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不傳位給才華橫溢的永瑆,爲何傳給嘉慶呢?

乾隆不傳位給才華橫溢的永瑆,爲何傳給嘉慶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乾隆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通過推舉制,坐上頭把交椅,說到底還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帶有典型的達爾文主義;

皇太極去世後,再次出現權力真空,幾位大佬爭執不下,只好妥協,讓順治撿了個便宜;

順治傳位康熙,也不安定,連後宮和外國人也牽扯進來,最後皇權還被四大臣代理。要不是康熙有個人手腕,絆倒了鰲拜,皇權還不知會花落誰家;

康熙的傳位問題,最具傳奇色彩,先是立胤礽爲太子,結果大失所望給廢了。然後,幾位阿哥爭得轟轟烈烈,最後雍正雖得手,但同室操戈的殘酷性還是讓人心有餘悸;

乾隆不傳位給才華橫溢的永瑆,爲何傳給嘉慶呢?

雍正傳位乾隆,採用了祕密建儲制,皇位交接才基本穩定,接班人員也完全由帝王決定。乾隆在位六十年,有充足的時間考慮接班問題。最開始,他立嫡子,但嫡皇子不幸夭折。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乾隆都在觀察中。到了晚年,乾隆沒有嫡子,面對的選擇都是庶子,主要是永琰和永瑆。那爲何得天命的是永琰,失天命的是永瑆呢?

永瑆是乾隆的十一皇子,很有才華,算得上一位才子。他能吟詩作賦,喜歡書法,平時跟漢人文人相互切磋,與鐵保、翁方綱、劉墉並稱四大家。但他有個缺陷,受漢文化影響過大,弓馬騎射水平有所欠缺。清朝皇室,對皇子的要求是文武雙全。乾隆這個人,本就自視甚高,對子孫的要求也比較嚴,而且比較反對滿人嚴重漢化,一旦皇子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會被他指責。

此外,作爲帝王,乾隆需要的是有政治才幹的人治國,而不是醉心文藝的才子。歷史上,搞文藝的帝王,比如李後主、宋徽宗等人,只會誤國誤天下。因此,永瑆的“才藝”,在乾隆眼裏就成了不務正業。

永琰是十五皇子,生母是魏佳氏,也就是《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原型。魏佳氏出身並不高貴,是內務府包衣,但乾隆對她異常喜愛,短短十年就爲乾隆生了六位子女。生母受寵愛,作爲子女的永琰肯定也能沾光。此外,從目前留下的畫像來看,永琰中等身材,高矮適中,不胖不瘦,皮膚白皙,五官端正,是一位標準的帥哥,也是清代帝王中最上相的一位。乾隆用人有個特點,明裏暗裏都會有點以貌取人,永琰的這些特點也是其加分項。

乾隆不傳位給才華橫溢的永瑆,爲何傳給嘉慶呢? 第2張

要說才能,永琰也稱不上優秀,但他有一個過人之處,“以勤學而聞名”。也就是典型的學霸,經常挑燈夜戰,還手不釋卷。而且他品格端方,生活簡樸,待人寬厚平和。朝野上下,很有有關於永琰的負面新聞。連出使大清的朝鮮使者,也對永琰讚不絕口:

“第十五子嘉親王永琰,聰明力學,頗有人望。皇子見存四人……唯十五王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於禁中,聲譽頗多——《李朝實錄》”

和其他皇子相比,永琰的缺點最少,所以,乾隆選擇了他。乾隆三十八年冬至,乾隆親筆手書,寫下密旨,立十三歲的永琰爲儲君。當然,立了沒對外公開,也不代表永琰可以高枕無憂,乾隆還在會多方觀察。

經過二十二年的觀察,父子關係相處比較融洽,乾隆既挑不出永琰多大毛病,也看不出其他皇子有什麼過人之處,也就通過了觀察期,提前解密遺詔,並將皇位禪讓於永琰。

秋媚說:永琰是一位四平八穩的皇子,做皇帝后也沒有很大建樹,稱不上優秀,只能算中規中矩。在選擇範圍有限的情況下,乾隆傳位永琰,無異於短中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