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伐吳。

劉備率領四萬兵馬伐吳,孫權派陸遜帶領五萬大軍迎戰。夷陵之戰,東吳屬於優勢兵力以逸待勞,通過持久戰拖垮了勞師遠征的劉備。可不是像《三國演義》裏寫的那樣,書生大將陸遜以弱勝強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殲滅蜀軍七十多萬——這一點在《資治通鑑·卷六十九·魏紀一》中有明確的記載。

《資治通鑑》中的原文是這樣的:“漢主司馬光以曹魏爲正統,稱曹丕爲帝,稱劉備爲漢主)進軍秭歸,兵四萬餘人。權以鎮西將軍陸遜爲大都督、假節,督將軍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咱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是夷陵之戰雙方有多少兵馬,也不是曹魏蜀漢誰是正統,咱們要聊的話題是:當劉備伐吳嚇得孫權手足無措的時候,有人向曹操獻上滅吳疲蜀之計,爲何被賈詡和司馬懿否決?如果賈詡司馬懿不反對,劉曄的聯劉滅吳之計,能否結束三國亂局?

綜合《資治通鑑》《三國志》和《晉書·宣帝紀》的記載,我們可以還原黃初二年在曹魏朝廷發生了怎樣激烈的爭論。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爭論的雙方三個人,分別是太尉、魏壽鄉侯賈詡,侍中、尚書僕射、安國鄉侯司馬懿,侍中、關內侯劉曄。

筆者曾經說過,孫權就是個能惹事兒不能平事兒的傢伙,襲殺關羽竊取荊州還沒高興多久,劉備就帶領四萬人馬殺了過來。面對勞師遠征的四萬蜀漢軍隊,孫權居然被嚇懵了:“遣使求和於漢。”

主公嚇得六神無主,東吳重臣也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並沒有被孫權派去求和,而是給劉備寫了一封咋理解都行的書信: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矣。”

諸葛瑾稱漢獻帝劉協爲先帝,等於已經承認了劉備的正統地位,暗示劉備應該有先有後,也就是先滅魏,然後再琢磨咋處理孫權。

諸葛瑾這封信被人舉報,孫權還把舉報信密封后送給諸葛瑾:

“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間,知卿

(指陸遜,此人力保諸葛瑾沒有二心)

意至,輒封來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東吳君臣互相猜忌的時候,曹丕的朝廷上也在吵架,收到孫權求救的雞毛信大家就開始吵,吵得曹丕一個頭兩個大。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第2張

毒士賈詡率先開口唱衰曹魏諸將,認爲眼前這些人沒有一個人是劉備和孫權的對手。即使你曹丕御駕親征,也是白搭,還是老老實實地趴着爲好: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

(即陸遜)

見兵勢,臣竊料羣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

人老精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賈詡這個人越老越圓滑,他纔不想再動干戈打破自己的安逸生活——位列三公,位極人臣,打贏了對賈詡沒什麼好處,打輸了他這個太尉就要負責任。

曹丕沉吟不語,曾經預言劉備必然替關羽報仇伐吳的侍中、關內侯劉曄站了出來,提出了連劉滅吳之計:“現在雖然說是天下三分,但是咱們佔據着十分之八的土地,劉備孫權不過是割據一州 的小軍閥而已,現在他們起了內訌,正是我們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

劉曄爲曹丕描繪了一幅美好圖畫:

“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據劉曄分析,劉備是一定會願意與曹魏聯合滅吳的:

“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將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也。”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第3張

劉曄的計謀,說白了就是滅吳疲蜀,曹魏坐收卞莊刺虎之利:劉備即使滅了吳國,自己也會折損大半,這時候給不給他一半地盤都行。如果條件允許,咱們可以一鼓作氣把劉備也吞掉。

劉曄分析得頭頭是道,毒士賈詡也無話可說,但是號稱三國城府最深的司馬懿站了出來,他支持賈詡而反對劉曄:“咱們應該接受孫權的投降,因爲這時候孫權已經走投無路,只好真心歸附(此其欲自結之時也),而且孫權絕對不敢表裏不一忽悠咱們(必不敢爲患)。如果我們乘人之危攻打東吳,恐怕其他軍閥就不敢納款輸誠了。”

看了劉曄賈詡司馬懿三人的爭論,讓人不禁有些納悶:精緻利己主義者毒士賈詡,鷹視狼顧的冢虎司馬懿,咋忽然變得這麼大義凜然了?

咱們前面說過,爭論的時候,劉曄是侍中、關內侯,而他的對手,賈詡是太尉、魏壽鄉侯,司馬懿是侍中、尚書僕射、安國鄉侯,官大一級壓死人,劉曄跟這二位相比,可謂人微言輕。

於是事情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曹丕按兵不動,口頭上答應支援孫權,給孫權吃了一顆定心丸,這纔敢把五萬主力部隊拉到前線跟劉備死磕——事實上劉備伐吳也不是一場勝利都沒有,他也曾打得陸遜抱頭鼠竄:

“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

劉備把陸遜從秭歸趕走,並在那裏建立了指揮中心,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東吳。

得知曹魏不會自己抄後路的孫權,大舉增兵馳援陸遜,使原本兵力佔優(五萬對四萬)的陸遜有了堅持下去的底氣,吳蜀雙方在夷陵展開了長達半年的拉鋸戰:

“自正月與吳相拒,至六月不決。”

劉備伐吳時,賈詡司馬懿爲什麼會否決獻上滅吳疲蜀之計? 第4張

勞師遠征的劉備只有四萬多人,糧草運輸也很困難,最終被陸遜拖垮——劉備後來都拉肚子了,可見士卒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

夷陵之戰後,劉備元氣大傷,孫權也挺不好受,曹丕這時候纔想起來趁火打劫,但是爲時已晚:孫權聽說曹軍有異動,馬上再次向劉備求和並達成了休戰協議,曹丕也喪失了滅吳的最佳時機。

複述完曹魏朝廷上的爭論,咱們就該提出問題了:以賈詡之目光毒辣,以司馬懿之老謀深算,他們就看不出孫劉死磕,正是滅掉吳國的大好時機嗎?他們反對連劉滅吳,到底是何居心?

這裏筆者拋磚引玉,先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賈詡固然是老邁不想多事,司馬懿可能是覺得自己羽翼未豐,還需要養寇自重,萬一曹丕真滅了吳國並一鼓作氣攻進西川,他可能就沒有機會三馬食槽了。

侍中劉曄的目的,似乎也值得玩味:劉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嫡系子孫,是如假包換的“漢室宗親”,他建議曹丕聯劉滅吳,有沒有幫劉備一把的意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