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對“雲臺二十八將”,大家可能跟對東漢史一樣不太熟悉,不過排名靠前的幾位,尤其是排名第一的鄧禹可能還是聽說過的。鄧禹憑什麼排名第一?靠的是政治敏感和政治謀略而不是戰功,他在戰場上的表現簡直慘不忍睹。

鄧禹西征是爲了平衡河北派

1

劉秀滅王郎、殺謝躬之後,已基本控制河北大局。此時,赤眉軍大舉入關,劉秀考慮到更始帝吃棗藥丸,派鄧禹率軍西進,坐收漁翁之利。“光武籌赤眉必破長安,欲乘釁並關中,而方自事山東,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

我們知道,所謂春秋筆法,事情往往沒有字面看起來那樣簡單。劉秀手下人才濟濟,難道“沉深有大度”者只有鄧禹一人嗎?前面講過,河北、南陽、潁川三大功臣集團已經形成,從人員配比上來說,大致成鼎立之勢。然而除了少數部曲以外,劉秀所部幾乎全是河北兵馬,這與人員配比是不相稱的,河北集團一家獨大。

鄧禹於劉秀而言,既是故交又是謀主,穩坐南陽集團頭把交椅。派鄧禹西征,便有分河北之勢,扶持南陽集團的意圖。同時,鄧禹雖提出“鄴中對”的戰略,卻寸功未立,此舉也是鍛鍊和提攜這位老同學。所以,“中分麾下精兵二萬人,遣西入關,令自選偏裨以下可與俱者”這句看似廢話,實則大有深義。

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鄧禹是劉秀的張良

建武元年正月,鄧禹從河內出發,強攻箕關,兵臨安邑城下。相持數月,更始部將樊參渡河支援安邑,鄧禹前往截擊,樊參戰敗身死。

隨後王匡、成丹等人再次率軍十餘萬來攻,因兵力懸殊,鄧禹初戰不利。軍師韓歆等人勸鄧禹趁夜撤退,但他沒有聽從。次日是癸亥日,天干地支都排末尾,是所謂的“六甲窮日”,王匡很迷信,就高掛免戰牌,這給了鄧禹整軍再戰的機會。

第三日清晨,王匡傾巢而出,鄧禹堅壁不出,待其疲憊發動反攻,一舉擊潰王匡大軍。鄧禹緊追不捨,斬殺河東太守,繳獲輜重無數。此戰雖勝,卻暴露了鄧禹不善攻堅、剛愎自用的弱點,只是由於對手的低級錯誤才僥倖獲勝,隱患早已種下。

不過這場勝利對劉秀和鄧禹來說,都很及時。六月,劉秀在高邑稱帝,置公卿百官,在最重要的三公人選上,頗費一番周折。這就要提到大名鼎鼎的“赤伏符”了。

“赤伏符”屬於當時流行的讖緯,是一種以預言爲形式的政治神學。對於讖緯,既要從歷史的角度承認其合理性,也要從現代的角度考察它的內在邏輯。“赤伏符”是劉秀鄧禹的老同學強華生造出來的,它不止“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三句話,而是像當年哀章爲王莽所造的圖讖一樣,後面備註了輔臣的人選。

很顯然,強華只認識鄧禹,其他人選都是瞎編的。於是在其樂融融的稱帝現場,出現了不和諧的一幕。劉秀想按“孫鹹徵狄”拜孫鹹爲大司馬,遭到衆人一致反對,他們推舉了吳漢和景丹。劉秀被迫讓步,以吳漢爲大司馬,景丹爲驃騎大將軍。

然而劉秀按“王樑主衛作玄武”拜王樑爲大司空時,卻無人置喙。這三人都是河北功臣(見上篇),可見當時河北勢力有多厲害。劉秀唯一的成果,就是拜鄧禹爲大司徒,勉強扳回一城。如果鄧禹沒有立功,恐怕大司徒也輪不到他。

鄧禹爲何被虐成了狗

2

鄧禹渡過黃河,佔領夏陽(今陝西韓城市),更始一部十萬人前來阻擊,被鄧禹擊退。而赤眉軍此時也攻破長安,燒殺搶掠,關中地區一片混亂。百姓們聽說鄧禹秋毫無犯,扶老攜幼來迎,每天都有上千人投誠,沒幾天功夫就號稱百萬之衆。鄧禹也平易近人,親自停車慰勞,男女老幼聚攏過來,感激涕零,愛民之聲傳遍關中。

政治攻勢固然好,不過俗話說當兵吃糧,這幾十萬人馬你得養着。因此當將領們建議鄧禹直取長安時,他說:“今吾衆雖多,能戰者少,前無可仰之積,後無轉饋之資。赤眉新拔長安,財富充實,鋒銳未可當也。夫盜賊羣居,無終日之計,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寧能堅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廣人稀,饒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糧養士,以觀其弊,乃可圖也。”

劉秀也發來詔書,催促鄧禹早攻長安,但鄧禹堅持自己的意見,先取三郡。遲則生變,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成爲一系列軍事災難的開始。

鄧禹提兵北上,需要有人在栒邑斷後。赤眉軍勢衆,栒邑是一座孤城,沒人願意幹這個苦差事。鄧禹無奈,只好把諸將的名字寫在竹板上,學赤眉軍抓鬮,軍機大事如此兒戲,表明鄧禹已經無法有效駕馭部下(見《後漢書·張法滕馮度楊列傳》)。

鄧禹略定三郡後返回,又派馮愔、宗歆駐守栒邑。不知何故,二人發生矛盾,馮愔一怒之下殺死宗歆,然後反攻鄧禹。鄧禹沒有行使主帥權力,反而派使者報告遠在洛陽的劉秀,於是引出一段奇怪的記載。劉秀問使者:“馮愔跟誰關係好?”使者回答:“護軍黃防。”劉秀便說:“他倆貌合神離,黃防早晚要擒拿馮愔。”劉秀派尚書宗廣前往處置,一個月後,黃防果然擒住馮愔,向宗廣投降。

這時更始將領王匡、胡殷等也來向宗廣投降,一道返回雒陽。走到半路,王匡、胡殷反悔了,宗廣將其斬首,而馮愔被押回雒陽後,竟得寬恕,一點事都沒有。其中有幾個疑點,比如馮愔爲何要反叛鄧禹,劉秀爲何斷定黃防會擒拿馮愔,馮愔犯下大罪爲何不了了之?從現有的文字資料中難以找到答案,待有心人去研究吧。

建武二年,鄧禹趁赤眉軍到右扶風就食,終於南下進攻空虛的長安。由於長安已成一片廢墟,鄧禹引軍駐紮在城南的昆明池。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擇吉日齋戒沐浴,修整被赤眉軍禍害的陵寢,把西漢十一帝的神位護送回洛陽,然後將更始帝劉玄以王禮安葬在霸陵。這表明鄧禹擅長政治掛帥,時刻把社會輿論和王道正統放在心上,但戰局不利使得這些東西失去了意義。

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第2張

赤眉軍戰鬥力相當彪悍

消滅了更始帝劉玄

他先是敗在軍閥延岑的手上,緊接着漢中王劉嘉勢窮來投,本來是好事,卻也鬧出了亂子。劉嘉的國相李寶傲慢無禮,實則不願歸降,鄧禹怒而殺之。結果李寶的弟弟率舊部報復,殺鄧禹一將。

由於屢戰屢敗,再加上內訌,鄧禹的威信受損,不少人離他而去。赤眉軍吃幹抹淨後,回師長安,鄧禹猝不及防,大敗後退回高陵,糧草用盡,士兵們只能用大棗野菜充飢。劉秀意識到統軍作戰非鄧禹所長,下詔班師,鄧禹不想無功而返,又在關中強撐了一年左右,仍然毫無建樹。

劉秀不得不考慮臨陣換將,該用誰呢?起初派鄧禹西征,就是要平分秋色,防止河北集團過度膨脹,現在急需能獨當一面的人物接替鄧禹,卻不可能在河北人中挑選。這時潁川集團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們雖然處於邊緣地位,但不失爲一個重要的砝碼。

劉秀用馮異接替鄧禹,引軍西進。馮異進抵重鎮華陰,與赤眉軍遭遇,鏖戰兩月有餘,迫降五千餘人。劉秀命馮異爲徵西大將軍,鄧禹率部東撤,與馮異會師。鄧禹不聽馮異勸諫,執意與赤眉軍決戰,接連慘敗,帶着二十四名隨從突圍,向東逃去,一直逃到宜陽,把這爛攤子甩給馮異。事已至此,無話可說,鄧禹交還大司徒和樑侯的印綬,劉秀命他以樑侯的身份就第。

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鄧禹爲何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位? 第3張

戰場上的鄧禹相當之菜

鄧禹頗具政治頭腦,但並非將才,劉秀出於某些政治目的,趕鴨子上架,最終卻得不償失。可謂成也政治,敗也政治。看來在知人善任這點上,劉秀比他祖宗劉邦還是差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