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司馬懿是什麼樣的人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歷史上的司馬懿是一個很有才能的軍事家、政治家。他長於謀略,看問題深遠,不僅是一個很好的謀臣。更是一個能夠率兵東征西討、建立萬世功勳的武將。

假稱風癱,靜待刺客

司馬懿出生於一個豪族世家,青年時期博學多才,很有聲望。公元201年,被郡政府推舉爲上計掾(文職小官),此時曹操正任司空(主管監察、參議國事),得知司馬懿的名聲後,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集團,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

司馬懿早已看出漢朝已經國運衰微,朝廷大權實際上落入曹操等人之手,他是士族旺門出身,不想在權臣手下討生活,推說身患風癱,不能起居,拒絕赴召。曹操一向機帶而多疑,馬上懷疑這個年輕人是在藉故推辭,認爲這是對自己的不敬,於是他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驗證虛實。

夜深人靜時,刺客穿牆越屋來到司馬懿的寢室,見司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牀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揮寒光閃閃的利劍,猛地刺向司馬懿。

警覺的司馬懿察知刺客到來,立即悟到這是曹操派來驗察他病情的,毅然放棄了一切逃避求生、自衛和反抗的努力,裝着真是風癱病重的樣子,直挺挺地躺在那裏,一動不動,任刺客所爲。刺客這纔信以爲真,收起利劍,回去察報曹操去了。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司馬懿機智地躲過這一劫之後,總不能永遠躺在牀上。他十分小心謹慎而有節制地活動,但還是沒有逃過曹操的眼睛。到了208年六月,曹操已經自任漢室丞相,爲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他一面開玄武池練水軍,一面積極網羅人才,此時,他又想起了司馬懿。

曹操還記着當年的事,嚴厲地對使者說:“司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來!”善於審時度勢的司馬懿判定,如果再拒絕,說不定將難逃殺身之禍,也就欣然就職。曹操見司馬懿接受徵辟也就不再提過去的事,任命他爲丞相府文學掾(文犢之官),並讓他與兒子曹丕遊處。

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任職,小心謹慎,勤勤懇懇,官職不斷上升。曹操雖然對司馬懿的才能非常賞識,但對他“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的特點也看得一清二楚。總覺得這個年輕人讓人不那麼放心,由猜疑而漸生反感.並有加害之意。

司馬懿敏感地察覺到了曹操對他的猜疑,於是裝作對權勢地位無所用心、滿足現狀的樣子,更加廢寢忘食、盡心盡力的做事,曹操見此,逐漸安下心來,再加上兒子曹丕的不斷說好話,也就慢慢消除了對他的懷疑和警惕。

可以說,從一出道,司馬懿就是用自己的才智來保全自己,並不斷的尋謀着更大的發展。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第2張

借吳滅羽,解圍樊城

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抓住時機,率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今湖北襄樊)。以期破樊後,直下皖、洛,佔領曹操的統治區,進而一統中原。曹操深知樊城的戰略地位,便急派于禁、龐德兩位大將率七萬人馬前去增援。

時值秋季,霖雨不止,漢水猛漲,關羽利用天時,巧妙佈置,水淹七軍,生擒于禁。然後又斬殺將軍龐德,蜀軍一時威名大震,勢力逼入河南境內。曹操面對如此緊迫的形勢,不禁驚慌失措,以至打算遷都以避其鋒。

司馬懿卻十分沉着,上前諫阻說:“于禁將軍是被水淹才失敗的,並不是戰場上殺不過敵手所致。如果現在匆忙遷都。既是向敵人示弱,助長關羽的兇焰,更會引起淮沔一帶居民的騷動和不安。

孫權和劉備兩股勢力,外親而內疏,現在關羽如此得勢,自然是孫權所不願看到的。我們可以派使臣與孫權聯繫,請其派兵抄關羽的後路,樊城之圍自然迎刃而解。”曹操決定依計而行。恰巧這時孫權遣使找上門來,曹操大喜過望。

關羽聞知孫權乘機抄他的後路,心中不免驚慌,本欲撤兵回救,卻又眼見圍樊之戰功虧一簣,十分可惜。正在左右爲難之際,孫權派大將呂蒙率兵襲取公安(今湖北公安),劉備的南郡(今湖北公安西北)太守糜芳投降,呂蒙佔據江陵(今湖北江陵)。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第3張

與此同時,東吳的另一大將陸遜也攻城略地。關羽無奈,只好放棄樊城之圍,還當陽(今湖北荊門),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後被吳將俘獲,不降被殺,樊城之圍不戰而解。

司馬懿這一計策,不僅借東吳之力解了樊城之圍,而且還借孫權之手殺了關羽,真可謂一箭雙鵰,坐收漁翁之利。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孫、劉聯盟,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主動權。

先發制人、速斬孟達

當初,關羽北攻襄陽、樊城時,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於駐屯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的蜀將孟達,孟達按兵不動。關羽兵敗被殺後,孟達怕劉備治罪,遂於220年率兵投降了曹魏。

司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覆無常,曾多次勸諫曹丕對孟達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聽,封孟達爲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又合併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爲新城郡,封他爲新城太守(駐上庸)。

曹丕病逝後,孟達失寵,新繼位的魏明帝曹睿於227年派司馬懿領兵駐屯宛城,以膘騎將軍之職主管荊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軍事事務。於是,孟達不安,覺得司馬懿是在監視他。

諸葛亮得知這一情況後,乘機寫信勸孟達起兵反魏,迴歸蜀漢,孟達表示同意。但是,諸葛亮對孟達也是不放心的,怕他反覆無常,決定用計促成孟達迅速起兵反魏。

爲此派了一個名叫郭模的人向駐屯於魏興(今陝西安康西北)的魏軍將領申儀詐降,故意將孟達要舉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給他。申儀早與孟達不和,得此情報,十分高興,立即上報司馬璐。

孟達聽說事情敗露,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書成都,與諸葛亮商量。司馬懿已經料定孟達必反無疑,得到申儀的報告後,判明瞭諸葛亮的意圖,決定迅速消滅盂達。

爲了充分做到萬無一失,他雙管齊下:一是設法破壞孟達與蜀漢的關係,挑撥離間,使其猶豫不決,延緩起事;二是調兵遣將,火速征討。

司馬懿深怕孟達迅速起兵,便寫信給孟達說: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第4張

“昔日將軍背棄了劉備,蜀漢上下無不切齒痛恨於你。魏國對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職,又委你圖蜀大事。所以,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只是苦於無計可施。

如果將軍真與蜀軍相通,諸葛亮怎麼會把這麼重要的消息泄露出來呢?顯而易見,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報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諸葛亮的離間之計,目的是想借魏軍之手殺害將軍。因此,將軍不應當有任何疑慮。”

孟達根本識別不出這是司馬懿的緩兵之計,以爲司馬懿真的對他沒有懷疑,覺得沒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說諸葛亮見孟達仍然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訴孟達:不要輕信司馬懿的任何言語,必須馬上舉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準備迎擊魏軍的進攻。

否則就會功敗垂成,甚至丟掉腦袋。孟達這才最後下定決心。但仍不積極準備防務,給諸葛亮回信說:

“宛城和洛陽遠距八百里,上庸又遠離宛城一千兩百里。即使司馬懿知我起兵,也必須奏報魏明帝,待批覆聖旨到達宛城後,才能出兵。其間最少需要一個來月。到那時,我的城防早就加固了。”

司馬懿見孟達中計,便準備偷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司馬懿讓三軍偃旗息鼓,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一千二百里地八天就趕到了。司馬懿兵一出現,馬上在孟達軍中引起一片驚慌。

因爲孟達是按一個月的時間來安排加固城牆的防務,現在司馬懿僅八天便到了,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城牆不堅固的弱點一下子暴露出來。

司馬懿稍事休整,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之後,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見大勢已去,開城門投降。司馬懿揮師殺進城去,斬殺孟達,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受到了朝廷嘉獎。

屯田積穀,發展經濟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欺瞞曹操,計殺關羽 第5張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戰亂不已,經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安。在此情況下,解決糧食和流民問題就成爲穩定社會、克敵制勝的關鍵。

公元218年,已升爲軍司馬(掌管軍政和軍賦)的司馬懿向曹操提出了實行“軍屯”的建議。他說:“前賢治國,以農業生產糧食豐足爲首。

現在天下不從事耕種的有幾十萬人,這不是能使國家長治久安的辦法,雖然現在戰事頻繁,不能完全放棄武備,但可以且耕且守。”曹操欣然採納。

此後,司馬懿還不斷地強調勸農積穀的重要性,並具體領導了發展軍屯的事宜,戰時爲兵,閒時爲農,很好的解決了糧食供應問題。

後來,司馬懿於231年駐軍長安,都督雍、涼二州軍事,開始主持對蜀的戰爭。爲了增強實力,他很重視對關中屯田基地的建設。

233年,司馬懿組織興修水利,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裏築臨晉陂,引洛水灌溉鹽鹼地三千多頃,收到了“國以充實”的效果。兩年後關東大災,人民飢謹,司馬懿調運五百萬解糧食輸往京師洛陽,以資救濟。

241年,司馬懿主持對吳作戰時,開始籌劃在淮南淮北地區創建軍屯。242年三月,司馬懿又奏請修廣漕渠,引黃河水入注,灌溉東南諸陂,大興屯田。

廣漕渠修好後長三百多裏,灌溉田地兩萬多頃。一年後,司馬懿又大興屯田,廣開淮陽、百尺二渠,灌溉穎川南北田地一萬多頃。自此,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倉糜相望,自壽陽至京都洛陽,百姓屯田與軍隊屯田連成一片,好一派繁忙生產的景象。

淮河流域與東吳接壤,司馬懿在這裏大規模屯田,無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軍事意義。在當時,由於司馬懿的倡導,曹魏政府在淮北有兩萬多人屯墾,淮南也有三萬多人,而且還有四萬多人在這一地區且耕且守,每年可得軍糧五百萬解。

不僅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還對增加曹魏財力、支持與東吳的戰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