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手段,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都知道,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還採取了以農爲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等政策,使社會出現了一片安定;並且,他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年號爲“貞觀” ,所以,後世稱這段時間爲“貞觀之治”。它爲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在《易·繫辭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而唐太宗,的確以自己的尊人克己、從諫如流、唯纔是舉,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得以安寧,最終,呈現出了天下大治的局面。後人對其評價甚高,說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代英主”。

而歷史上,這麼多的皇帝,爲何他能夠如此“特殊”?

所以,就有人指出:他這個位置是搶來的,因此,才得以用政績來“淡化”以前做過的“錯”。說在貞觀二十年,修《晉書》時,聽到一些人對其“貞觀之治”和“玄武門之變”的談論。唐太宗很是感慨,人們總是對“壞事”記憶猶新,對“好事”倒是聽過就忘。

所以,要改變衆人對他的看法,只有一條道,那就是:更好地治理國家。

最終,唐太宗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加強對西域等地區的管轄,在外交上加強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在軍事上積極平定四夷,在民族關係上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貞觀年間,唐代版圖空前遼闊超過漢宣帝在位時期,至唐高宗龍朔元年達到鼎盛,是時領土東臨於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其實,沒有哪個皇帝希望國家不好,只是個人的見識、治理手段和統治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走向。而後期的唐太宗,也是一樣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第2張

可以說,唐太宗當初這麼做,其實,是有着不得已的緊迫感,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人口凋敝,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而且,沒有大的戰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只有200餘萬戶了。這對一個國家而言,尤其是農業社會的國家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再者,連年征戰,經濟極度破壞。每一個朝代在建立初期,都有着類似的情況,基本都會以減免賦稅來刺激經濟的發展。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卻是:唐太宗目睹了隋朝後期的民不聊生,清楚知道老百姓雖爲底層,但是,一旦民心散渙國家就會滅亡。看看後來幾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其實,對自個的要求都很高。面對辛苦掙來的天下,他們都是倍加珍惜。只是後人都以爲這是正常的,卻在揮霍手中權力的同時將國家也給禍害了。

當然,唐太宗也有着自己的可取之處,“納諫”就成了他的“標籤”。他爲賢是用,不問人才出處。魏徵還曾鼓動李建成謀殺他,他一樣不計前嫌,委以重任。這樣的胸襟,在後來的帝王中,幾乎是看不到的。既然他能包容人,當然,大家就會更加賣力的爲其做事,而不只是爲了一己之私。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第3張

只有君臣共商國家大事,才能廣開言路,避免相互間猜忌,這是讓社會面貌大爲改觀的基礎。而這一前提,就是要求這位皇帝懂得自我剋制,簡單來說,就是:將手中權力的適度下沉。這樣,就形成了他那個時代的一個特點,大家都敢說話了。

這和後來某些個朝代相比,都是天壤之別。唐太宗在位期間,進諫的官員不下35人。就魏徵一人,便批評過200多件事。比如:公主出嫁這事,皇后想讓自己的女兒多帶些嫁妝,一般人也只是在背後嘀咕,不會真的去管。但是,魏徵卻比較較真,說:這個違反了禮法,對社會的影響不好。

此話是對的,古代宮廷的婚喪嫁娶,一樣有其制式規定。換做是一般的皇帝,也就打個哈哈過去了,但是,唐太宗倒是聽進去了。正是這樣的剋制,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形象,進而也穩固了朝政。唐太宗很是明白,“犧牲”一點自己的權力,卻能換來天下的安寧和發展,其實,這是一樁很划算的事情。

可以說,正是因爲他對自身的要求頗高,所以,對官員的治理也很重視。由於,自身做的正,官吏自然會各守其職。唐太宗的善於接受批評,其實,就是“監督、批評”的言傳身教案例。上行下效,社會風氣自然就會正向,以至於,在他這個時期幾乎鮮有貪污之事。

話說,在魏徵死後,唐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可見,對於自己他還是相當清醒的。

唐太宗是怎麼治理國家的?爲什麼“篡位”還能得到高評價? 第4張

然而,唐太宗治國卻與其他朝代“吏治”的思路不太一樣,他並非依靠“法治”,而是以自身言行,肅清了官場的風紀。但是,這並不表示他不重視法律,只不過,不“重刑”罷了。所以,開國後的種種施政方案,都是以不“重蹈覆轍”爲前提。

唐太宗走過了隋朝的末年,他的那些臣子們也是一樣,大家都有心建設一個“新”的秩序。而這,就對他提出了要求。當年,他能鼓動其父造反,內心就有着不一樣的想法。所以,他對自己手中的權力,更多的是偏向了“自我約束”,而在後人看來,這更像是一種“付出”。

其實,後期的一些事情,也都表明了:愛享受似乎是一種天性。有人說,“貞觀之治”之所以能出現,是因爲唐太宗可以接受監督,自我約束,從而,讓權力在應有的軌道上運行。此話不錯,沒有約束,權力就會氾濫。但是,如果他至始至終都能約束自己,應該可以證明皇家的權力是可以被“管束”的。

可是,唐太宗後期所做的事情卻“駁斥”了這一理論。皇家的權力,服務的最終還是皇家,至於天下,也是服務皇家,而治理天下,則是爲了更好地服務皇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