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樑章鉅(1775—1849)字閎中,一字茝林,晚號退庵。祖籍長十樂,清初其祖遷居福州。樑出身於書香家庭,乾隆二十九年紀昀督學閩省,曾曰:“閩中巾卷世家,以長樂梁氏爲第一。”並手書“書香世業”贈之。章鉅刪於乾隆五十九年(1794)成舉人,嘉慶七年(1802)兩登進士第,歷任禮部主事,湖北荊州知府,淮海河務兵備道,江蘇、山東按察使,江蘇、甘肅布政使,過奇,廣西巡撫兼署學政,江蘇巡撫等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底因病奉請開缺,歸隱。著有《稱謂錄》提高了《退庵隨筆》《楹聯叢話》《浪跡叢談》《歸田瑣記》直等著作八十餘種。其《三國志旁證》《文選旁證》爲人在精心結撰,至今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樑章鉅歷官之處,興修水利、抗災賑民、理財治m漕、整頓吏治、肅清文闈、興學育人,均有所作爲,頗值獲政聲。試以其到江蘇任職後的情況述之。道光三年樑章鉅四十九歲,擢升江南淮海河務兵備道,第二年九月署江蘇按察使,十一月回淮海河務兵備福道。就在他剛卸署蘇事,即接到兩江總督孫寄圃哪你中關八百里飛檄,要他速回清江浦,因爲高家堰倒了,情況危急。時高郵、寶應一帶湖泊相連,東岸各壩齊開,掣溜急湍,昭關壩頂漫水尚高兩尺餘,他乘一葉扁舟,深夜闖過一道道險關,當他抵達清江時,謁見兩大府,遍晤將吏軍民及本署眷屬,“鹹以重得相見爲慰,謂此生已如隔世也”。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2張

等於從鬼門關過了一次。五十一歲又命他管理漕運,將滯漕的200萬石漕糧全部盤運渡黃北上,節省費用32萬兩,朝廷很滿意,又升任山東按察使。未久,遷江蘇布政使。布政使主要管一省之財政與民政,俗稱藩臺。在任四年,整頓財政、興修水利,很得江蘇巡撫陶澍的賞識,極力舉薦其署理江蘇巡撫,又是三年多。道光十一年,江淮大水災,災民無數,大批涌向蘇南,七月十日,派船資送出境的難民60餘萬人,在廠留養的難民四萬餘人。樑章鉅眷屬率先捐棉衣、棉褲各五千件。郡丞何士祁曾作《目送歸鴻圖》以紀之。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3張

他爲政能持大體,不爲科條束縛。曾驅逐英國兵艦,扼止其停泊滋事。因爲積勞成疾,身體不支,故於道光十二年奏請開缺。到十五手,六十一歲,再次奉詔出山,又受到皇上三次召見。授甘肅布政使,調直隸佈政局,升廣西巡撫兼署學政。其間配合林則徐禁燬鴉片,防堵英軍,協濟廣東,立功厥偉。道光二十年五月,調任江蘇撫巡,七月剛抵達,即赴吳淞口,會同江南提督陳化成部署防務,抗擊英軍。八月,兩江總督裕謙殉國,由樑章鉅兼署,併兼管鹽務二十餘日,後又奉旨督辦糧臺,晝治官司,夜則巡河,閱視諸軍,十一月再次病倒,奏請開缺。元旦,同僚原擬在拜年時勸其銷假,但見其臥室几上有紅箋楷書“元旦開筆,歸田大吉”,知其去意已決,遂默然而出。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4張

樑章鉅解任後,二月底便來到揚州,寄寓容園,直到六月才離揚。不日,阮元便去拜訪,樑深感惶恐,在此後的日子裏,二人時相過從,加上錢泳、朱蘭坡、陳文述、王開益、黃右原等,詩歌唱和幾無虛日。這期間,值得一提的是樑章鉅自認爲已成阮元著錄弟子。《師友集》卷一雲:道光壬寅,餘僑寓邗江,始屢通謁於裏第,請業請益,真爲著錄弟子者三月有餘。師初謙弗肯受,繼乃相悅以解。時師已七十有九,而餘亦六十有八,遲暮之年,爲我師弟補此一段良緣,非偶然也。”二人相識,初因章鉅堂兄運昌爲阮元已未科新得士,“兄弟之師,例亦稱師”;後,阮元曾委樑代筆《九夏頌》,甚爲賞識;再,阮元勸其收購關中本《華山碑》,樑辦得妥貼,阮十分欣慰。加上二人學術追求、文化意趣、經世抱負頗多相似相通之處,樑章鉅在江蘇臬臺藩臺、巡撫任上之作爲,阮元也是耳聞目睹。所謂“曷勝戀惜甘棠之歸也”。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5張

而樑章鉅對阮元是真心佩服,以爲阮門著錄弟子爲榮。其實二人實亦師亦友。在樑章鉅的言行舉止中莫不尊阮爲師,他的《文選旁證》請阮元作序,《楹聯叢話》是在阮元的敦促下在揚州重印的,《稱謂錄》也是在阮元的啓發下由餖飣瑣碎而孴集成編的。在阮元則視之爲友、爲弟,爲父母官。一日,阮元在文選樓宴請樑章鉅,錢泳適至,因同入席。阮元大喜,說:“似此三老一堂,而所摩挲皆三代法物,人間此去,能有幾回,不可無以紀之也。”當時但明倫任兩淮都轉鹽運使,積極部署防堵英軍,章鉅也主動爲之出謀劃策,他在《題雪舟籌海畫卷》詩中寫道:“時君已晉秩,雄真度支府。軍儲堪挹注,煮海本列溥。通才得藉年,長袖乃善舞。上紓宵曠勤,下壯風聲樹。廢艦柵可貴,捆徒賈足勇。仍願備不虞,芻蕘幸俯取。”樑誇讚但明倫的備戰措施得力讓上放心,讓下安心,同時也提出以漕船塞江,再以鐵鏈鎖江,船上藏兵的主張。所以阮元評論:“此崇論宏議,不當僅以詩論也。”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6張

樑章鉅離揚州回福建,住在浦城。四年後,又重返揚州,住了將近一年,直到道光二十七年其三子恭辰署理溫州知府,他才隨往。在揚州的一年中,他與阮元以及一幫朋友們或遊覽名勝詩歌唱和;或共賞古玩、品鑑文物;或共同接待遠方來客。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揚州與外界的交往,提高了這一時間節點上揚州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比如樑章鉅藏有元代鮮于樞《揚州五言四十韻》狂草手卷,有關邗上故實,經阮元題識與倡議,在黃右原資助下,選工鐫勒,置之阮元別業“邗上農桑”的亭壁(阮元提議置之休園),公諸同好,使遠近觀者皆可椎拓。成就了一段愛護、保護文物的美事。樑章鉅原藏有《瘞鶴銘》殘拓,次子丁辰又從吳門重價購得舊拓,有翁方綱題跋,雖僅七字,阮元認爲是真舊拓。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7張

未幾,又從寓居揚州的如皋篆刻家、收藏家孟玉生處購得一冊,存二十五字,前有姜鏞題字,似爲康熙年間作。三冊齊聚揚城,使大家一飽眼福。且樑在揚州一年中,在棣園等處園林名勝多有題詩、題字。而在唱和中留有的詩篇更多,不少是膾炙人口的佳作。丁未人日,就是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初七,他在揚州集羅茗香、右原嚴問樵、魏源、吳讓之、畢光琦作“挑菜會”,古無此目,揚州也無此俗,只是借蘇軾“七種共挑人日菜”的詩句作一聚會之名。他認爲,州飲饌豐侈,習以爲常,聊存示儉之私忱,或可衍成竹西韻事也。其用心還是良苦的。樑章鉅第二次寄寓揚州住在南河下支氏空宅中,雖無園圃,他覺得高梁廣廈倒也涼快,而家人仍感苦熱,於是口占一律,示之。“借人廣廈樂棲遲,隨分都忘故土思。但舍高官何必隱,弗耽佳句易成詩。縱橫鉛槧家人笑,脫略衣冠過客疑。只惜萬方同苦熱,清涼心地有何裨。”錄呈阮元。阮認爲末聯別出一意,必如此,詩方非空作。樑寫信給林則徐,也附上這首詩,林回信說:“讀寄詩,甚羨甚愧,末二句尤覺深人無淺語耳。”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8張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他在江蘇爲官八年,致仕後在揚州兩次寄寓幾近一年半,對揚州十分熟悉,也十分喜愛。僅《浪跡叢談》卷二的十八篇文章中有十五篇談及揚州的名勝和掌故。有些還是一般人不大注意的。比如《小玲瓏山館》中對街南書屋二馬住宅及玲瓏石變遷作了較爲詳盡的敘述。在《水倉》中說:“揚州城內街巷多設水倉,其法甚善,他郡縣所宜仿行也。”《楹聯叢話》一書爲他贏得中國楹聯學鼻祖之譽,書中揚州楹聯特別是園林楹聯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他說:“揚州各勝跡楹聯,多集晉宋及唐人詩句。蓋盧雅雨都轉(見曾)屬金棕亭博士(兆燕)爲之,借載於李艾塘(鬥)《揚州畫舫錄》中。”他也在揚州多處留下自撰楹聯,如平山堂聯:“高視兩三州,何論二分月色;曠觀八百載,難忘六一風流。”桃花庵三賢祠聯:“四朵兆金甌,是二千石美談,不因五色書雲,誰識名流皆五馬;萬花停玉局,惟六一堂如舊,若溯三賢諡典,合將祠額署三忠。”無疑給揚州作了最好的宣傳。

樑章鉅學問既好,又很勤奮,筆記小說堪稱一絕 第9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