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呂端大事不糊塗”,呂端卻也有很多“糊塗事”

“呂端大事不糊塗”,呂端卻也有很多“糊塗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是明代思想家李贄的自題聯語,句中的諸葛指的是諸葛亮,大家比較清楚,那呂端是誰,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呂端大事不糊塗”,呂端卻也有很多“糊塗事”

北宋宰相呂端

呂端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宋太宗趙光義評價他“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其實,皇帝說呂端“小事糊塗”,更多指的是他特立獨行的爲人爲官風骨,在世俗的眼光中,呂端不從衆、不媚俗,堅守着那份豁達寬容、淡然自守的人生情調,自然成了許多人眼中的糊塗人。

權勢地位面前淡然。公元995年,呂端被宋太宗提升爲宰相,他沒有去想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當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反而擔心自己提職後,原來的同僚寇準等人會有怨言,影響團結。於是他“糊塗”了,請皇帝另下了一道命令,讓擔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的寇準和他輪流掌印,一起商量處理政務,從不專斷。過了一段時間,呂端更糊塗了,竟然主動把相位讓給了寇準,自己去當參知政事,當了寇準的副手。在呂端的“糊塗”下,朝廷中樞班子維持了和諧,沒有出現爭權奪利的混亂局面。

污衊中傷面前豁達。有一年,樞密使李惟清被調整了位置,權力變小了,他認爲是呂端使得壞,就趁呂端有病在家休息的時候,在朝堂上告了呂端一個惡狀。呂端聞聽後,非常淡然,既不去給皇帝解釋,也沒有找李惟清算賬,而是淡淡地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沒有做什麼對不起人的事,又怕什麼風言風語呢?這種豁達寬容的態度在“睚眥必報”的人心中自然是“糊塗”。

“呂端大事不糊塗”,呂端卻也有很多“糊塗事” 第2張

影視劇中的宋太宗趙光義

還有一次,剛剛擔任參知政事的呂端從一羣官員身邊經過,一個小官當着他的面,以很不屑的口吻來了一句:這個人竟也當了副宰相了?呂端的隨從們很惱火,要問那個人的姓名,看看是幹什麼的。呂端卻不讓問,說“知道他是誰,以後如果他犯了什麼事,撞到我手裏,想做到公正對待挺難。所以,還是不知道的好”。這種寬人律己的君子風範,在有些人眼中自然又是“糊塗”。

金錢利益面前清醒。呂端爲官清廉,貪污腐化的事一點不沾,還經常拿出自己的俸祿賙濟別人,沒置下什麼產業。以至於後來呂端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生活困難,沒錢結婚,竟把房產抵押給了別人。真宗皇帝知道後,大受觸動,就從宮裏拿出錢把呂家的房產贖了回來,又賞了不少金銀財物,替呂家還清了舊賬。貴爲宰相,後人窮困至此,在常人的眼裏又是多麼的“糊塗”!

看來,小事面前,呂端也不糊塗,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大事面前,呂端更是當斷則斷,表現出了寬闊的胸懷和超前的眼光,有兩件事很能說明問題:一是懷柔李繼遷。李繼遷是党項族人,曾歸順北宋,後來又叛離作亂,在西北邊境屢屢騷擾大宋。一次宋軍俘獲了李繼遷的母親,朝廷很多人都建議處死這個老太太,以儆效尤。呂端不同意這樣做,認爲殺掉老太太,只會更加堅定李繼遷的反叛之心。他建議宋太宗妥善安置老太太,這樣李繼遷有所牽掛,事情迴旋的餘地就大。太宗接受了這個建議。後來,李母病逝,李繼遷也在戰鬥中陣亡,他的兒子李德明念在宋朝優待他祖母的情份上,就歸順了大宋。

二是扣住兩次作亂的太監,果斷平息宮廷叛亂。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宦官王繼恩(先前已經參與過一場宮廷政變,擁立太宗登基)與李皇后串通,又暗中勾結了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等人,陰謀發動叛亂,擁立楚王趙元佐(李皇后的養子)登基。關鍵時刻,早有安排的呂端果斷將前來宣詔的王繼恩扣住,聯絡諸大臣入宮,軟硬兼施說服李皇后,同意讓太子趙恆登基。登基大典上,呂端爲了防止掉包,請求侍臣捲簾,他登殿審視,確認是趙恆後才率羣臣高呼“萬歲”。隨後呂端將陰謀作亂的幾個人發配外地,徹底平息叛亂,確保了政權的穩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