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唐代藩鎮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藩鎮有什麼歷史地位?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較爲重要的大帝國之一,並且創造了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引得無數文人騷客對於唐代的思慕。但是唐代後期,安史之亂爆發,唐代的統治力度持續下降,藩鎮割據,節度使掌權,對於唐代的中央統治莫過於一個災難。那麼唐代的藩鎮究竟在當時的統治上算一個怎樣的地位或者說有什麼樣的作用或影響?

一、唐代藩鎮的歷史地位究竟是怎樣?

1、唐代的藩鎮在經濟上屬於一個獨立的個體,中央的控制力度較弱

唐代的藩鎮問題,一直是研究隋唐歷史中不可忽略的一個問題,因爲唐代後期的藩鎮問題正是前期的統治的一些疏忽而導致的最終結果,換句話說,唐代的藩鎮問題在後期愈發不可收拾就是唐代前期統治疏忽的反映,只不過在後期問題被暴露了出來。

唐代原來實行的經濟模式是“租庸調製”,也就是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按人口來分得土地;在軍事上採取府兵制的模式,將軍事責任劃作人民的義務,採取“兵農合一”的政策。

唐代質素一採取此政策,是因爲在統治前期,的確需要平分土地來獲得生產力的快速恢復,畢竟前期的戰爭實在是太過於頻繁,對於經濟上的額破壞也是異常嚴重。況且之前的北魏曾經運用過此制度創造了北方的經濟黃金髮展時期,綜合上述,唐代的經濟制度採取此制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但是在後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原來的統治政策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但是統治者並沒有及時發現,故此爆發了安史之亂。唐代之前也有過類似的叛亂,但是由於當時的國力強盛,統治力度較強,矛盾並沒有很明顯,故可以平定叛亂。

但是安史之亂的爆發以及迅速發展,使得唐代原來的額統治問題暴露無遺。在地方上,節度使開始掌握主要的權力,運用中央給了軍事獨立權大肆發展自己的實力,其中就包括經濟實力。之前的均田制因爲唐代統治力度的減弱以及不合當時的主要生產潮流,故被節度使拋棄。

當時的地方興起了大土地的兼併,實行屯田制度,大部分的田地幾乎都是在節度使的間接控制之下,有點像莊園的模式。“家僮數十人,資數百萬,莊第甚衆”,“京城邸第,田園水磑,利盡上腴”,“佔良田數百頃,帝……目爲多田翁”,“開元之季,天寶以來,法令弛壞,兼併之弊,有逾漢成、哀之際。”。

之前的地主因爲實力的不夠或者節度使的軍事逼迫,使得大量的土地被迫送到節度使的手中。節度使對於中央進行財政方面的謊報,在地方上對於農民進行無限的剝削和壓迫,以此基礎上的物質資料來籌集節度使的軍事等各方面的籌備。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第2張

2、唐代的藩鎮在軍事上屬於完全的獨立個體,不受中央的約束,有時候可以與中央對抗

不僅在經濟上呈現與中央“不掛鉤”的場景,就連軍事上也是不與中央有較大的聯繫(表面上的聯繫還是有的,畢竟古代中國的正統意識太過於濃厚,體現在各個方面)。軍事上,地方上有專門的牙兵,此等牙兵一開始其實是爲了抵禦外族入侵以及平定安史之亂的,但是發展到後來成爲了地方統帥的私家大軍。

在平定安史之亂後,統治階級並沒有及時去處理相關的問題,而是去對於安史之亂,進行功勞劃分,導致此問題被耽擱了下來,進而“發酵”到不能挽回的地步。

其實在唐代前期,就對於大軍的管理制度並不是很嚴格,僅僅是在佈置上做了明確的劃分,對於實際的統治效力的分權平衡並沒有很好的決策,以至於後來唐代自身的軍事人才不夠用,還大肆招進外族人,後來的安史之亂不就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外族人做的嗎?所以在唐代前期就已經存在軍事上的問題。

在安史之亂時期,節度使爲了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對於大軍的掌控性較強,以至於大軍中的私人關係很快發展起來。

發展起來的大軍爲了避人耳目並且也加強統帥和士兵的關係,通常統帥都會將收下來的士兵名義上歸爲義子,這樣以來即用了傳統的血緣關係來鞏固統帥與士兵的關係,也有了很好的藉口去應對中央(雖然此時中央的實力大不如前,甚至有個別藩鎮可以公然對抗,但是面子上的東西還是要做全的,畢竟唐王朝並沒有真正滅亡)。

但是由於節度使太過依賴於牙兵,節度使並不能對於牙兵形成很好的控制,故此在唐代後期的藩鎮割據中,牙兵通常能夠決定統帥的命運,對於統帥的位置爭奪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實現。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第3張

另外,除了實際的戰鬥勞動力——牙兵以外,還有一些戰場上的腦力勞動者——藩鎮統帥背後的幕僚,通常來說,藩鎮統帥背後的幕僚集團都是無比龐大的,因爲有無數的藩鎮相互競爭,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被其他的藩鎮給兼併掉,中央此時由於沒有完全的控制力,故往往都是選擇沉默或者默許的態度。

爲了在混亂的局面中獲得自己的優勢,或者瞭解到別人的劣勢,藩鎮統帥都會擁有龐大的幕僚集團來出謀劃策,有點像春秋戰國時期的養士風格。這羣幕僚的出現也驗證了地方軍事上的獨立性,地方“文臣武將”都擁有了,明顯的官僚體系已經有了,地方的軍事獨立性也就明顯了。

二、唐代如此嚴重的藩鎮割據帶來了哪些作用?

1、階級上升空間擴大,階級之間的流通性增強

說起唐代的藩鎮割據,一般出來的都是消極作用,其實唐代的藩鎮割據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只不過消極作用僅僅只是對於唐王朝或者封建統治上來說。唐代的藩鎮割據在很大意義上擴大了階級上升的空間,增強了階級之間的流通性。隋唐時期雖然創造了科舉制度,但是科舉制度並沒有很大程度上實現其作用。

當時的科舉制度由於是剛剛創建,很多地方都是不完善的,所以唐王朝並沒有大面積地推廣,傳統的一些恩蔭和一些特殊的政策都是當時官僚選拔的主要工具。

就算在已經實現的科舉制度下,唐王朝的意識形態並沒有完全從魏晉南北朝的家族觀念中轉變過來,科舉中進士,也僅僅只是獲得了做官資格,對於能不能真正做官,實際上還是要看傳統關東隴西門閥家族的同意。

所以就算唐代的意識形態通過後面生產力的提升逐漸轉變過來,但是也要看實際存在隴西門閥家族對於此事的態度(明顯不同意呀,誰願意將自己手中的利益拱手讓人)。

但是在唐代後期,尤其是藩鎮割據時期,傳統的門閥家族早就已經腐朽,對於急需要新興血液注射並存活下去的唐王朝來說,門閥家族不再是官僚的優先之選,統治者逐漸將目光放在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人上。

此時不必看門閥家族的眼色,因爲門閥家族由於過長時間的優越性,導致後來的家族內部腐朽,家族勢力衰退,完全和唐代前期的家族控制力不是一個檔次的。由於官僚階層的需要,統治階級放寬了官僚的選拔標準,尤其是官僚家世門第的標準,使得大量的社會中下階層人士大量涌入了當時的官僚階層。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第4張

另外,除了中央需要一定的官員以外,地方上的節度使爲了自己佔有優勢地位,需要“養士”,所以對於官僚的需求在不斷上升,給了大量有能力的人絕好的機會。

並且在地方上爲統帥辦事,一旦有了明顯的成績就可以得到提升,這樣的提升可要比在中央要快得多。當然,武官的選拔也是如此,不看家世,僅僅看能力大小,能者勝任。所以在藩鎮割據時期,社會階層在大量流動,爲原本死氣沉沉的封建統治,無疑增大了其統治時期。

2、推動商品經濟發展

原來的唐王朝採取了“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但是在地方藩鎮上,很少有統帥實行此政策,很簡單,物質嚴重缺乏。原來的唐代可以實行此政策,是因爲唐代有全國的土地爲其產生物質,物質肯定跟得上需求。

在地方藩鎮上,本來藩鎮就不大,並且這些年來的戰爭對於生產生活的破壞,使得地方上的生產力也往往不如之前,加上戰爭還在繼續,所以對於物質的需求必然是急迫的。

藩鎮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第5張

在此情況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根本不可能。所以大部分的藩鎮統治都是對於商業持支持的態度,大大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爲宋朝的商品經濟的良好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總結

唐代的藩鎮割據時代,就像漢末時期的刺史割據時代,實質上都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上出現了嚴重問題。不同於漢朝的是,唐代的社會情況與漢代完全不一樣,所以在處理此問題上,中央較爲棘手。

參考文獻:

《隋唐五代史》

《新唐書》

《舊唐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