的節奏收買人心。

比如大肆分封功臣、宗室,先後有兩百多人因此得到了好處;

團結老幹部,給予退休官員終生領取原俸祿1/3的待遇;照顧鰥寡孤獨,遇上災荒年,他帶頭捐出自己的土地、錢財賑濟窮人,甚至還專門在長安城給貧苦百姓修建了免費住房;

優待老人婦女,承諾不讓這些弱勢羣體遭受政治上的株連;

他擴充太學,擴大招生規模,給太學生們修建了上萬間條件優越的宿舍;在郡、縣、鄉都設置學校,全方位、無死角推行儒家教育;

......

王莽的付出,自然收到了回報。比如,在他拒絕接受朝廷賞賜的田宅時,共計有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書對朝廷施加壓力。王莽最終登上帝位,幾乎是水到渠成、被儒生們推上去的。

其後,王莽立即動手,按照他的設想對社會進行改革。他的改制基調,在首個詔書中就已經體現得明明白白:

古者......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衆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即:秦代以來禮崩樂壞,這正是民間困苦的根源所在,因此,自己要以封建皇權的力量,在天下推行儒家所推崇的三代古制。

具體來說,有這幾方面:

第一,土地國有,不得買賣,推行傳說中的井田制;地主手中多餘的地必須上交;

第二,奴婢不得買賣;

第三,除了原有的鹽、鐵專賣外,酒也實行國家專賣制;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第3張

第四,由國家出面貸款,利息極低,取代民間資本;

第五,施行平價貿易,即政府出面收購,維持物價穩定,防止商人囤貨居奇;

第六,降低爵位,比如匈奴、高句麗等附屬國的首領,都要去掉“王”的稱呼,降低爲“侯”。

其他還有改革幣制、徵收土地荒棄稅、改革政府架構等等一系列措施。

由上可見,王莽改制的初衷,是希望以恢復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實現自己治國安天下的理念,以徹底解決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統治者奢靡無度、土地兼併嚴重、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困苦的危機。實際上,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禮治。

客觀而言,他的上述舉措,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痼疾。但社會發展自有其規律,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就能解決的,要從掌控社會命脈的地主階級手中攫取利益,那無疑虎口奪食。

而爲了推行這些政策,王莽的新朝採用了法家的嚴刑峻法,無數諸侯、公卿、平民遭受重罰,反而加劇了階級的矛盾、社會的動盪。

而且,在遇到挫折後,王莽很容易朝令夕改,導致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對於朝廷的想法、制度無所適從,各階層逐漸怨聲載道。

此外,由於把藩國的“王”降格爲“侯”,王莽激起了匈奴等部落的拒絕。面對這種情況,他無視當時的困難,輕易的付諸武力,把數十萬百姓拖進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火中。

最終,王莽雄心勃勃的改制,迎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

王莽篡位後,專注改革,爲何還是會失敗? 第4張

在官員階層,“各因官職爲奸,受取賕賂以自共給”,儒家理想中的禮治,不但沒有改變原有的貪腐風氣,反而促使其愈演愈烈;

民間老百姓則“愁法禁煩苛,不得舉手。力作所得,不足以給貢稅。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面對繁瑣的法令,老百姓無所適從,拼盡全力獲得的回報,連稅收都應付不了;在家裏老老實實待着,也會因爲鄰居私自鑄錢而慘遭連坐。

最終,老百姓只有“悉起爲盜賊”這一條路可走,綠林、赤眉軍,原本僅僅是求食的流民而已,卻被硬生生逼成了席捲全國的起義軍。

戲劇性的是,在見識了王莽的改制後,原本“厭漢”的天下,又逐漸迴歸了“人心思漢”,這就是當時的各股起義軍中,紛紛擁立劉氏後代爲主的原因所在。最終,出身地主階層、卻已經儒化的劉秀,由於思路清晰、政策得當、能力突出,成功聚攏了人心、民心,成了笑到最後的那一位。

王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但卻不是個合格的帝王。以我們如今事後諸葛亮的視角來看,封建時代的統治,本質上是把社會資源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分配界線上,既要保證地主階級的利益,也得滿足老百姓的生存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既要示之以寬柔,更要以務實的法令、制度、權謀加以約束,其難度之大,不是儒家提倡的古制能夠解決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