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戊戌六君子”行刑時,爲什麼圍觀民衆恨不得唾其麪食其肉?

“戊戌六君子”行刑時,爲什麼圍觀民衆恨不得唾其麪食其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究其原因,跟清朝的政策有關係,清朝統治者從入關那天起,就在考慮怎麼才能讓大清延續億萬年,開始他們選擇的是殺、鎮壓,對那些不聽話的毫不留情,用高壓政策和恐怖屠殺來震懾民間。

但後來發現這不是有效方法,於是統治者們轉向另一個方向——控制他們的思想。

清廷一方面繼續加壓恐嚇,大興文字獄,凡是影射大清不好的文化產物一律封禁銷燬,乾隆年間的修書,燒的比修的還多幾倍,同時那些影射作品的作者,寧可錯殺三千不可錯過一個。

“戊戌六君子”行刑時,爲什麼圍觀民衆恨不得唾其麪食其肉?

另一方面則是加大文化宣傳,將經清廷修過的書、改過的戲往下宣揚,而這些東西,自然是不可能反對清朝的,相反還是大大的美化。

這樣一來,不論是在士人還是在底層羣衆眼中,清朝的形象是那麼地光輝,皇帝是那麼地神聖,誰敢反對皇帝,那就是對他們的最大迫害。

大量、長久的愚民政策,最終培養出了大量魯迅先生筆下所謂的精神麻木之徒,他們冷眼旁觀,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沒有所謂民族和國家安危的意識;他們只知道恪守祖上留下來的規矩,要服從朝廷,要留辮子,不留就是反對朝廷,要殺頭的。

幾代人的意識中被深深刻下了清朝統治者想要刻下的字跡,最終造就了一羣只管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羣衆,他們不會去管未來,只等聽着朝廷的吩咐,國難當頭而不自知。

戊戌變法的失敗使得維新派成爲失敗者,而話語權往往掌握在勝利者的手中,勝利的清廷對變法大肆抹黑,將戊戌六君子渲染成了十惡不赦的逆賊,意圖顛覆國家政權,陷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戊戌六君子”行刑時,爲什麼圍觀民衆恨不得唾其麪食其肉? 第2張

順民們看到逆賊被擒赴死,怎能不感到暢快?怎能不對這些逆賊加以唾罵以表達自己內心中的憤恨?不然,如何表現自己的忠君之心,怎麼表現自己對大清的擁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