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李光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唐代中期的名將。一場腥風血雨的“安史之亂”最後得以平定,唐朝的國運得以再延續百年,關鍵因素就在於兩人能夠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現在很多人熟知郭子儀,卻不知有李光弼,《新唐書》裏推崇李光弼:“戰功推爲中興第一”。他的作戰指揮藝術極爲卓著,“謀定而後戰”,擅長“以奇用兵,以少敗衆“。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兵出朔方

李光弼是營州柳城人,出生於將門。從小就爲人嚴肅,深沉而剛毅,喜歡讀班固的《漢書》。公元746年(天寶五年),受到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的賞識,補爲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王忠嗣常說:”光弼必居我位“。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李光弼升至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於范陽起兵南下,所過州縣多望風披靡,勢如破竹,只用了三十四天的時間即攻佔了河北、河南大部,唐東都洛陽也陷於叛軍之手。唐玄宗如大夢初醒,他一方面令身患重病而頗有威名的哥舒翰率十兒萬大軍駐守潼關, 阻止叛軍西進,另一方面下令朔方、河西、隴右各節度使率兵勤王。經郭子儀推薦,李光弼被摺任爲河東節度使,又加任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等職。公元756年二月(至德元年),李光弼率蕃、漢步騎萬餘人及太原弩手三千人東出井隆, 意圖收復常山郡。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第2張

威服敵將

常山郡是河北的軍事要地, 其“地控燕、薊,路通河、洛” , 西有井徑之險,是叛軍南下的咽喉之地。李光弼進至常山,常山團練兵立即綁縛叛將安思義出降。李光弼由大西北率軍初到河北,人地兩生,不瞭解敵情,便親自爲他解縛,好言勸降了他,並通過他了解叛軍情況。安思義很受感動,遂向李光弼出謀劃策說:

”官軍遠來疲憊,猝遇勁敵,難以抵當,不如移軍入城,早爲防禦,先料勝負,然後出兵。蕃騎雖然精銳,但不能持重,如一失利,氣沮心離,於時方可圖謀。今史思明在圍攻饒陽,距此不足200裏,昨晚羽書己去,估計其先鋒軍明早必到, 大軍也會繼之而來,要作好迎戰準備。”

李光弼依從其議,遂將軍隊開進城中待敵。

一敗史思明

果然史思明聞報常山失守,立刻停止圍攻饒陽,迅速派軍趕來。第二天黎明,先頭騎兵已馳至常山城下,史思明也隨之而到,共有2萬多名騎兵, 直壓城下。李光弼命5000名步兵從東門出戰, 但叛軍卻簇擁在城門前不肯後,退官軍不得出。李光弼遂命500名弓弩手於城上齊射,箭如雨下,叛軍只好稍稍後退。李光弼又把1000名弓弩手分爲四隊, 輪番射敵,叛軍難以抵禦,史思明遂收軍於道北。李光弼又出兵5000人, 於道南組成槍陣,夾呼沱水佈陣。史思明屢次以騎兵搏戰,官軍弓弩手亂箭齊射,叛軍人馬中箭者過半。史思明見只用騎兵難以取勝,暫時退下陣去,等待步兵趕到後決戰。

這時,有人前來向官軍報告說叛軍步兵5000人從饒陽來,晝夜行走170裏,如今正在九門南逢壁休息。李光弼聞報,立時派出數千輕騎,堰旗息鼓,悄悄奔至逢壁,見叛軍正在吃飯,官軍騎兵一陣砍殺,叛軍步兵措手不及,幾乎被斬盡殺絕。史思明失去步兵,勢孤力單,只好退守九門。李光弼初戰告捷,常山郡軍民受到很大鼓舞,紛紛歸附官軍,“ 時常山九縣,七附官軍,惟九門、篙城爲賊所據”。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第3張

再敗史思明

河北大部分郡縣仍爲叛軍佔據,李光弼雖收復常山郡大部,但由於孤軍深入叛軍腹地,史思明又常用奇兵斷絕糧道,因此,處境仍十分困難。這年四月,郭子儀亦率大軍進至常山,與李光弼會師,蕃、漢步騎共十餘萬,官軍力量大爲增強。李光弼與郭子儀乘勢進擊史思明,於九門城南大敗叛軍,史思明逃往趙郡。另一叛將蔡希德飛奔洛陽向安祿山求援。李光弼又乘勝追擊,進圍趙郡,一戰即拿下趙郡。史思明又逃奔博陵。李光弼軍紀嚴明, 當攻佔趙郡城時,他坐在城門口,一旦發現有搶劫財物的士兵,立命歸還本主,城中百姓大悅,於是“景城、河間、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結營自守,以附光弼。“詔命加授李光弼爲范陽大都督長史、范陽節度使。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第4張

三敗史思明

五月,李光弼與郭子儀回師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數萬尾隨其後。李光弼與郭子儀選驍騎輪番挑戰,持續了三天,叛軍人困馬乏,迫使史思明退軍。官軍又乘勢追殺,於沙河大敗叛軍。這時,安祿山使蔡希德率2萬援軍北上,加入史思明軍,牛廷玠也從范陽等地發兵萬餘人前來增援。這樣史思明軍又猛增至5萬餘人, 其中同羅、曳落河佔五分之一,因此叛軍一時聲勢大振,又鼓譟而來,李光弼與郭子儀一面“深溝高壘”,一面又採取了”賊來則守,去則追之,晝則耀兵,夜祈其營“的機動靈活戰術, 使叛軍日夜不得休息。數日之後,叛軍銳氣已盡,李光弼與郭子儀抓住戰機,指揮官軍與叛軍在嘉山決戰, 大破叛軍,斬首理萬級,俘獲千餘人。在混戰中, 史思明丟盔棄甲,槍折兩段,靴子也弄丟了,至日暮才狼狽逃回軍營,接着又丟棄了營壘,只率數騎逃往博陵,李光弼隨即進軍包圍。

李光弼:作戰指揮藝術尤爲卓著,曾三次打敗史思明 第5張

結語

李光弼與郭子儀發起的嘉山之戰,是平叛以來的首次大捷,它沉重地打擊了叛軍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河北軍民抗擊叛軍的鬥志,河北十餘郡皆殺賊首將而相繼歸唐。叛軍從范陽至洛陽的南北通路再次受阻,叛軍“往來者皆輕騎竊過,多爲官軍所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