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是怎麼回事 正史和野史中有沒有記載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是怎麼回事 正史和野史中有沒有記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李世民眼睛被射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淵蓋蘇文上映以來,好像拋給中國一枚重磅炸彈,該劇引進後網絡即炸開了鍋。在劇中,唐太宗親征高麗打下的安市之戰被韓劇描述成了被高句麗將領淵蓋蘇文夜襲唐營,被射出一隻冷箭直插唐太宗李世民眼睛,頓時血流滿面。從此左眼被射瞎,成了中國唯一一個獨眼皇帝、從此致使中國關注韓國歷史意淫的人羣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不妨來分析一下這種論斷在韓國社會的成因以及史書中的記載情況。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是怎麼回事 正史和野史中有沒有記載

究其唐太宗被射成獨眼的問題在中國正史和野史中是看不到任何記載的。但是在朝鮮半島社會中卻有諸多種族的人射瞎唐太宗的說法。總的看來有以下幾種:

有靺鞨兵說、楊萬春說、蘇文說、新羅說等、這些古人或人羣都被韓人看成是射嚇唐太宗眼睛的人,從這些紛雜的條目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混亂邏輯和口頭的不一致性,總之在他們看來,唐太宗的眼睛是瞎了,而且是被韓國人的祖先射瞎的。對方認爲的是這是在高麗族代代相傳的傳說,雖然史料中給出的信息是否定的,可是比起史料的證據,民族主觀意識在他們那裏更有信衆。簡單探討一下“中箭問題”最初成型和原因以及分析一下它爲什麼是不可信的。

一 李世民被射問題的來源和歷史發展

(一 )安市城主的名字具體化的時間:

安市城主既是貞觀十九年太宗徵高麗是圍安市城的守軍將領,歷代史書中並未詳盡其名。資治通鑑、唐紀中尤其描述——吾聞安市城險而兵精,其城主材勇,莫離支之亂,城守不服,莫離支擊之不能下,因而與之。建安兵弱而糧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建安。

李氏朝鮮文臣尹根壽的文集中是比較確切的最早將安市城主名字記錄出來的人。根據他的說法是來源於《唐史衍義》,城主名爲“樑萬春”。申暻在直庵集中說:晩因中國小說所記。而始知其爲楊萬春。(楊萬春即樑萬春,金昌翕之後而改)尹根壽(1537-1616)的月汀漫筆和沈光世的休翁集、等書也有對安市城主楊萬春的(樑萬春)描寫,但此時的資料顯示主要是對安市城主的名字進行創造性記錄,並未對唐太宗進行貶低和醜化。此時是在十七世紀早期,在這個階段安市城主出現的書籍數量並不多,主要是尹根壽進行的的記錄、

月汀漫筆 尹根壽(1537-1616)

安市城主抗唐太宗精兵。卒全孤城。其功偉矣。姓名不傳。我東之書籍鮮少而然耶。抑朱氏時無史而然耶。壬辰亂後天朝將官出來我國者。有吳宗道謂餘曰。安市城主姓名樑萬春。見太宗東征記雲。頃見唐書衍義。則安市城主果是樑萬春。而又有他人守將凡二人云。

月汀集 尹根壽 (1647)

中朝小說乃謂樑萬春其人、壬辰亂後。天朝將官出來我國者有吳宗道謂餘曰。安市城主姓名樑萬春。見太宗東征記雲。頃見李監司時發言曾見唐書衍義。則安市城主果是樑萬春。而又有他人。守安市之將凡二人云——月汀先生別集卷之四

李朝人金時讓《涪溪記聞》中記載“安市城主以蕞爾孤城,能抗王師,不特籌略不世。登城拜辭,詞氣從容,得禮之正,實聞道君子也。惜乎史失其名,至明時《唐書衍義》出,表其名爲樑萬春,未知得之何書。安市之功輝映簡策,苟非名不失傳,《通鑑綱目》及《東國史記》不應並遺,豈特數百年,始出於《衍義》乎,殆不可信也。”

從尹根壽到金時讓,他們對安市城主之名的來源,記載爲壬辰亂後,明時的唐書衍義,並且“未知得之何書”“殆不可信也”安市城主的名字具體化出現在壬辰倭亂之後,唐書演義此書雖佚,但從其書名可知必爲小說一類的書籍。此時李朝人由於戰後原因的民族自信心降到了低點,是一個需要重建的過程,此時將據太宗於安市城的將領樹立並完善具體化有助於民族自信心的重建。

(二)唐太宗成獨眼的最初記載與問題的發展:

唐太宗被射成獨眼,最早的記錄來源於1732年,李朝小說家金昌翕的《三淵集》 。正所謂一者唱百者和,至此之後朝鮮文學和野史作品關於唐太宗眼睛的問題多被描述和引用、其源頭就是這本相當於雍正朝後期的詩文集中,這是朝鮮人“帶帶相傳”的源頭。

不過,唐太宗被射着實不可信:

(一)唐太宗被射瞎眼睛的最初記載沒超過18世紀,是誕生在李朝對清朝心存不滿的年代,這是李朝的主自我民族意識是鄙華和仇清。清前期在朝鮮半島的入侵是最主要因素,之後看到的康乾盛世又使朝鮮人認爲華民沉溺在外族的幻象之內,其認爲中華的概念已經不復存在,在明朝的覆滅以及丁卯胡亂與丙子胡亂之後李氏朝鮮的官民認識到了自身無依靠的絕望,期望自己的自救。所以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能感覺到你,這也是編造此種論調的先決條件。在金昌翕之前,李朝記載安市城主其名爲樑萬春。而金昌翕認爲“以愚所聞。則非樑乃楊也”楊萬春之名才被後世朝鮮所引用。既然朝鮮人自顧認爲是吾東流傳之舊,但對其姓名卻諸多猜測揣摩,這顯然是不實的。

(二)三淵集中首先寫出了太宗被射中眼眸,但卻不敢直言太宗名諱,而是用虯髯代替,想當然作者是有所顧忌的。然其後人的指向性卻越來越明確,這也是從創造謊言到逐步完善謊言的一個過程。這裏對太宗稱呼的發展是:“虯髯”(三淵集)—“帝”(燕巖集)—“太宗”或“唐太宗”(燕轅直指等)—“世民”(桓檀古記)這些稱呼中也體現了李朝逐漸輕視中華的軌跡。從眼睛唐太宗眼睛被射初次見於朝鮮書籍以來,雖然經過多次質疑,但總體發展是越來越完善。由射眸到後來的射左眼一次比一次具體。這和歷史的本真是相反的,史書一般是前者記錄,後者引用其記載,但在朝鮮卻是完善其記載,這倒是非常像文學的創作。

(三)金富軾《三國史記》參考的是中朝古籍,如當時有“安市城主”的記載,絕不會隻字不提的,而是事實情況是三國史記,高麗史等朝鮮正史中均無提起。故“安市城主”名楊萬春之說實不足採信,清脾錄中也說:但金富軾三國史。亦不載。未知牧老何從得此。

在三國史記中有其安市城主的記載如下:

論曰:唐太宗,聖明不世出之君。除亂比於湯武,致理幾於成康。至於用兵之際,出奇無窮,所向無敵。而東征之功,敗於安市,則其城主,可謂豪傑非常者矣。而史失其姓名,與楊子所云:"齊魯大臣,史失其名。"無異。甚可惜也。(三國史記 第二十一卷 高句麗本紀第九卷)。其中說明了史失其姓名,與楊子所云:"齊魯大臣,史失其名。"無異。甚可惜也,可見這是史失其傳的,至於傳至李朝還要說是在中國小說和口頭流傳下找到的。可見朝鮮自古流傳楊萬春不可信。

(四)德懋已辨出:樑萬春(楊)其出於唐書演義。不足取信。

李世民眼睛被射瞎是怎麼回事 正史和野史中有沒有記載 第2張

(五)景善的說法是“然至於本土聞。不敢略載一句於傳信傳疑之間,”這和當今朝韓人的說法及其的類似,他們自古以來信的是本土聞,而這本土聞誕生於何時何地,他們卻不願深究。

(六)自金昌翕之後最早的應和者是北學派的樸趾源,他雖然來華,和遭到李朝理學思想的反對,但其本意是期望朝鮮的自救,也就是吸收清王朝的先進技術充實自己,本質是和中國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相類,不能說他學習滿清就是仰慕滿清,而是爲了自己的發展期待自強的表現。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自然會創造出一個朝鮮人曾經偉大過的思想境界,。在他看來:唐太宗動天下之兵。不得志於彈丸小城。更何況清朝政府,這也等於給了李朝一個自強的底氣。

(七)至於近現代的桓檀古記和朝鮮上古史的引用更能說明問題,如果說前面的引用是詩文集,那此時就正式成了野史和民族史中的記載了。放下這兩本僞書的真實性不談,這些書的成因就是這是對自己民族遭受外族侵略下產生的,其主觀情緒可想而知,自己塑造出一個曾經爲大的民族,目的還是爲了自救,從有史以來的三國遺事到近現代的上古史。亦或是現代面對他人做強自己心中忐忑時,每當朝鮮民族對外族侵略束手無策或鄰國強盛,總有民族史學者陷入回憶之中,而自己的回憶中有沒有什麼可以值得驕傲和振奮民心的元素,那就會去選擇創造和豐富自己的回憶。

(八)按朝鮮現代的收錄,有明人何孟春(明. 1474-1536) 在其著作餘冬序錄有其“樑萬春”的記載但翻閱後不查。

(九)兪漢雋在著庵集中說:

“萬春之名。東史不傳。尹鬥壽奉使中國。中國人有記者。遂錄歸以傳。”按這說法。朝鮮人藉助來中國的經歷,完善了安市城主的名字。但清人所著《天咫偶聞》卷二中說“又聞朝鮮人云:當日守城之將名楊萬春,可補史缺。”可見這種論調當時在中國是沒有的,清人是聽朝鮮人才知道的萬春之名。也就是說中國文字中根本無此記載,尹鬥壽來中國見有記者也無從談起,因爲中國現在也沒發現有任何這些文字記載,只不過是當時的朝鮮文人爲了找一個權威可信的條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