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司馬遷。

電視劇《漢武大帝》第一集中老邁的司馬遷去叩見漢武帝,而亮點在於鏡頭裏的司馬遷居然留了一撮山羊鬍子,感覺有哪裏怪怪的……衆所周知,太史公因言獲罪,又因囊中羞澀沒錢贖罪,然“草創未就,不甘赴死”,所以在死刑和宮刑中選擇了後者。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爲了完成父親遺願而忍辱負重,和一些人的印象不同,宮刑大辱其實是太史公自己的選擇,而且細細研讀史書,司馬遷遭此劫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的。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此事還要從漢將李陵投降匈奴說起。李陵——此人倒也是將門之後,祖父是“飛將軍”李廣,因作戰不力自裁於大漢邊疆,父輩三人盡是早死、病死、冤死,是以家道中落,李家到李陵這一輩並無甚建功立業之人,這也給李陵後來的急公進取埋下了伏筆

年少失怙、心高氣傲的李陵很受漢武帝寵幸,年少時即是御前侍衛,還曾多次領命帶輕騎深入匈奴腹地執行偵察任務,而後更是率五千精兵駐防張掖、酒泉。年紀輕輕便統帥一方軍隊,在漢朝能將衆多的情況下其實是非常難得的,如果沒有發生後來的事情,李陵或許也能成爲名垂千古的一代名將。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第2張

公元前99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大軍出擊匈奴,李陵率領五千步軍作爲一隻偏師同時出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原本漢武帝以騎兵不足拒絕,但是李陵卻毫不介意,主動請求以五千步兵出擊匈奴。李陵信誓旦旦,漢武帝“壯而許之”,但讚賞的餘韻還未消散,就從前線傳回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

消息傳回,漢武帝震怒,朝堂之上一派譁然,“羣臣皆罪陵”,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司馬遷的態度,“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不得不說,“盛言”二字用的尤爲精妙,在天子之怒、羣臣激憤的情況下,太史公司馬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替降臣開脫,公開和皇帝唱反調,還是在盛怒之下的皇帝。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第3張

其實李陵只是漢武帝降罪司馬遷的導火索,司馬遷的不識時務也比我們想的更離譜。此次出擊匈奴的主將是“貳師將軍”李廣利,以三萬兵馬反擊十萬匈奴大軍,“擊右賢王於天山,得首虜萬餘級而還”,全師而歸,而且斬獲損失基本相當,這樣的戰績其實放在任何一個尋常的將領身上都可以吹一波了,但壞就壞在李廣利的出身上。

李廣利是典型的外戚,而且不是貴族外戚,他是古代文人最鄙視的組合“外戚+賤民”。身爲“孝武皇后”李夫人的兄長,後世很多人認爲漢武帝重用李廣利是因爲李夫人的緣故,其實不然。且不說李廣利真正開始帶兵作戰時李夫人早已去世,之後李家失寵,李夫人兩個弟弟因罪被滅族,李廣利因在外領兵才僥倖逃過一劫。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第4張

李廣利能獲得漢武帝倚重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他的軍事才能。遠征大宛,路程超過一萬兩千裏,在古代艱苦的條件下,他做到了不迷路、不譁變、不斷水斷糧,而且最後完整地把部隊帶回來;多次出擊匈奴,雖未有衛霍之功,但斬獲折損亦能相抵,並沒有什麼大錯,但文人的嘴豈是無錯就能堵得住的……

說回司馬遷,在爲李陵開脫的時候仍不忘攀扯他人,直言李廣利身爲主將卻表現不力,李陵區區輔將斬殺無數云云……明晃晃地指責漢武帝任人唯親、用人失當、賞罰不分,就差指着鼻子說你這皇帝真是昏庸無道了!試問哪一個帝王盛怒之下能容忍臣子如此進言,況且,漢武帝從來不是一個從諫如流的帝王。

司馬遷爲什麼被施以宮刑?太史公因言獲罪這刑受得不冤! 第5張

不可否認漢武帝執法殘暴,絲毫不顧及君臣情面,也無法否認漢律森嚴,刑罰之重任是臣子也難逃,但就身處在封建王朝之中的大臣而言,太史公的遭遇可嘆可憐卻不冤不也正是這段遭遇,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將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史記》一書中,前後耗時13年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千百年後仍在傳頌,相信足以告慰太史公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