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胡震亨:才識過人心思敏捷,《全唐詩》有他的一份力量

胡震亨:才識過人心思敏捷,《全唐詩》有他的一份力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書籍的印刷和發行都很麻煩,多靠傳抄,所以無數絕妙文章錯漏或散軼。如果沒有康熙組織編撰的《全唐詩》,我們如今所見的唐詩將少得可憐,那些璀璨如星的詩人也將失落許多華彩。而鮮爲人知的是,《全唐詩》的藍本是由明代胡震亨憑一人之力編撰的。

胡震亨生於書香門第,在29歲時中了舉人,但接連幾次都沒考中進士,索性放棄了,被派到合肥做知縣。公務之餘,他喜歡研讀兵書,與抗金名將劉鋌相交甚篤,劉鋌對這個心懷家國、胸有韜略的書生佩服不已。

胡震亨:才識過人心思敏捷,《全唐詩》有他的一份力量

在合肥任上,胡震亨大興水利,頗多善政,被時人譽爲“治狀冠江北”。當時合肥負責向中都鳳陽供應和運送米糧,官府將此差事攤派到百姓頭上,許多中產之家因此破產,無力維生者更是不計其數。胡震亨上疏痛陳這一政策的弊端,建議讓官府承辦運糧,極大地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他事事都爲百姓着想,當地鄉紳不樂意了,拉幫結派,試圖掣肘。都說“強龍難壓地頭蛇”,胡震亨卻毫不露怯,在縣衙門口貼出告示:有我在此坐鎮,誰敢欺壓百姓就趁早準備棺材吧!他的底氣從何而來?史書說他“英察若神……蠹吏毫毛不敢犯”,可見他絕非不通世務的書呆子。

好友劉鋌戰死沙場後,胡震亨對烏煙瘴氣的官場愈發厭倦,以母親年邁需要服侍爲由拒絕升遷,在催他赴任的文牘上寫道:“自愛小窗吟好句,不隨五馬渡江來。”崇禎末年,舉國風雨飄搖,唯江南一帶還算安穩,朝廷急需能吏控制局面,胡震亨只好出任定州知州。他在定州用自己的薪俸爲百姓修橋補路,還想方設法地供足軍需,使軍隊不再肆掠民間。眼看仕途一片大好,他卻再次萌生退意,辭官回家,專注學術。

胡震亨:才識過人心思敏捷,《全唐詩》有他的一份力量 第2張

胡震亨喜歡蒐羅、收藏文獻,遇上祕冊僻本如獲至寶,仔細披閱後進行校刊補綴,有不懂的就四處求教,人稱“博物君子”。56歲那年,胡震亨找到一部號稱當世最完整的唐詩集,結果發現開篇就漏了唐高祖的一首詩,於是痛感唐詩散軼頗多,決定編撰一部有史以來最詳盡的唐詩集。

這在當時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他說幹就幹,除了完整的詩,連歌謠、諺語、酒令等斷篇零句也收入其中,還整理出每位詩人的傳記史料、文學評論,好讓他們名垂後世。就這樣苦戰了無數個晝夜,當他終於如釋重負地放下筆時,已是10年之後。

這部鉅著名叫《唐音統籤》,足有1033卷,無論從完整性還是系統性上來說,都是中國古代私人編書的奇蹟。可以說,胡震亨單槍匹馬地挽救了唐詩的命運。但他並沒止步於此,而是又用七年時間寫出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詩通》《杜詩通》兩部大書,此時他已74歲。正是從他開始,李白、杜甫成爲唐代詩人中最耀眼的“雙子星座”。

胡震亨臨死前叮囑子孫務必珍藏自己的藏書和手稿,所幸蒼天護佑,《唐音統籤》幾經戰火卻終得保全,並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欽定爲《全唐詩》的藍本。這正應了他當年寫的詩句,“傳家有集不虛來,墨豔朱明出劫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