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孫策爲什麼讓孫權繼承基業孫權稱帝后爲什麼忘恩負義?

孫策爲什麼讓孫權繼承基業孫權稱帝后爲什麼忘恩負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策是漢末羣雄之一,是三國吳國的奠基者,孫策不僅長的漂亮,是小帥哥,而且武藝高強,人稱“小霸王”,孫策率兵征戰四方,所向披靡,繼承了他父親孫堅的勇武,江東基業就是他打下來的,不是他老爹打的。然而,孫策遇刺之後,臨死前讓他的弟弟孫權繼承了江東的基業,他爲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呢?一般來說,君主都會選擇讓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如果不讓兒子繼承,再選擇自己的弟弟,但是孫策有兒子,卻沒有這樣做,是什麼原因呢?

孫策爲什麼讓孫權繼承基業孫權稱帝后爲什麼忘恩負義?

網絡配圖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大戰,孫策計劃偷襲許都,但是,還沒來得及行動,就遇刺身亡了。當時,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許貢的門客爲其報仇,一次,孫策在外出狩獵中,與許貢門客相遇,遇刺,傷勢很重,孫策在死前,讓弟弟孫權繼承了江東基業。孫策死時,年僅二十六歲。

《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記載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孫策爲什麼要選擇孫權繼承,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呢?孫策說,領兵打仗,征戰天下,你不如我,但是,任用賢才,各盡其能,我不如你。孫策說這話不錯,打仗,孫策確實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江東地盤都是他打下來的。《三國演義》中,更是說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雖然是演義,不是正史,但是確實令人感受到孫策的勇武。

而孫權打仗確實不行,逍遙津之戰,孫權率十萬大軍,被張遼八千人擊敗,差點被人活捉;石陽之戰,孫權率五萬大軍圍困文聘,圍攻二十多天打不下來,最後被文聘擊敗。如果孫策知道,肯定氣得會從墳墓裏跳出來,讓他滾一邊去。孫策之所以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可能是覺得自己的兒子當時很小,不足以立世,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不是重要原因。孫策死時二十六歲,古人十六歲就可以成婚,他的兒子當時應該八九歲左右,而當時孫權大概十幾歲,確實在年齡上有優勢,但是,如果孫策選擇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完全可以讓周瑜、張昭、程普、黃蓋、韓當和太史慈等人輔佐自己的兒子,而讓孫權繼承自己的基業,確實是大公無私,心胸豁達,我想,這纔是重要的原因。

孫策爲什麼讓孫權繼承基業孫權稱帝后爲什麼忘恩負義? 第2張

網絡配圖

可是,孫權後來是怎麼對待孫策及其後人的呢?《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記載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爲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孫權稱帝后,追諡他的父親孫堅爲武烈皇帝,只追諡孫策爲長沙桓王,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爲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只是侯爵。孫紹死後,孫策孫子孫奉繼承爵位,到了孫皓稱帝時,有人傳謠言要立孫奉,於是孫皓就殺了孫奉。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孫權這樣對待孫策,是非常不像話的,爲孫策鳴不平,批評孫權太小氣。陳壽說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沒有孫策大公無私讓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孫權能當皇帝?孫權及其後人實在是忘恩負義。

爲什麼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而不追封孫策呢?

孫權不給孫策追贈皇帝,其實不難理解。因爲孫策死得早,死的時候,官位不高。孫權當皇帝又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估計他認爲能做成皇帝是自己一人的功勞。他追贈父親皇帝,並不因爲父親功業,孫堅在世時候的官位也不高,乃是出自兒子追贈父祖當皇帝的傳統,並不用考慮父祖的功德。

孫策爲什麼讓孫權繼承基業孫權稱帝后爲什麼忘恩負義? 第3張

網絡配圖

   僅僅因爲他是你祖先,你追贈個虛號。比如曹家就把曹操的太監爺爺追贈爲皇帝,明朝禮儀之爭也鬧得很厲害,大約當皇帝的人都有把自己老爹追封爲皇帝的衝動。所以,孫權封孫堅當皇帝,就因爲那是他親爹。孫權封孫策王爵,也無非是作爲皇帝兄弟該有的名分待遇。

另外,孫權當皇帝“隻立一廟”,也就是隻有老爹孫堅一個享受祭祀,他在追封先人方面本比較“儉”,也不是單單對待孫策是如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