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初名相政治家房玄齡,他是如何謀劃玄武門之變的?

唐初名相政治家房玄齡,他是如何謀劃玄武門之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房玄齡:謀劃玄武門之變的唐初名相政治家,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他爲相二十餘年,是初唐政壇的常青樹,不倒翁。他是玄武門之變主要策劃人,助太宗上位,功莫大焉,但他居功不自傲,爲人謹慎,吏事嫺熟,夙夜勤強,任公竭節,兢兢業業地爲大唐帝國燃燒了自己。

房玄齡是以命世之才,善建嘉謀而著稱的,世有“房謀杜斷”之譽。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歷代伴君之相,少有善終,爲相時間亦不會很長。道理很簡單,一個宰相當久了,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如果再結黨營私,就會對皇權造成威脅,皇帝必將除之以絕後患,除非你是如諸葛亮、曹操一般的權臣。而這房玄齡一干就是二十年,久掌中樞且能善終,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唐初名相政治家房玄齡,他是如何謀劃玄武門之變的?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山東濟南人,早年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曾被招爲“十八學士”之一。唐太宗即位,封房玄齡爲樑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二十餘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70歲去世,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他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頗承其父遺風。自幼聰慧,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又向父親學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18歲時即進士,可謂少年得志。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着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爲秦王幕府收羅人才,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與他們結爲朋友,共同爲李世民效力,即使凌煙閣排名在他之前的杜如晦,都是經他舉薦以後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

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羣雄,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在追隨唐太宗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他出入生死,亦備嘗創國立業之艱辛。他時刻不忘創業之難,警鐘長鳴,力戒驕奢淫逸,以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

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貞觀初年,時值天下初定,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他與杜如晦共掌朝政,亭臺樓閣等建築物的規模以及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他們二人所制定,在當時獲得美譽。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齡秉持“審查並確定法律和命令,將寬厚平和做爲宗旨”的思想,簡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後有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

唐初名相政治家房玄齡,他是如何謀劃玄武門之變的? 第2張

隋唐之際有三大集團,即關隴門閥、山東高門和江南華族,房玄齡和李世民正是山東士族和關隴貴族的代表性人物。房玄齡以其敏銳的眼光認定,這關隴集團中的李世民身上的特質,足以擁天下,便下定決心隨其左右,他的依附對山東士族集團起了表率的作用。

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樣,他是個“三怕之人”,即怕同僚、怕老婆和怕皇帝,怕皇帝這個很正常,這怕老婆嘛,也屬可以理解之事;但房玄齡位居相位,如何會怕同僚呢?

初唐的天空那可真叫是羣星薈萃,魏徵、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地一大羣,他們人人都是個性張揚,激情四射,但這麼大一羣人共事,其中必定會有不同政見,會產生碰撞,以至於因惱怒而形成怨恨。這時,他們太需要一個沒有個性、沒有激情的人,來做穩壓器,來對他們中間的矛盾進行調和。

房玄齡爲人謙恭又低調,思考的時候,他謀略細密;爭辯的時候,他和藹可親;吵架的時候,他豁達大度。他不與任何人爲敵;他同任何有能力的人爲友。可以說人人都攻擊過他,人人都可將那無名火發泄到他身上,他是朝中著名的“出氣筒”,面對這些,他都是一笑而過,心中不存任何芥蒂,他是個實實在在的雪人兒。

其實,他並不是怕同僚,而是心胸開闊,坦蕩謙和;他洞明世事,顧全大局;看似隱忍委曲,實則大肚能容;正是這一特徵,使他能創下輔佐明君時間最長的紀錄,比那孫子輩的李林甫還要長吶。

房玄齡對同僚溫和謙讓,回家更是謙和得“無限極”了。他是有唐一朝著名的“粑耳朵”,一生不納妾,我估計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爲家中有個“河東獅吼”的悍婦。連李世民都爲他打抱不平。於是將一杯“毒酒”和兩個美人送到悍婦那裏,說你要麼收下美人要麼喝下毒酒。誰知這悍婦一仰脖子就把“毒酒”喝下,把這皇帝嚇了個“抑板”。當然,那不是毒酒,而是李世民準備的一杯醋。從此,在我們的詞庫中就多了個“吃醋”一詞。兇哈,行事如此,怕只有胡適老婆江冬秀能媲美。

唐初名相政治家房玄齡,他是如何謀劃玄武門之變的? 第3張

這怕皇帝嘛就更正常了,對這手握生殺大權之人,誰個不怕,特別是後來的李世民,皇帝當久了,剛愎自用,急躁任性的毛病就顯現出來了。可能是被如魏徵這樣傲骨錚錚的人頂撞慣了,他也需要一個發泄的地方,於是,這房玄齡很自然地成了不二之人選,他照例不爭辯、不頂撞,逆來順受,一句“臣知錯了”了事。

有一次他被李世民雷霆震怒地一頓暴罵後,讓他回家待罪,等候處理,他卻沒事人兒一樣,回家後平靜地讓家人把房間收拾乾淨說,一哈兒皇帝要過來接我回去。果然不久,這李世民一臉羞愧地來接他回宮。兩人又攜手上車,好像什麼事兒也沒發生一樣。

這就是房玄齡,可以說是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如此地性情溫和、通達睿智,將初唐的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濟的合力,共同完成了名垂千古的貞觀大業。

歷代對房玄齡的評價是相當之高,後世史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李世民雖然經常罵他,但是也肯定他是:“器範忠肅,識具明允,才稱王佐,望乃時英。霸國爰始,預經綸之業;鼎命維新,贊隆平之化”。明刻本《歷代古人像贊》曰:“輔相文皇功居第一,遺表之諫精忠貫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