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袁紹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古人打仗有時候很奇怪,看起來很正義的事兒,有人號召,來幫忙的可是不少,比如討董卓,再比如秦朝末年項羽和各位諸侯聯合救趙,聲勢那叫一個浩大。可結果呢,一個個都在那兒看熱鬧,項羽比較厲害,靠着自己的隊伍直接擊敗了秦軍,把諸侯們也都打服了,曹操不行,他既勸不動隊友,也打不過對手,所以也只能仰天長嘆:“諸君不聽吾計,徒喚奈何呢?”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一、爲什麼都喜歡看熱鬧?

道理很簡單,軍隊是自己的,地盤也是自己的,沒有了軍隊地盤也就沒了,所以還是坐山觀虎鬥最安全。只不過,有一點很奇怪,秦末漢初的諸侯可都是稱王稱霸的,而東漢末年的這些位卻都是掛着州牧、州刺史、太守等等的官銜,他們又是怎麼得來的地盤和軍隊的?

大漢朝是從秦末諸侯林立的環境當中走出來的,所以一直以來都很注意諸侯的動向,先是劉邦把異姓諸侯搞得差不多了,後來到漢武帝時又弄出個“推恩令”,甚至上把劉姓的諸侯王實力消得差不多了。大漢朝漸漸地也向秦朝靠攏,以郡爲單位治理地方,不過呢,漢武帝又擔心這些郡守權力太大,又搞出什麼幺蛾子,於是又把天下分成十三個部,每一部設立一個刺史,來監督這些郡守。

後來,部又改成了州,也就是後來我們在讀三國時常見的州刺史。雖然說這個刺史前面掛的是州,但實際上官位是沒有郡守(太守)高的,比如漢宣帝時有個非常有名的官,名叫黃霸,他開始做的就是揚州刺史,後來升任的潁川太守。儘管說太守是受州刺史監督的,但畢竟是掌握實權的,而且州刺史一般來說任期也就是一年,皇帝也擔心他們跟太守們勾搭連環、收受賄賂。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第2張

不過呢,也有人認爲刺史官職小,不利用管監管太守,於是就產生了州牧。州牧可就厲害多了,不但有監督的權力,還有管理治下的權力,算得上太守的頂頭上司了。但是,很顯然,這樣一搞,刺史原本的監督作用又沒了,所以,在兩漢大部分時間裏,還是隻有刺史,沒有州牧。

那麼,後來反董卓那些諸侯是怎麼搞出來的呢?

這個源頭還在於黃巾起義,這場大動亂給東漢朝廷折騰夠嗆,雖然費挺大力氣把黃巾起義的頭兒張角兄弟幾人解決了,可散落四處的起義軍又沒辦法解決了。

這時候出來一個人,就是後來被劉備幹掉的西川老大劉璋的親爹劉焉,他跟漢靈帝說:“刺史比太守官小,不應該讓大官管小官。最好的辦法是派一些資格老的人去當州牧,讓他們擁有權力,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剿滅黃巾殘部。”

當然了,當時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派了州牧,有些不重要的,或者黃巾州勢力不太強的州,依舊有刺史的。但是,這條建議的核心實際上是放出去了軍權,即州牧可以用圍剿黃巾軍的名義自己組織招募軍隊,很快,各郡的太守等地方勢力也都開始組織起自己的軍隊。

所以,名義上還是州牧、州刺史、太守,都變成了一方的諸侯,他們此時與秦末漢初時的諸侯相比,也只不過是地盤小一些,兵力小一些罷了。但是,麻雀再小也是肉,總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所以,反董卓時他們雖然積極,但是真要讓他們動手,還是難啊!

二、爲什麼是曹操提意見?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第3張

歷史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裏,每個人的行動都有他的出發點和合理性。曹操之所以一直建議打董卓,一方面是因爲曹操確實是雄才大略,另一方面也在於曹操所處的身份地位與其他人不同。

我們看,當時出兵的都是什麼人物,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等等,這些人要麼是州牧,要麼是太守、州刺史,都稱得上是管轄一方的大員。再看曹操呢?不過是改名換姓逃出洛陽的漢臣,“散家財,興義兵”組織起來的軍隊,期待建功立業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曹操提的意見是什麼。

董卓被聯軍擊敗,一把火燒了洛陽,挾持漢獻帝去長安之後,曹操提出,應趁機與董卓決戰,不應駐足不前,然而聯軍無人出兵。曹操獨自出兵,敗給了董卓手下大將徐榮,士卒死傷大半,曹操也身負箭傷,險些喪命。緊接着,曹操又建議聯軍,不走函谷關,而是南下入武關,攻打董卓,結果又一次做了無用功。

前面我們說了,諸侯聯軍都是要照顧自己的地盤的,他們不像曹操,兵打沒了,損失的不過是財,大不了再重新徵兵,他們不同,一旦兵沒了,地盤也就被人搶了,他們不但看着董卓,還互相盯着對方的地盤,隨便準備聽了對方“碗裏的肉”。

所以,很快,聯軍隊伍不但不再西進,反而發生摩擦,衝突不斷,自然也就解散了。曹操也只好放下滅董卓的這顆心,轉而投入到剿滅黃巾軍的戰鬥當中去了,順便再搶搶地盤,建立根據地,從而實現他的曲線救國計劃。

三、除了曹操,還有一個人去打董卓了

袁紹要討伐董卓時,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見? 第4張

這個人便是孫堅,當時的長沙太守,後來的吳主孫權的父親。

孫堅比曹操他們來得要晚一些,所以也沒趕上跟曹操一起出兵。不過,孫堅還是比曹操能打一些。他雖然說也被徐榮打敗了,但卻重挫了董卓的手下胡軫,還把都督華雄給殺了,沒錯,就是《三國演義》裏被關羽殺掉的那個,在歷史上是孫堅殺的。緊接着,孫堅繼續進兵,又在距離洛陽九十里處打敗了董卓。董卓只得留下牛輔、李傕、郭汜、張濟、董越等部將阻擋孫堅西進的步伐,自己跑回長安去了。

孫堅一路打到洛陽,看着殘破的洛陽城,他也無力再西進了,可想要留在洛陽發展,自然也是不可能了。不過,很可惜的一點是,孫堅輕信了袁術,受命去攻打劉表時被其部將黃祖手下暗箭所殺。

看得出來,孫堅也是一個非常有野心,也非常能征慣戰的猛將,只不過他當時任職的長沙,還屬於是窮鄉僻壤,與中原相去甚遠,也無法發揮他的才能。所以,他纔像曹操一樣,敢於去挑戰董卓,因爲他的長沙別人不會去搶;他也會屈居於袁術之下,因爲他覺得那是他在中原站穩腳跟的階梯。

倘若當時,聯軍當中多一些孫堅、曹操這樣的人,西涼軍也不會在長安作威作福那麼多年,以至百姓痛苦不堪。只可惜,大多數人還是很容易在擁有一定資本時,陷入想贏怕輸的怪圈,無法自拔。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