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遵王賴文光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相信大夥都聽說過東漢班超“投筆從戎”之故事,班超本拿着筆桿子,後則從事軍旅,憑一己之力經略西域,從而彪炳留名。太平天國運動時期,也有一位“投筆從戎”之悍將,即是遵王賴文光。據說,賴文光是洪秀全正妻賴蓮英堂弟,也算是“國舅爺”一枚。當然,後人對此表示有疑問,只承認賴漢英是“國舅爺”。不過,在看重“家族勢力”的太平天國,賴文光被“認爲”堂弟,也並非沒有可能。

賴文光早年讀過書,有點文化,所以起初從事文職,掌管文案,拿着“筆桿子”爲太平天國服務。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2萬餘精銳死於內鬥,後石達開又帶着大量文武精英外出單幹,太平天國軍事局勢頓時惡化。爲此,賴文光決定“投筆從戎”,從事軍旅,走上前線。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投筆從戎”後,賴文光前往江北一帶作戰,後則隸屬英王陳玉成麾下,轉戰安徽、湖北,參與摧毀“江南大營”之戰、安慶保衛戰等,頗有戰功。1862年1月,賴文光受封爲遵王,並奉命前往河南、陝西招兵,試圖早日“復皖省”,保衛天京上游安全。6月,陳玉成中計被俘虜,受凌遲而死,賴文光改隸屬忠王李秀成麾下,繼續在陝西、河南一帶招兵。1864年初,天京戰局吃緊,賴文光與陳得才統帥20萬大軍從陝西、河南分兵三路南下,一路衝破清軍封鎖,大軍進入湖北境內,準備東下馳援天京,與曾國荃部湘軍會戰。可惜,7月29日,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幼天王洪天貴福出逃,太平天國滅亡。此時,救援天京已經失去了意義,但賴文光依然在戰鬥。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第2張

天京陷落後,賴文光、陳得才雖然還有20餘萬大軍可用,可大勢已去、軍心不穩,在湖北作戰收穫不多,還被八旗第一名將僧格林沁合圍。11月,陳得才指揮大軍與僧格林沁蒙古、東三省馬隊在霍山黑石渡決戰,幾乎全軍覆沒,邱遠才率7萬餘人投降,陳得才服毒自殺而亡。此時,賴文光獨自肩負起重任,試圖再次中興太平天國。爲增強實力,賴文光決定與張宗禹、任化邦等“捻軍”進行合作,結成戰略同盟,一起並肩作戰。史載:“誓同生死,萬苦不辭”。此外,針對北方多平原之地形特點,賴文光、任化邦等決定改組“捻軍”,易步爲騎,增強部隊之機動能力。改組後的“捻軍”稱爲“新捻軍”,部分學者根據賴文光自述中“復興天國於指日”一說,又稱其爲“新太平軍”。

賴文光與任化邦聯合後,開始轉戰北方各地,縱橫中原,與八旗第一名將僧格林沁展開角逐。由於缺少根據地,賴文光、任化邦等常年流動作戰,“就食”之目的相當明顯。所以,除非被逼無奈,否則不會與清軍決戰。因此,僧格林沁便一路率兵追殺賴文光,在湖北、河南、安徽、山東、直隸等各省大出風頭。1865年5月,僧格林沁率八旗主力追殺張宗禹、賴文光、任化邦到山東曹縣,試圖將其扼殺在運河一帶。此時,賴文光決定反擊清軍,打次漂亮會戰。賴文光利用僧格林沁求戰心切之心理,在高樓寨設下數萬騎兵埋伏,而後派輕騎引誘八旗精銳追擊,一步步將其引入伏擊圈。果然,僧格林沁中計了,他率7000餘勁旅長途追擊,在高樓寨被包了餃子,幾乎全軍覆沒,自己在逃亡麥田時被小兵張皮綆一刀結束了性命。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第3張

僧格林沁號稱晚清八旗第一名將,其麾下蒙古、東三省馬隊是大清唯一堪重任之國家正規軍,被譽爲“國之柱石”。僧格林沁一死,滿蒙貴族中再也拿不出一位能征慣戰之悍將,清朝只能將剿滅“捻軍”之重任交到以曾國藩爲代表的“湘系集團”身上,湘系勢力之觸角伸到了北方各省。僧格林沁死後,清朝任命曾國藩爲剿捻大臣,督率三軍攻殺賴文光、任化邦。曾國藩善於玩“鐵桶戰術”,喜歡打“呆仗”、“死仗”,耗死對手。爲此,曾國藩一上來,立刻玩“河防計劃”, 西面以沙河和賈魯河,南面以淮河爲防線,北面從朱仙鎮至開封與黃河南岸挖壕設防,妄想在鄂、豫、皖交界地區圍困“捻軍”,聚而撲滅。1866年9月,賴文光眼看曾國藩準備完成圍堵計劃,於是集合部隊於許州,經尉氏、中牟北趨,突然襲擊開封南面蘆花崗,擊敗河南巡撫李鶴年部豫軍,進入山東境內。

眼看實施近一年的“河防計劃”即將竣工,居然讓賴文光、任化邦等輕鬆突破防線,曾國藩垂頭喪氣,清廷亦是大爲不滿。爲此,曾國藩去職,改由李鴻章督率三軍,繼續圍剿“捻軍”。李鴻章上任後,繼續執行曾國藩“河防計劃”之同時極力發展騎兵部隊(劉銘傳、潘定新統領),試圖追擊“捻軍”,在野戰中將其撲滅。1867年1月,賴文光、任化邦在湖北鍾祥設伏,擊斃淮軍4000餘人,悍將郭松林差點斃命。不久,張樹珊所部淮軍再次遭到埋伏,陣亡千餘人,張樹珊被斬殺。2月,賴文光、任化邦再次設伏尹隆河,引誘劉銘傳部追擊。此戰,劉銘傳奮勇拼殺,可因貪功冒進,未等鮑超部“霆軍”便先一步行動,身陷重圍。賴文光也乘此機會出動主力圍攻劉銘傳,將他團團包圍。此時,劉銘傳見大勢已去,直接脫下官服,即將束手就擒。可惜,悍將鮑超率“霆軍”8000餘人突然從背後殺出,迫使賴文光分兵拒敵,淮軍轉敗爲勝,劉銘傳躲過一劫。

遵王賴文光的實力怎麼樣?他爲何會選擇投筆從戎? 第4張

尹隆河之戰後,賴文光、任化邦率“捻軍”轉戰山東,並衝破膠萊河防線,進運河以東地區,聲勢一度復起。然而,連年轉戰,又沒有固定基地,“捻軍”註定成不了氣候,賴文光直言:“獨立難持,孤立難久”。1867年11月,賴文光在江蘇濰縣被劉銘傳連敗三次,部隊損失慘重。1868年1月,劉銘傳追擊“捻軍”到揚州瓦窯堡,賴文光奮起反擊,再次爆發大戰。可惜,敵衆我寡,賴文光戰敗受傷,被俘虜。被俘虜後,清軍勸他投降,識時務者爲俊傑,可賴文光拒絕,直言:“惟一死以報國家,以全臣節”,想做文天祥第二,被凌遲而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