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得知死刑犯姓氏後下旨免死五次 這個姓氏到底是什麼

朱元璋得知死刑犯姓氏後下旨免死五次 這個姓氏到底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朱元璋和范仲淹後人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晚明文學家張岱在《快園道古·卷一·盛德部》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范仲淹第十一世孫範從文,洪武年間官至御史,因忤逆旨意被下大獄,準備處以死刑。朱元璋在查看死刑犯的案卷時,見到範從文的姓氏、籍貫,有些好奇,便問道,你是不是范仲淹的後人?

範從文答說,罪臣乃范仲淹第十一世孫。

聽聞眼前罪人乃三百多年前范文正公的後人,朱元璋甚爲感慨,待仔細詢問案情,得知範從文履歷清白,只有剛直冒犯之過,並無其他罪惡污點,朱元璋隨即命左右取帛五方,並御筆題寫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賜給了範從文。

賜字之後,朱元璋又格外開恩,下旨免除範從文五次死罪。

朱元璋得知死刑犯姓氏後下旨免死五次 這個姓氏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一樁歷史軼事,晚明清初的文人曾評價說,朱元璋的帝王仁德之厚讓人感懷,范仲淹的賢者遺澤之遠讓人感嘆。

坦率地說,只有站在儒家傳統價值觀上,這樣的歷史軼事才能夠成立,一旦偏離或者質疑,這樣的歷史軼事很容易遭到各種非議。

有的人說,朱元璋殺戮成性,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很難讓他變得仁慈;有的人說,這不過是朱元璋即興表演的政治秀,他所謂的免死當不得真,更沒有實際意義;還有的人說,這根本就是後人編撰出來的一則政治寓言,意在點撥當世的統治者,要善待憂國憂民的賢者,事實上,所謂的范仲淹第十一世孫範從文在真實的歷史中並不存在。

朱元璋得知死刑犯姓氏後下旨免死五次 這個姓氏到底是什麼 第2張

黑哥讀這樣的歷史軼事,是什麼感受呢?

的確是這樣,在不同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看到的以及相信的歷史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我們遵從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價值觀,選擇相信或者認同這樣的歷史軼事,我們將得到更多正能量的東西。

讀這樣一則歷史軼事,黑哥首先想到的是《易經·坤卦》中對中國人影響至深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正史上確實沒有明確記載朱元璋赦免、恩賞范仲淹子孫的事,但歷史上卻不乏這樣鐵板釘釘的真人真事。

朱元璋得知死刑犯姓氏後下旨免死五次 這個姓氏到底是什麼 第3張

講一個——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四》記載,大中元年(公元前847年)六月,唐宣宗問宰相白敏中:“朕先前爲憲宗皇帝發喪,途中遭遇風雨,朝廷百官,六宮嬪妃都四散避雨,唯有山陵使攀着靈柩車駕,不離不棄,這個人長得高大而多須,這個人是誰?”

白敏中答:“這個人叫令狐楚。”

唐宣宗問:“他有兒子嗎?”

白敏中答:“他的長子令狐緒如今擔任隨州刺史。”

唐宣宗又問:“他的德才能擔任宰相嗎?”

白敏中答:“令狐緒少時得過風痹病,恐難勝任,但令狐楚的次子令狐綯,是前任湖州刺史,此人有才器。”

唐宣宗聽了,立即將令狐綯提拔爲負責考覈百官的考功郎中、負責爲皇帝起草詔書的知制誥。

得到詔命,令狐綯入朝向唐宣宗謝恩,唐宣宗問他憲宗元和年間的舊事,令狐綯逐條回答,十分清晰有章法,唐宣宗大讚。

大中二年二月,唐宣宗任命知制誥令狐綯爲翰林學士。在令狐綯任翰林學士時,唐宣宗曾把太宗御筆撰寫的《金鏡》授給令狐綯,叫他讀給自己聽。當令狐綯讀到“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時,唐宣宗說,“大凡想求得太平的,應當以這句話爲首。”

兩年後,令狐綯被任命爲當朝宰相。

史家評價,令狐綯之所以能獲得唐宣宗的關注、賞識、重用,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父親當初的那一忠孝之舉,這就是祖輩的德澤。

古人看重這個,也信這個,也會因此製造奇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