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的原型人物就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李泌了。其實在原著中,男主的名字就叫李泌,在劇版才改成了李必。那歷史上的李泌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李泌生於陝西西安,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李泌年少成名,因此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就此踏上仕途之路。不過李泌爲官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他曾多次遭到誣陷,只能選擇歸隱,此後又重新得到重用。李泌一生經歷四朝皇帝,還曾保下三位太子,是唐朝中期十分重要的謀臣。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一、神童李泌的出身與少年事蹟

李泌,字長源,長安京兆人。李泌出生於高門,他是西魏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在《長安十二時辰》一開篇,李必登場就介紹自己是隋李而非唐李,說的就是這個事。近代史學家陳寅恪提出一個概念,叫做“關隴集團”。這個集團是西魏北周的核心政治勢力,而八柱國是這一集團的核心成員。實際上,從西魏北周到隋唐,皇室都出身於關隴集團,所以到唐代,關隴集團成員仍是第一等的貴族。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從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變的階段,隋唐雖已經開始科舉取士,但其制度並不完善,高門望族獲取高官有許多渠道,仍十分容易。

李泌天資聰穎,加上出身高門,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博得了神童的美名。開元十六年,唐玄宗下令召見兼通儒、佛、道的人士,有人推薦了年幼的李泌。李泌入宮時,玄宗正與宰相張悅下棋,便讓張悅考考他。張悅給他出的題目是“方圓動靜”,並解釋道“方若棋局,圓若旗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方就像棋盤,圓就像棋子,動就像生棋,靜就像死棋)。”李泌馬上對道:“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聘才,靜若得意。”(方就像仁義之舉,圓就像智慧之舉,動就像施展才能,靜就像怡然自得)兩人的對話十分玄遠深奧,但此舉贏得了玄宗對李泌的喜愛。玄宗叮囑李泌的家人讓他們好好撫養李泌。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第2張

李泌年幼時還深受宰相張九齡的喜愛,張九齡經常誇獎他,並經常在臥室接見他。張九齡與嚴挺之和蕭誠是好朋友,嚴挺之爲人正直,蕭誠爲人奸詐。嚴挺之厭惡蕭誠,勸張九齡少與之交往,張九齡私下唸叨說“嚴挺之爲人太刻板,還是蕭誠會說話討人喜歡。”正要準備讓僕人去接蕭誠時,李泌說“公以平民身份做官,憑藉正直拜相,難道也喜歡諂媚的人嗎”張九齡十分吃驚,連忙向李泌道歉,並稱呼他爲“小友”。

有唐一代,官場上的世家派與科舉派一直存在激烈的矛盾。科舉派認爲世家派那些官二代、官N代們僅是憑藉冢中枯骨,位居公卿,缺乏實際的才能。但是世家派瞧不上科舉考的那些浮華詩詞,認爲科舉派沒有良好的家學與爲官傳統,出身貧寒也導致他們爲了政治投機不擇手段,品行低下。翻檢唐史,做到高官的公卿子弟大多強調品行修身,而廟堂上的貧寒士人卻也無奈免不了逢源投機的俗氣,這是我們觀察唐代這個門閥與寒人交替的時代不能忽略的現象。李泌是世家派的佼佼者,優越的家風教育與生活環境,使他自小不必關心官場逢源。如以上事蹟,他自小思想境界就十分開闊,十分討厭行爲做派不端的士人。正如《長安十二時辰》裏塑造的一樣,他關心的是天下蒼生,理想是拯救傾倒的世道。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第3張

二、李泌力保三帝

李泌稍年長後,已經十分博學。他信奉道教,擅長《易經》,經常遊歷於道教名山,訪求長生不老之術。天寶年間,他給皇帝獻道經,皇帝召他講《老子》,隨後命令他去東宮侍奉太子,與太子關係十分親密。《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爲了保護李璵的太子之位,可謂是憚心竭慮。而在歷史上,李泌還保護了另兩個皇帝的太子之位,讓其順利登上帝位,他們分別是代宗李豫和順宗李誦。

唐代自太宗玄武門之變以來,嫡長子即位之法名存實亡,皇位繼承沒有成法,出現了多次皇子爭位的現象,而唐代皇帝廢立太子也如家常便飯,屢見不鮮。

玄宗時期,作爲太子可謂如履薄冰,玄宗早年還是臨淄王時,寵幸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三女分別生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玄宗初立太子李瑛,爲帝后,諸妃漸漸失寵,寵愛武惠妃,欲立其子壽王李瑁,也就是楊貴妃的前夫。三皇子受到冷遇,便抱怨了幾句,玄宗便要殺三子。當時的宰相張九齡極力勸諫,三皇子才得以保全。但是李林甫通過陰謀扳倒張九齡後,便誣陷三皇子謀反,導致了著名的“玄宗一日殺三子”。此後,李林甫極力扶持壽王李瑁,反而讓玄宗起了戒心,擔心宰相與皇子勾結,反立了勢單力薄的忠王李亨。李林甫自然不甘心,試圖鼓動玄宗廢掉太子,便有了劇中的一幕。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第4張

太子李亨(李璵後改名)因安史之亂,在機緣巧合下順利即位,爲肅宗。但是他很快忘了自己做太子時的困難,作了一個糊塗的決定。他想讓建寧王擔任全軍元帥一職。李泌提醒他:“建寧王身爲元帥如果建立了戰功,那太子又該放在哪呢?難道建寧王是功成身退、主動讓位的吳太伯嗎?”肅宗纔打消了這個念頭。正是李泌此舉,保證了在安史大亂中,唐王朝皇位繼承的穩定,避免了大唐王朝內部的爭端。

德宗時,德宗想廢太子,立弟弟的兒子舒王爲太子,便向李泌誇張舒王賢明,尋求他的意見。李泌說:“皇上想立弟弟的兒子爲太子,我不敢用古代的事情爭論,我只想問問皇上您對待您的叔父們如何呢?”德宗仍固執己見,問李泌“卿違朕意,不顧家族邪?”他回答說“臣衰老,位宰相,以諫而誅,分也。”此後李泌又不顧聖意,多次勸諫,最終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三、李泌的爲官之道:如何協調廟堂與江湖

李泌歷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留下不少傳奇。爲了躲避朝中政治迫害,多次入山隱居。玄宗時,受楊國忠排擠,回家修道。肅宗在靈武即位後出山,但他後來遭到了權傾一時的大太監李輔國的妒忌,再次辭官隱居衡山。代宗即位後又出山,但是宰相元載憎恨他不依附自己,他又退隱,待元載去世後才又回朝爲官。

李必原型李泌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李泌的爲官思想是什麼? 第5張

李泌的爲官智慧可謂是極高的,這與他信奉道教有着密切的聯繫。《易經》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否極泰來,物極必反”。他最擅長《易經》,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每當自己身居高位,就要反思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險。但是他身上還有傳統儒教徒的特點,縱然性命重要,他仍竭力關注天下蒼生,以求實現“致君堯舜上,但使古風淳”的理想。魏晉南北朝以來,宗教思潮的發展,在中國士人的思想中,顯現出複雜的變化,士人有的儒、道兼綜;有的釋、道兼綜;有的儒、釋、道兼綜。李泌的身上,明顯的體現出儒、道兼綜士人的特點,即入世又出世,入世爲賢能大德,出世則爲閒雲野鶴。

李泌雖信奉道教,但其內心深處仍是儒家的衛道士。肅宗即位後,痛恨舊日李林甫對他的陷害,想要掘墓挖墳,焚燒李林甫的骸骨。李泌認爲天子應當忘記舊恨,以寬廣的胸懷示於天下,這樣才能招攬天下人心。肅宗說;“你難道忘了舊事嗎?”他回答說:“臣考慮的不止這些,現在太上皇因爲戰亂逃亡南方,生活環境惡劣,他年事已高,如果聽到陛下對於舊日恩怨念念不忘,萬一傷感得病,損害的是陛下您的名聲啊!”短短的回答中,李泌思想中的“忠”與“孝”均展露無遺。

文史君說:

《新唐書》評價李泌說:“泌出入中禁,事四君,數爲權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縱橫大言,時時黨議,能寤移人主。然常持黃老鬼神之說,故爲人所譏諷切。”這段評價是極爲準確的。越過《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人物塑造,歷史上李泌有着傳奇的一生,他出身高門,年少有爲;他歷四朝而政績卓著,在大唐危機的幾十年中立下汗馬功勞;他道德要求標準高,爲皇帝策劃十分忠誠;他看待功名利祿如流水浮雲,自我保全的時機與方法拿捏十分到位。而正是唐代這個儒釋道合流的時代,塑造了性格豐富的李泌,他的作爲和背後所展現的思想,不愧爲“一代名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