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原因是什麼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夷陵之戰後,劉備白帝城託孤,把自己的兒子和匡扶漢室的大業交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當時可以說收了一個爛攤子,心裏既要爲匡扶漢室出主意,又要想盡一切辦法恢復國力。無奈之下,只能和仇敵東吳求和,默默發展軍事實力,平定國家內部戰亂。

公元228年,諸葛亮終於騰出手來,開始了完成先帝的遺願路程。諸葛亮前前後後一共五次北伐,開始了和司馬懿的攻堅戰。不過最終結局是以蜀國的失敗而告終,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國大勢已去,成爲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國家。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原因是什麼

那麼不知各位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魏國的實力比東吳要強上很多,爲什麼諸葛亮在匡扶漢室的大業中選擇進攻強大的曹魏,而不是去捏東吳這個相對較軟的柿子呢?第一,怕曹魏偷襲

諸葛亮作爲一個卓越的戰略家自然知道東吳的實力沒有曹魏那般強大,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北伐。究其原因,我想諸葛亮應該有以下顧慮,如果自己轉而去攻打東吳,那麼在北方虎視眈眈的曹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如果曹魏對自己出手,勢必會導致蜀國腹背受敵,這樣做肯定會給蜀國帶來巨大的危機。但是如果自己和東吳交好,對曹魏開戰,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以匡扶漢室去攻打曹魏,而自己又和吳國有一層盟友的關係,吳國斷然不會對自己出手。第二,不具備討伐東吳的條件

自從夷陵之戰大敗以後,蜀國元氣大傷,特別是在水軍方面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有着長江天險的東吳根本不懼怕陸軍,更何況東吳水師強大,如果諸葛亮真的想攻打東吳必定要先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部隊。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不過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後,蜀國的水師也被呂蒙給搶了過去,這讓蜀國的水軍基本歸零。其實不是諸葛亮不想先攻打吳國,但是沒有一支像樣的部隊,自己根本無計可施。第三,北伐消耗小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明明曹魏比東吳實力強大數倍,爲什麼說北伐反而比伐吳的消耗要小呢?這是因爲,打吳國需要建造巨大的船隻,而且需要訓練水兵,但是北伐就不同了,蜀國內部已經有了整裝待發陸軍,隨時可以出發,只需要糧草供應即可。而且如果真的打造了一支水師部隊,這支部隊對曹魏根本沒有任何威脅,魏國和蜀國之間都是山地相連,總不能開着船去恐嚇魏國的軍隊吧?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善於計算的人,伐吳和北伐的成本他自己心裏一清二楚,兩者一比較,顯然北伐的成本更小,作用更大!

興復漢室時,諸葛亮爲什麼不先攻打吳國?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其實諸葛亮還有一個猜測,他深知,蜀國和吳國實力相差不多,兩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彼此,而是曹魏。自己如果攻打魏國,說不定東吳還能在長江邊境騷擾魏國,分散魏國注意力,減輕自己北伐的壓力。但是如果自己攻打吳國,肯定會導致魏國和吳國的兩面夾擊,這是不是把蜀國往火坑裏推?而且諸葛亮爲算到,就算自己北伐,東吳隔岸觀火,不出手相助也不會對蜀國橫插一刀,自己也沒有太大損失,只要集中精力去北伐既可,不僅能匡扶漢室,還能減輕吳國壓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不過很可惜的是,匡扶漢室這等重任諸葛亮還沒完成就駕鶴西遊了,不過自夷陵之戰後,蜀國已經大勢已去,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