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朝的建立,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一個羣體共同努力的結果。但總有個發軔之功。

先說李淵起兵反隋,當時劉文靜是最積極的急先鋒,正是他的鼓動,年輕的李世民纔有了信心,決定一展自己的抱負。於是他倆合謀,促成了唐國公下定決心,在太原起兵。

但這個過程中必須有一個橋樑。造反這種事情不是小事,弄不好是要“滅九族”的,作爲隋煬帝的親戚,這時的唐國公李淵,擔任着太原留守職務,是地方大員,日子過得是很滋潤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撇下身家性命去幹這些勾當的。

劉文靜這邊是革命熱情高漲,但他夠不着李淵;李世民雖有做英雄的賊心,但沒有給李淵提建議的賊膽,也是乾着急沒辦法。

這時,有一個人就顯得很重要、很關鍵了,他就是晉陽宮副監裴寂,他是李淵的莫逆之交。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幼年喪父,由兄長撫養成人。他眉目清秀,姿容俊偉,十四歲時便被補任爲州主簿。隋朝建立後,歷任左親衛、齊州司戶參軍、侍御史、駕部承務郎、晉陽宮副監。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裴寂擔任晉陽宮副監,劉文靜也在晉陽,屬於同僚。倆人因職務關係彼此之間來往比較密切,以至於最終成了好友。當時天下已經大亂,裴寂望着城上的烽火,仰天長嘆說:“我等卑賤之極,家道空衰,又身處離亂,不知如何處世!”

劉文靜笑着說:“世途如此,時事推而可知。只要我們二人攜起手來,何愁處於卑賤!”

03

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出任太原留守,同時兼任晉陽宮總監。裴寂一看來的是頂頭上司,便小心伺候。他佩服李淵的氣度,一來二往就成了莫逆之交。

有時參加李淵的聚會,偶爾也帶劉文靜參加。

有一次參加完宴會回來時,劉文靜對裴寂說:“李世民絕非池中之物。他豁達大度,神武雄豪,是漢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紀雖輕,卻是天縱之才。”

對於這位老朋友的言論,裴寂不以爲然,他從內心裏是認定了李淵。

你裴寂看不上,我劉文靜卻是慧眼識珠的。既然看好李世民,就不要傻等了,於是主動的伸出了橄欖枝,後來倆人一深談竟是志同道合。

看到天下大亂,這是一個機會,這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機會,劉文靜安耐不住心底的興奮,乾脆把窗戶紙一下子捅破了,直截了當提出讓李世民早點拿主意,好舉旗起事。無奈此時的李世民就是唐公府其中的一個公子哥,手中並無兵權,又不敢對父親直言,顯得很躊躇。

於是倆人想計策,從哪裏找突破口呢?研究的結果是在裴寂這裏下手。他們共同給裴寂下了套,後來裴寂果然掉入圈套中,掉入圈套的裴寂只能聽憑他們的擺佈了。李世民提出讓他去當說客,勸父親起兵反隋,裴寂只好答應了。

後來,裴寂陪同李淵飲宴時,按照往常習慣,又找來宮女陪同。在酒酣之際對李淵道:“二郎(即李世民)暗中招兵買馬,欲行大事。我私自讓宮女侍奉您,如果事情泄露,一定會被皇帝誅殺。如今天下大亂,盜賊遍佈天下。若守小節,難免一死,若舉義兵,必能成事。您意下如何?”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第2張

李淵則道:“我兒既已定計,就這麼辦吧。”

李淵終於起兵反隋,最後在羣雄逐鹿中順利勝出,建立了大唐王朝。

當年起兵後,雖然裴寂、劉文靜都在李氏這個總集團內任要職,但分成了兩個枝杈。裴寂是看準了手握實權的李淵,一路跟隨左右,寸步不離;劉文靜則脫離了權力中樞,心甘情願的來到下屬李世民的陣營擔任客卿。他們之間可以說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用現代一個偉人的話說,就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爲什麼這麼說呢?李淵建立大唐,自己自然是皇帝。而將來的江山是太子李建成的,沒有李世民的份,最多也就是王秦王的命。但是劉文靜卻咬定青山不放鬆,除了說明他被李世民的魅力所俘獲,不能有別的解釋。但越是這種純潔的革命友誼,他們的關係才越牢靠。

大唐建立後,論功行賞,安排職位。結果是裴寂當了丞相,是第一紅人。劉文靜呢?唐高祖給他派了一個閒差,讓他去修正《開皇律》,地位遠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於是眼紅起來。

有件事可以看出裴寂在高祖心中的分量。有一次君臣宴會,喝得差不多的時候,裴寂發出感嘆,故作謙恭地辭讓了一下,表示既然天下已經平定,自己就應該告老還鄉了。李淵一聽就急了,眼淚嘩嘩地下來,十分動情地說:“未也,要當相與老爾。公爲宗臣,我爲太上皇,逍遙晚歲,不亦善乎!”

隨即加封裴寂爲司空,賜食邑五百戶,而且派遣一名官員天天到裴府蹲點,生怕他偷偷掛冠而去。從這件事情足以看出,李淵對裴寂的寵信早已超出君臣的範疇,可以說是深深的倚重了。

劉文靜因爲嫉妒而生恨意,開始和裴寂對着幹起來。在朝堂上,凡是裴寂贊同的他都要加以反對。但是李淵信任裴寂呀,劉文靜的意見得不到採納,回來後只能幹生悶氣。看着裴寂高高在上的樣子,劉文靜這個恨呀。從此二人之間感情上有了鴻溝。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第3張

06

後來有人告發劉文靜要謀反。唐高祖命刑部接管此案,命裴寂與蕭瑀、李綱一同審訊。審訊結果,蕭瑀與李綱都表示劉文靜並非謀反,李世民這邊又拼命的死保,但這些人加起來也沒幹過裴寂。

裴寂給高祖進言道:“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衆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醜言怪節已經顯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若赦免劉文靜,必貽後患。”正是裴寂的這番話,讓唐高祖下定決心要剷除劉文靜,秦王的面子也不給了。

劉文靜被處斬,抄沒其家產,妻子家屬沒爲官奴。

李世民的鐵桿哥們就這樣送了命。說起起因是劉文靜不對,但是也不至於致人於死地不是。自己的鐵桿當年都沒保下來,秦王自然覺得很丟面子。所以說,秦王李世民經過華麗的轉身,變成唐太宗以後,就開始算舊賬了。

公元629年,裴寂因一件小事受到牽連。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職,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讓他返回故里。

裴寂請求留居長安,唐太宗斥責道:“你的功勞、才學,都不足以擁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於太上皇對你的恩寵,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間,政法方面紕漏謬誤極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亂,你對此也應擔負責任!我念及舊情,不對你施以極刑,讓你迴歸故里,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這時李淵雖然還活着,但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眼睜睜的看着昔日“老鐵”黯然歸鄉,沒辦法施救。

大家看到這裏,可能認爲事情已經結束了。冤案得以昭雪,始作俑者也得到懲處,還沒有完嗎?

唐太宗爲什麼容不下裴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第4張

07

其實我們往下分析,就能知道事情並不簡單。現在已經給劉文靜平凡昭雪,並且兒子也繼承了爵位。也就算可以了,沒必要再追究別人的過失了。

大家想想,李世民當權後爲了樹立形象,在天下人面前一貫表現得寬容大度,他即位之初,曾以既往不咎的和解姿態赦免了數以千計的前太子黨和所有政敵,從而贏得了天下人心。

可爲何到了時過境遷的貞觀三年,卻仍然不放過裴寂呢?爲什麼唯獨會對裴寂存有報復心理呢?這樣說來李世民的心胸也太小了點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