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朱元璋是馬上皇帝,作爲一個從戰爭中一步一步打出來的開國皇帝,他的鐵血意志在大明這個初生的王朝得到了貫徹,“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這是著名的解縉對明太祖的規勸,由此可見,後世所評朱元璋乃是殘暴之人,並不是空穴來風,那麼,歷史究竟如何?今日筆者帶領大家一探究竟。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歷史背景

個人經歷

朱元璋家境貧寒,從小吃了很多苦,爲了活下去,他做過乞丐,當過和尚。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這個菜餚的故事,就能感受到他曾經遭受的苦難。平日裏的耀武揚威,疫病之下的不作爲,讓朱元璋從小就感受到了官府的無能。元末局勢動盪不安,他就順勢加入紅巾軍,後來一步步地走上了人生巔峯,南征北戰這麼多年,可以說他的皇位是從刀山劍雨中闖出來的。這同時造就了他鐵血和剛毅的一面,還有眼裏不揉沙子的脾氣性格。

明初基本國情

大明雖然建立了,可是這個新生的王朝依然弱不禁風,內憂外患。蒙元實力猶存,只是倉皇北竄遼闊草原,默默舔舐着傷口,隨時準備南下搶奪中原的花花世界;國家內部多個起義勢力互不統屬,各自爲政。不能聚全國之力,給予敵人一記重拳,讓其短時間不敢南下犯邊。這樣的大明,連年征戰之下,國力疲敝,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一方面,因爲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成片的土地上荒蕪着,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來耕作,很多地方的社會生產狀態陷入停滯,難以爲繼了;另一方面,開國功臣們身份的轉變,使得他們日益與百姓訴求漸行漸遠,居功自傲,胡作非爲,整個大明烏煙瘴氣的,武人可以馬上得天下,卻不能治天下,大明能不能走下去,就看朱元璋能否力挽狂瀾了。

重點內容

頒佈《大明律》《大誥》等律法

朱元璋眼見自己的心血,就要被糟蹋得搖搖欲墜了,有感於元末風起雲涌的農民大起義,他認爲必須“以猛治事”,就是用猛烈的手段來治理國家,解決社會的混亂風氣,警示官員的貪贓枉法,於是便不斷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包括《大明律》《大誥》等,其嚴苛程度讓人不禁咋舌,最基本的還是“笞、杖、徒、流、死”,只是大明王朝將其細化,還規定了嚴格的實行標準。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第2張

重典治民

朱元璋要求治下百姓要從小學習這些大明律例,這樣一輩子都會遵循規定而不至於觸犯法律,每到廟會或者其他民衆聚集的時候,官府必須派人前來講解,要把律法刻進每個人的骨子裏的樣子,“欲其自動知所遵守”,又不斷地加深國家在村落宗族之間的影響力,參與制定鄉約,使百姓們的聲音不再遊離於政權之外,納入國家的統一監管之下。鄉約的出現,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從此中國的農村體系逐步地由小農經濟形態向規模化集體經濟演變,從而導致了宗族勢力的產生。

除此之外,大量的檢校(官職,錦衣衛前身)自由散落在各鄉各鎮,預防百姓言談國事甚於防川,這也是人人對“重典”談之色變的一大原因。

重典治吏

相較於治民,朱元璋的重心其實是在“治吏”上。很多的律法是設給朝廷到地方各級官員的。朱元璋對於貪官污吏是深惡痛絕的,其在刑法之外,別出心裁地制定了很多花樣,包括“鏟頭會”“剝皮填草”等等駭人聽聞的方式,想想都不寒而慄。最爲著名的當屬“空白印”和“郭恆秋糧案”,牽連誅殺數目多達5,6萬,人頭滾滾之下,上朝的官員都是戰戰兢兢,生怕有去無回。“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相慶以爲又活一日”就是當時最鮮明的記載。

至於貪污,凡超過六十兩者即可處以極刑,明朝是官員俸祿最低的一個朝代,按照當時的稅率,六十兩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不到4萬,可見反腐力度之大。終朱元璋一世,將近10萬人因此喪命,在當時,能做官的大都是讀書人,不過就是這樣,也沒有剎住他們貪婪的腳步,後世對明朝最大的評價就是貪腐過度,而對朱元璋的評價就是濫殺無辜了,不知朱元璋若是泉下有知,該怎麼暴跳如雷呢。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第3張

成敗得失

鑑於明初的大環境之下,朱元璋的鐵血主張,成功地扶持了大明度過艱難的初生時期,休養生息,積蓄國力,順利地統一了全國。悲哀的是他爲了鞏固皇權所設定的政權制度,在後期成了皇帝的枷鎖,文官體系的養成,使得他們害怕再出現一個朱元璋式的皇帝,於是明朝大部分的皇帝都碌碌無爲,成了後世的笑柄,這是朱元璋沒想到的吧。

還有,讀書人把明朝對於朝廷官員的羞辱都歸到朱元璋身上,殘暴而又野蠻的基因是他極爲聲名狼藉的地方。而我們至今對於朱元璋褒貶不一的評價,就來自於這些讀書人加工過的藝術文章裏,這何嘗不是他的一種悲哀呢。

朱元璋爲何要頒佈重典?他的重典治民、重典治吏是怎樣的? 第4張

總結

朱元璋的奮起反抗,纔有了四等人的再次崛起;他的鐵血性格,纔有了著名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他的殘暴統治,才讓明初有了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朱元璋的出身和經歷,決定了一生的行事風格,每一個從動亂年代脫穎而出的人才都是值得尊敬的。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事。“亂世重典”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現狀而存的,我們不能單一地以此來作爲評價的前提。朱元璋的個人因素和政治環境,決定了他必須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也預示出了後人會情緒化地對他加以評價。二者兼有的情況下,誰能替他走出另外一條康莊大道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