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劉秀也是東漢開國皇帝,面對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號稱“舂陵軍”。昆陽之戰,大敗王莽軍隊。更始帝繼位,持節治理河北地區,授大司馬,冊封蕭王。更始三年(25年),公開與更始帝決裂,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尊奉漢元帝爲皇考,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經過長達十二年的統一戰爭,劉秀陸續消滅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勢力,結束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

平定動亂之後,劉秀勵精圖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國,改革官制,整飭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古代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啓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劉秀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道德治國的皇帝,以我們今天的概念而言,他就是個老實人。

古代數百位帝王中,霸氣、聰明、英武的並不少見,但從始至終以自己高尚品德治國、並取得了成功的,有且僅有劉秀一個。

劉秀的治國之道,雖然沒有秦皇漢武、唐宗的豪邁與氣魄,但他針對因久經戰火而疲敝不堪的民生現狀,不用權謀、遠離霸道,採取了以德治國、以柔安民的政策,從思想到行動上表裏如一,創造了“三代以下稱盛治,莫有過焉”的光武中興。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第2張

一言以蔽之:一將功成萬骨枯,有爲帝王的豐功偉績,往往意味着老百姓的血淚;而以仁德治國的劉秀,正是因爲沒有好大喜功、缺少激烈的話題性,纔沒給史官留下大寫特寫的機會,從而給一些不太瞭解歷史的朋友留下了乏善可陳的印象。但如果我們拋開看史書的視角,把自己置於劉秀治下老百姓的立場上,就會有這種感覺:皇帝不折騰,則是生民之大幸。

漢光武帝劉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他長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在昆陽之戰中,他知人善任,中興二十八將大部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雖仇必賞,雖親必罰,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鮪。

光武在戰爭中所以能夠克敵制勝,還在於他注意講求策略,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

爲何史書上對漢光武帝劉秀的記錄那麼少?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第3張

在統一全國之後,光武仍能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所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既維護了東漢封建統治,也維護了國家統一,與民休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後漢書》作者范曄論曰:“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馬光也說:“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復前烈,身致太平。”他們對於光武帝在統一全國後的政績都作了充分的肯定。這在封建帝王中還是難能可貴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