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坎坷的登基之路,宋真宗趙恆登基都有哪些阻礙?

坎坷的登基之路,宋真宗趙恆登基都有哪些阻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宋真宗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王十朋:“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於列聖,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上面是南宋的一位名士對北宋的前四位皇帝的“一家之言”,這裏面說宋太祖和宋太宗是大宋王朝的締造者,而宋真宗和宋仁宗是王朝的守護者——換句話說就是“守成之君”,這個評價其實還是很中肯的。

坎坷的登基之路,宋真宗趙恆登基都有哪些阻礙?

不過宋真宗這個帝位委實來之不易,甚至說是一波三折,過五關斬六將都不爲過,乃是整個北宋甚至兩宋之最難,下面咱們就來談談到底是哪“三折”。

不過在正式開始之前,讓我們先對宋真宗的一生做個簡單的介紹。

宋真宗趙恆

宋真宗趙恆,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間25年(997年-1022年),爲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

真宗登基之前歷封韓王、襄王和壽王,也像他父親一樣曾經“親王尹京”,做過開封府的正牌府尹(其餘重臣包括寇準包拯等都是“權開封府”),風評甚佳,後立爲太子。

真宗正式上位之後勤於政事,也任用了許多賢臣,但是不久之後遼國大舉入侵,在寇準力排衆議的堅持之下,真宗御駕親征,和遼國打的不分勝負(或者更準確說是略佔上風),但是真宗畏懼遼國的軍勢,不顧寇準的反對,以每年給遼一定金銀爲“歲幣”於澶淵定盟和解,史稱“澶淵之盟”。

從此宋遼雙方進入了較長時間的和平期,北宋的經濟也開始飛速增長,史稱“鹹平之治”。

不過真宗後期開始崇信道教,尤其是以王欽若爲首的“五鬼”常以天書、符瑞之說蠱惑朝野,趙恆也沉溺於封禪之事,導致“一國君臣如病狂然”,使得他的整體風評大幅度下降。

所以簡單來概括宋真宗的一生的話,紅塵君的意見就是八個字——“守成之君,譭譽參半”。

簡單介紹完真宗的一生之後,我們來具體談談他這個皇帝爲何如此難當,這三折又都是什麼。

第一道波折——老爹宋太宗上位不正的影響

其實宋真宗上位的第一道風波和他自己沒什麼關係,乃是其父宋太宗趙光義的鍋,他完全是躺着中槍。

宋太祖趙匡胤

衆所周知,趙光義本身“兄終弟及”的上位方式就有着很大爭議,“斧聲燭影”的質疑從來都沒有斷過,哪怕是史書對此都沒有人敢於正面反駁——當然了,也沒有誰傻到去公開當面指責宋太宗。

所以宋太宗爲了消除這種負面影響,和丞相趙普商議之後,弄出了所謂的“金匱之盟”的說辭出來,其大意就是趙光義接任哥哥這個皇位,乃是他們的母親杜太后的意思,而不是趙光義篡位。

《宋史》: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爲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衆,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爲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但是這個依舊是疑點重重,比如太祖趙匡胤既然能夠傳位給二弟趙光義,那爲何太宗又不繼續傳給老三趙廷美呢?

還有就是趙光義“繼承”哥哥的皇位沒有問題,那他之後爲何不還給大哥的長子趙德昭,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孩子呢?

這些都很難解釋,尤其是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對三弟和大哥孩子們的態度,這些雖然沒人敢公開質疑,但私下肯定會有無數的輿論影響,而這,必然會給後面的真宗上位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第二道波折——宋太宗的忌憚

這第二道波折,純粹就是真宗自己的家事了,因爲他並不是太宗的長子,而是老三——標準的“三太子”。

但是這個三太子的位置是比較尷尬的,趙恆可沒有哪吒那種顯然凌駕於大哥二哥之上的名氣和本事,所以一開始他並不是太子人選,而是他大哥趙元佑。

但是趙家很多人都很厚道仁慈,這趙元佑顯然也是繼承了他大伯趙匡胤的要多一些,因此看到他爹迫害他三叔趙廷美而感到不滿,最後甚至喝得大醉,然後發狂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宮殿,被大怒的宋太宗廢爲庶人。

其實從這個角度也再一次證明,宋太宗的得位過程肯定有貓膩,否則不會連他的大兒子都持這種態度。

然後二哥趙元僖又意外的暴斃,宋太宗此時已經沒有別的選擇,這才把趙恆推到了太子的位置上,並且讓他做了開封府尹——這也是個很積極的信號,因爲趙光義本人就曾做過這個職位。

趙恆不敢怠慢,兢兢業業的把事情做的很好,得到了一片讚歎之聲,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卻反而得到了猜疑。

《宋史》:廟見還,京師之人擁道喜躍,曰:‘少年天子也。’帝聞之不鐸,召寇準曰:‘人心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

這裏我們就能夠看出“太子”這個位置的難做了,你乾的不出色,顯得你沒本事,肯定壓不住一羣如狼似虎的弟兄們;可你若干的太出色了,又會招惹父皇的忌憚——這我還沒退位呢,你就開始建立聲望,拉攏人手了啊?你小子想要幹嘛,莫非圖謀不軌?

所以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確實非常難做,這時候幸虧寇準非常坦誠正直,急忙勸了太宗一番,再加上太宗本來就很看重寇仲,拿他和唐太宗的諫官魏徵相比,這才把這股氣給消了,否則弄不好趙恆這個太子之位就此“涼涼”了也說不定

準再拜賀曰:“此社稷之福也。”

當然了,這個問題並不只是趙恆一個人遇到,但凡優秀的太子都要面對,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在皇權面前,父子的親情也是沒得講的。

第三道波折——太監王繼恩的暗算

好容易連過兩關,趙恆的這個太子之位也算穩固了,但是當太宗皇帝駕崩要開始繼位的時候,他又遇到了第三道波折,而且還是極爲陰險的一道暗箭。

而發出這道暗箭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太宗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宣政使王繼恩!

當時太宗駕崩之後,王繼恩就暗中聯絡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並與太宗妻子李皇后一起謀立太宗長子趙元佐,企圖發動政變。

我們上面已經介紹過了,趙元佑其實是個善良仁厚之人,但正因如此,看到三叔被迫害之後精神也失常了,有點瘋瘋癲癲的,王繼恩要擁立他的目的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爲了好把控。

《續資治通鑑》:“初,太宗不豫,宣政使王繼恩忌上英明,與參知政事李昌旦謀立楚王元佐,頗間上。”

其實這種宦官想要在帝位傳承的空檔專權的事情歷史上也是司空見慣了,比如趙高威逼利誘丞相李斯,強行改了始皇帝的遺照改立胡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以秦始皇的霸氣都有人敢這樣做,更何況宋太宗?

坎坷的登基之路,宋真宗趙恆登基都有哪些阻礙? 第2張

這個陰謀險些就成功了,幸虧當時號稱“糊塗丞相”的呂端在真正的大事上可是絕不糊塗,而且精明的緊,他見太宗病危之時左右只有王繼恩和李皇后,卻不見太子趙恆,擔心事情有變,於是在笏上寫“大漸”二字,讓親信交給趙恆,讓他趕快入宮。

然後太宗駕崩之後,呂端知道有變,強行將王繼恩鎖在中書畫閣中,並派人予以看守。他從中書省來到萬歲殿,以太宗的生前意願爲依據和李皇后理論,使其默然無言,最後擁立趙恆即位,是爲宋真宗。

而且趙恆即位後,垂簾引見羣臣。呂端平立殿階,請求侍臣捲簾,他登殿審視,確認是趙恆後才退降殿階,率羣臣拜呼“萬歲”。

《續資治通鑑》:端曰:‘先帝立太子政爲今口。豈容更有異議?’後默然。上既即位,端平立殿下,不拜,請捲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羣臣拜呼‘萬歲’。”

說實話,這一方面確實說明趙恆平時無論能力還是爲人都很好,這纔在官員們心中被奉爲聖主,但另一方面也全靠了呂端出了大力,中間但凡有一點破綻,很可能他就和帝位無緣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