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公元前656年,在晉獻公的寵妾驪姬的陷害之下,太子申生自盡,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成爲嗣君。爲了永絕後患,驪姬又把毒手伸向了晉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二人得到消息之後選擇了出逃。重耳自幼好學,且廣交天下有才能之人,此次出逃有多位先是跟隨,比較出名的有介子推、狐偃、司空季子、趙衰和魏犨。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晉獻公知道重耳和夷吾出走的消息後十分生氣,派人去追殺二人。爲了躲避父親的追殺,重耳輾轉各國,雖貴爲王子,卻過着衣不蔽體、飢寒交迫的日子。

根據《韓詩外傳》的記載,當重耳等人逃到衛國的時候,重耳的一位隨從在偷走了全部資糧後逃走了。一無所有的重耳飢渴難耐,只好放下架子向農夫討飯吃,可農夫們不僅沒給飯,還拿土塊當成飯戲弄了重耳。

幾天後,一直沒吃飯的重耳餓得快不行了,爲了救重耳,介子推揹着衆人割下了腿上的肉,與野菜一起煮成肉湯讓重耳吃下。當重耳知道真相後,感激涕零,並鄭重地對重耳說:"若是將來我有幸做了君主,必會善待你。"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第2張

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結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了晉國,併成爲晉國的國君,也就是晉文公。恰逢周王室內亂,晉文公還未賞賜之前跟隨逃亡的人,就率兵前往勤王了。得勝回朝之後,晉文公對衆人一一行賞,唯獨忘了介子推。

但介子推並不在意,也沒有到晉文公面前主動請賞。介子推認爲,晉文公之所以能成爲國君,是天命所在,與自己無關,自己之前忠君的行爲是自然之舉,不值得被獎賞,而且他覺得狐偃等人以爲是因爲自己的幫助,晉文公纔能有今天,這種想法與偷人錢財的盜賊沒有區別。之後,無心功名富貴的介子推帶着母親隱居綿山,臨行之前,賦詩一首: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爲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晉文公看到詩後,羞愧難當,連忙召介子推進宮接受封賞,卻被告知介子推已經隱居綿山。於是,晉文公帶着人去綿山尋找,可綿山林密路險,無從尋起。此時,有小人向晉文公進言,不如放火燒山,被火勢所逼,介子推肯定會自己出來。

重耳登基之後,爲何要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第3張

也許是急昏了頭,晉文公居然採納了這個建議,他命人在綿山的三面放火,可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也沒見到介子推的人影。晉文公又命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大火又燒了三天,依然沒見到介子推。

之後,人們在一棵被燒焦的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欲絕,大哭不已。安葬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用背堵着一個樹洞,洞內有一片衣襟,上有血詩一首: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把一塊燒焦的柳木做成木屐,每天都要看着木屐嘆息道:"悲哉足下。"據說,"足下"這一稱呼便是來源於此。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身穿素服來到綿山祭奠介子推,卻發現那棵被燒死的柳樹居然死而復生,千條柳枝在風中飄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