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農民起義女性首領廖觀音被殺的地方在哪裏?成都下蓮池

農民起義女性首領廖觀音被殺的地方在哪裏?成都下蓮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世紀20年代前後,緊靠成都老城牆的下蓮池是成都重要的刑場。這裏雜草叢生,泡桐樹密密麻麻,大白天都顯得陰森可怕。附近老百姓說,幽幽深夜裏,這裏常常會聽到哭聲嗚咽,似在喊冤。爹媽都告誡娃娃:“不要亂爬城牆,不準去下蓮池邊耍,那裏有冤鬼‘麻臉子’背娃娃!”

鬼怪的故事,都是嚇唬小朋友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清末農民起義軍女首領廖觀音的故事。

農民起義女性首領廖觀音被殺的地方在哪裏?成都下蓮池

1903年1月15日,年輕的義和團女首領廖觀音被下令正式處以斬首刑。正午時分,廖觀音被剝光了衣服,赤裸着上身遊街示衆(清代死刑犯不論男女,依律都要去衣裸刑,所以1907年秋瑾就義之時,只提出不得去衣的要求)。

一路經過走馬街、督院街後,廖觀音被押到了位於錦江下蓮池的刑場。廖觀音雖被按跪在地,但依然昂首挺胸,毫無懼色。圍觀衆人無不暗暗稱讚。直至劊子手的鬼頭刀一揮,廖觀音那堅強不屈的身軀才因失去首級而慢慢倒下。

廖觀音的生命永遠被定格在了十七歲。

女中豪傑 人中龍鳳

廖觀音,真名不詳,祖籍廣東。她的祖父在鴉片戰爭中是參加過廣東三元里鬥爭的義勇,因鬥爭失敗遭到清軍的抄捕。之後,她的祖父率全家人輾轉逃到四川成都的遠房親戚寄居,才得以脫險,即後落腳在了石板灘(原名仁和裏,又稱仁和場,地處成都平原向龍泉山過渡的地帶,具有山地、丘陵和平壩三種地貌,與金堂、簡陽相鄰,距成都府不遠)。

在同族大排行中,廖觀音佔老九,鄰里親友都暱稱她爲廖九妹。廖九妹自幼生性聰明伶俐、敏慧非凡,能當衆背誦諸兄塾學所教詩文,常令滿座驚歎不已,在家庭及族人中深受寵愛。她母親就曾感嘆:“九女若是男兒,恐怕廖氏門中也要出狀元了。”而她最愛纏着祖父講鴉片戰爭中林則徐和三元里愛國羣衆抗英鬥爭的故事。於是,愛國仇洋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她純潔幼稚的心靈上。

廖九妹生活在的這個地方——石板灘,是有名的“東山五場”之一,這裏丘山環抱,集市熱鬧,逢場之日,商賈雲集,貿易十分繁盛。當時附近常有土匪作亂,場鎮人家習武防盜保家之風素盛,家境稍爲殷實一點的,都請了武師教授子女拳棒。廖九妹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便從小習武。由於她身輕捷矯健、意志堅強,練功時特別吃得苦,到十五、六歲時,武藝就出一般人之上。

據《四川省志·人物誌》記載,同場人曾阿義,人稱曾羅漢,少時在龍泉驛“興隆號”鐵鋪當學徒,暗中參加了義和團的祕密活動,他常與外州府縣的義和團保持密切聯繫,後成爲“東山五場”一帶的首領。他見廖九妹武藝不凡,便主動去接近她,並給她講 “反清滅洋”的道理,鼓勵她參加紅燈教。在曾的啓發下,廖九妹勇敢地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衝破家庭和族人的阻繞,毅然加入了紅燈教。

廖九妹心地善良,對一般勞苦團衆的生活,關心備至,樂於救人之急,濟人之難,團衆都打心眼裏擁護她,稱讚她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下凡”,她的名望也隨之一天一天地傳播到四川內外。石板灘的紅燈教,見她膽略過人,指揮果斷,善設埋伏,便推其爲首,原首領曾阿義也甘居偏將參謀地位,並正式向團衆宣佈:“廖九妹是觀音化身,今後團衆活動悉歸九妹指揮。”從此,廖九妹身着月白短衫,頭頂青巾,一派“觀音”裝束,與曾阿義一起帶領衆團活躍在石板灘一帶。

農民起義女性首領廖觀音被殺的地方在哪裏?成都下蓮池 第2張

總督震怒 血雨腥風

在廖觀音的引領之下,紅燈教這支川西義和團隊伍日漸增大,使得當時的四川總督奎俊異常吃驚。他萬萬沒有料到,在成都附近,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會有義和團“滋事”。華陽縣令來報廖觀音在其境內起兵“作亂”後,奎俊先後多次派兵,企圖絞殺。而廖觀音更是誓言要“直取成都”。幾番惡戰過後,兩方都損失慘重。而這個四川總督自然也狠吃了廖觀音不少苦頭。

一次,清軍大敗廖觀音後,全城上下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洋洋得意之時,一支廖觀音的紅燈軍小分隊猶如神兵天降般地突然出現在省城成都,嚇得這些滿清官吏們鬼哭狼嚎似地連忙躲藏逃命。

這支小分隊也就只有二十來人,前一晚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西門外的青羊宮,趁第二天清晨的一場傾盆大雨,於雨淋淋、霧濛濛之中,借竹木長梯攀緣而上,翻越南門城牆而入,再由南大街直奔府城中心,偷襲總督府。途中如入無人之境,少量的巡邏清兵都被他們擊斃或擊潰。

由於紅燈軍突然出現在城中守軍面前,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殺進城來的究竟有多少人,這些清軍亂着一團,邊奔邊呼:“廖觀音殺進城了!”一時間,成都城內秩序大亂。總督奎俊得知消息,嚇得魂都沒了,急忙命令衛隊緊閉轅門,等待援兵。當城中守軍回過神來,這支紅燈軍小分隊已機智地邊戰邊撤,最後,順利地由南門撤出。

自己的地盤被廖觀音的區區小分隊攪得天翻地覆,總督奎俊氣得咬牙切齒,隨即“懸千金重賞”,稱務必捉拿廖觀音,以解心頭之恨。一時間,全川清軍紛紛“假冒領功”,上一演了一出出“敲詐勒索”的鬧劇,搞得人心惶惶,雞犬不寧。

清人汪如海的筆記中記載:“都司王某於北郭外捕四人到,指爲賊目,臨行鳴冤不置,猶背荷敗絮,腰插鐮刀,蓋農民也。”“東關外蓮花池爲歷來決囚地,一夜連決十九人。”

成都東門外有一孕婦,長得美麗,因拒絕清兵調戲,被指爲義和團慘遭殺害,且“半月無收葬者。”

漢州的高維寅,更對外詭稱捉到了廖觀音,怕義和團劫獄,已祕密處死在獄中。督府杯疑,派人前去驗屍,結果是一個30多歲的小腳女人…

即便是在成都城裏,平時一慣爲非作歹的花花公子,仗着自己的老子在朝爲官,聽說捉拿廖觀音有重賞,就把一個少婦捉住,誑言是廖觀音,使得奎俊也一時高興,不久揭穿,又垂頭喪氣。

這些例子舉不勝舉,如簡陽又傳出的“於金龍寺擊斃廖觀音”等等,全都是清軍貪圖功利,濫殺無辜的結果。雖然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機,但這個總督始終沒法拿獲廖觀音。後由於他“剿匪”無能,最後被中央調離了四川被迫下臺,灰溜溜地離川赴京擔任了一個閒職。

農民起義女性首領廖觀音被殺的地方在哪裏?成都下蓮池 第3張

鐵血剿撫 小人出賣

後來,清政府調來了山西巡撫岑春煊率晉軍三營入川鎮壓義和團,並取代前任奎俊成爲川督。岑春煊是一個治亂高手,也是一個冷血殺手。“剛直於亂世,忠勇在朝野,屠官不懼權勢,殺伐不察顏色。”這些是官場內外對其評價,人們“談岑色變”。他“剿撫”並施,實施“攻心”爲主的策略,分化瓦解義和團。1903年1月,廖觀音被叛徒出賣,押解至成都。

古代對刑犯是很殘忍的,刑犯就連最基本的尊嚴也會被剝奪

傳言,堂審之日,廖觀音昂首怒目,對着岑春煊大罵:“大奴才慈禧,小奴才岑老四,都是喪權辱國的東西!是英雄的,在戰場上來取你姑娘的頭!”

著名歷史文化學者鄭光路說,岑春煊親自在總督衙門審訊,與傳說中大相徑庭,廖觀音雖然剛硬,但陳述一切,婉轉哀啼。當時親自見過廖觀音的讀書人汪海如說:“及被拘,牆堵往觀,乃十四五好女子也。布衣整潔,雙舄如鉤,容色媚秀,楚楚可憐。”

對於這個被操縱推上神壇的女子,岑春煊心下幾分惋惜,一度動了惻隱之心。他在奏摺中說:“查覈該女匪供詞,名雖爲首,實與爲從無異,其情不無可原。”但案情重大,風潮未平,岑春煊擔心日久生變,只得將廖觀音就地處決:“該女匪名震一時,且恐外人藉口,當飭正法。”

於是,就有了開篇的那一幕,1903年1月15日,廖觀音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