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成樑:名氣不大但歷史影響極大的明朝名將

李成樑:名氣不大但歷史影響極大的明朝名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成樑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談到嘉靖末年到萬曆初年的明軍將領,一時間可謂羣星璀璨:戚繼光、俞大猷、譚綸……一個個將軍的名字都是婦孺皆知的。在他們中,有一個人的歷史地位非常特殊,他的名氣不如上述人物大,但他的歷史影響卻極大,他就是李成樑。

李成樑:名氣不大但歷史影響極大的明朝名將

李成樑就是李如鬆的父親,其家世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在承襲了鐵嶺衛指揮僉事以後,他憑藉一刀一槍的軍功做到了參將。在參將的位子上,他帶着手下的人把土蠻部打的除了丟下屍體就是拖家帶口躲得遠遠的,在遼東地區的蒙古諸部的心目中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隆慶年間的遼東地區並不平靜,雖然俺答已經基本老實了,但是其他部落的首領依然改不了遊牧民族的習氣,時時窺探着南下搶一把。先後十年,三任總兵戰死,讓遼東總兵成了一個沒人敢接的位置。在連續第三位總兵殉國以後,這塊燙手山芋交到了李成樑手裏面。而他甫一上任,就大修武備,以才能甄選軍官,並且以厚賞召集全國各地的能幹的男兒來當兵。一時間軍紀、軍威大振。

整飭完遼東軍不久,敵寇就來檢驗李成樑的工作效果了。在小股部隊被擊退後,土蠻部大舉入寇。李成樑率部在卓山和敵人遭遇,他與副將對敵人形成夾擊之勢,斬其首尾,一共斬首五百八十多顆。不死心的土蠻又在次年冬天再次進犯,李成樑再次將其擊退。而後李成樑主動出擊,將土蠻趕得越來越遠,他自己的爵祿也越升越高。遼東總兵的位子也越坐越穩。

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李成樑的仗打得都不能算太大,每次的斬首數目基本也就數百左右。但是從戰略意義上來看,卻是非常關鍵的:因爲李成樑的戰略思想是以攻代守、層層蠶食,儘管每次出戰的戰果都不能說太輝煌,但貴在次次都打勝仗,而且每次出征總不空手而歸,總要啃掉蒙古人的一片地盤迴來,長期的這樣積小勝便可爲大勝。再加上李成樑對這些蠻族向來沒什麼好感(雖然他自己也不過就是個朝鮮移民),下手絕不手軟,使得在他鎮守遼東的二十多年裏,曾經因爲蒙古人入寇而雞飛狗跳的遼東漸漸地安靜了下來。

同戚繼光、俞大猷們一樣,李成樑也有一支自己培養出來的武裝,就是遼東鐵騎。這支部隊的戰鬥力與戚家軍不相上下,而且還有一個戚家軍不具備的優勢——他們是清一色的重騎兵,並且配備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這支光榮的軍隊跟着李成樑立下了無數戰功,後來還由李如鬆率領,先後參加了平哱拜和抗倭援朝的戰爭。

李成樑:名氣不大但歷史影響極大的明朝名將 第2張

萬曆十九年,六十六歲的李成樑宣佈退休。此時遼東一帶基本上可以說是非常安靜了,但是他的退休並不是光榮退休,甚至還有些尷尬。這又是爲什麼呢?

因爲隨着李成樑年齡的增大,其武力及進取心在下降,但是對爵祿的渴望卻一點也沒有消失。萬曆十七、十八、十九連續三年,敵人先後大舉入寇數次,李成樑的嫡系部隊損失慘重,中伏而死者不計其數。而曾經和兄弟們一起共患難的李成樑這個時候已經完全不想管士兵的死活了,輸了就再打,再輸就冒功。明明是幾個大敗仗,他卻向朝廷謊報自己斬首多少多少,終於被巡邊御史狠狠告了一狀,萬曆皇帝儘管對他很欣賞,卻也不便再維護他,只好暗示他早早主動申請退休了事。

李成樑鎮守遼東的這些年裏,先後十次奏報大捷,不上朝的皇帝好幾次因爲他去太廟告慰祖宗。邊將的武功有如此輝煌者,從明朝開國二百年來只有他一人。曾經的他銳意進取,每戰必克,威震東北。但隨着官位越來越高,他也就逐漸成了一個傳統的官僚:由於遼東基本都他說了算,因而整個東北的所有財政收入經他手再上報京城的,到底還剩下幾成很讓人疑惑。而這些錢也不白拿,京官吃他好處的不計其數,自然爲他說好話的更多。

而他的戰功,具體有多少是乾貨也未可知:塞外的戰功,有多少他自己說了算;一旦敵人破關而入,他就擁兵觀望,以“堅壁清野”爲託詞;至於殺良冒功,到了後期更是習以爲常。而即使精明如張居正、申時行,也常常爲他矇蔽。至於御史、巡撫,稍微忤逆他的意思就會被排擠出去。直到申時行等人先後離任,李成樑才失去了朝廷的奧援,沒人幫他遮羞,自然也就只能退位。

李成樑雖然離開了,但他的影響還在:由於他的威望過高,而遼東一帶的將領基本全部都出自他的提拔。這導致他離任以後,來的每一任總兵都和下面的將軍搞不好關係,十年內就換了八個總兵。這樣頻繁的更迭主帥,使得遼東一帶的邊輩更加廢弛。至於李成樑的兒子們,儘管老爹退休,但是他們全部都是總兵、參將級別的高官。然而除了李如鬆對得起“老子英雄兒好漢”這句話之外,其他的不是庸才就是廢材,還有一個地地道道的窩囊廢。

李成樑:名氣不大但歷史影響極大的明朝名將 第3張

萬曆二十九年,李如鬆已經去世了好幾年,遼東再也沒有一個能打的將領。七十六歲的李成樑再次出山,五年後,他下令將孤山堡、險山堡兩地的六萬四千戶人民內遷,當地居民嚎啕大哭不願離家,李成樑就派軍隊逼着他們搬家,死者不計其數。李成樑反而拿那些死難者的人頭當做敵人的腦袋報功!

孤山堡是李成樑一手經營出來的,爲什麼要拱手讓人呢?具體原因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一把老百姓遷走,一個女真酋長就把這塊肥沃的土地佔了。萬曆四十三年李成樑頂着太傅的頭銜去世,四十七年這位酋長就對明朝宣戰。在這一戰中,明軍數十萬精銳全軍覆沒,李成樑的兒子李如柏(就是那個窩囊廢)投降。而這位酋長,就是努爾哈赤。

人民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於那些真正保護他們的英雄們,自然是不會吝惜褒美之詞的;而李成樑到後來竟無太多人知曉,其原因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他的評價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一時之功臣,萬世之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