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趙國和秦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趙國在“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顯著提高,爲何還是打不過秦國?

趙國在長期與匈奴人之間的較量中在趙武靈王時期逐漸發現了匈奴人的騎兵的一些優勢,而後趙武靈王聯想自己的大軍。在作戰中被寬大的戰衣束縛住了肢體的靈活性,而匈奴人的緊身衣則發揮出了士兵們的最大戰鬥力,並且匈奴人的騎兵靈活性高,自己往往在戰鬥過程中還未反應過來就被匈奴人的騎兵給砍殺了。所以這也導致在長期與匈奴人的作戰過程中,自己國家的大軍老是吃虧的原因。

趙武靈王自然不可能看着外族肆意踐踏自己的國土與自己的子民,於是他就開始尋找“變”的法則,慢慢的趙武靈王趙雍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國內是是“胡服騎射”,一種軍事改革。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胡服騎射

這裏談到的“胡服”也就是當時我國西北遊牧民族穿的服飾,與中原的穿衣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士兵作戰的時候又凸顯出了優劣勢,前者要明顯優於後者。趙國士兵在日常訓練中的表現也受到服飾的限制,主要表現在靈活性、易動性、動作的流暢性以及身體的輕盈性等幾個方面。

而這些被限制的方面,在作戰中則顯得更爲重要,對戰局的把控也十分的重要。

其中的“騎射”就是說在騎着馬運動着射箭,這明顯有差別於中原傳統作戰的弓箭手。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2張

雖然在穩定性會降低不小,但是我們要了解“天下武功唯快制敵!”這其中的“快”在戰爭中同樣適用,機動性提高了那麼對手就無法捕捉到你的位置,那麼就無法很快速的將你定位並且殺死。

並且“騎射”的精準度也是可以訓練的,通過後期的不斷訓練,可想而知其機動性與其精準性將會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相應的大軍戰鬥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優點是中原傳統作戰部隊有着很大的差別,而且“速度”在當時那個條件下基本上是無法彌補的。

然而既然“胡服騎射”帶給趙國這麼多好處,那麼趙國在與秦國的對戰中爲何會敗下陣來?

變法與騎兵改革

秦孝公時期,秦孝公與商鞅兩人算是一拍即合,一位是求大才之人,一位是想要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祿,芳名流天下。最終秦國在商鞅主持的“商鞅變法”下走向了強大。從周朝傳下來的許多老舊的制度在這次變法中被推翻了,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廢井田”。在國內更加重視農業的發展,在行政管理上開始實施早期的郡縣制,在大軍上開始獎軍功制度,使得勞苦大衆看到了擺脫勞苦命運的希望。

在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秦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大軍實力也是今非昔比,到了戰國中後期秦國的優勢則表現得越發的明顯,直接促成了秦強而六國弱的局面。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3張

在面對偏遠地區的蠻區人民,很多中原諸侯國的內心是十分的瞧不起上他們的,因爲他們有着自認爲很高貴的血脈。這也就使得很多國家恨不看好趙武靈王在自己國內的施行的“胡服騎射”這一項軍事改革。

即便是秦國也是這樣認爲,秦國國內依舊是以步戰爲主的陸軍單一兵種。

而這個時候秦國也是有資本可以傲視一切的,畢竟自己國內人口充足,糧食充足。而趙國呢?在軍事改革中只是單純的重視其中的軍事目的,使得趙國變成了一個瘸腿的國家。雖然在軍事上趙國很強大,但是在糧草供應保障方面則表現得十分乏力。所以在接下來的秦趙之間的對決中每每到了長期作戰的時候就是趙國雞肋表現的時候。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4張

不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算是爲我國帶起來了一個新的成建制的“騎兵”軍中,改革過後的小國也十分的明顯。

不夠這個時候雖然騎兵開始發揮着特別的做種,但是與馬有關的相關配套設施卻還沒有出現。比如說特別重要的馬鐙,沒了它士兵在馬背上就變成了心有力而力不足,無法根據戰場的變化快速做出相應的調整,導致騎兵的真正戰鬥力無法發揮到極致。這個時候的騎兵用處最多的就是在偵查與騷擾方面。

而趙武靈王在面對羣臣的質疑以及頑固派的奮力抵抗,還是將自己變法運動進行了下去,最終趙國在這場變法運動中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僅用在偵查與騷擾着實有點屈才,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明顯有點不合乎買賣。

在某種意義上,也算作是一次失敗的變法運動,其效果也僅僅只是短期的。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5張

秦國作戰愈戰愈勇

公元前236年,秦國在趙國攻打燕國的時候趁虛而入,這次軍事行動雖然沒能夠實現滅掉趙國的目標,但是也讓趙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趙國的國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爲後續秦國滅趙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230年,秦國率領大軍向北方進攻,這次戰役吞併了戰國七雄裏最弱小的韓國,並在此基礎上向趙國出兵,給趙國以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秦滅韓與趙滅燕這兩次戰役對比下來,秦國獲得了成功,而趙國卻失敗了,可見秦趙兩國的實力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這個時候,秦國士兵在打敗了韓國之後,士氣正旺。反觀趙國面對連年的自然災害,此時又要面對秦國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一進一退在這一刻都顯得格外的讓人激動不已,種種方面都在表現出秦國的優勢。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6張

趙國孤立難援

商鞅變法讓秦國君主逐漸變得有吞併六國的野心,並且之後的秦國諸位君王都是勵精圖治之輩,而沒有出現泛泛之輩。在秦昭襄王時期,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對於秦國不斷削弱山東六國的實力有着重大作用。

並且在范雎的主導下,秦國放棄了針對齊國的一系列政策,並向秦昭襄王具體分析了利弊。與齊國硬碰硬最終隨時的也只有秦國,其一齊國是大國,其二秦國與齊國相距太遠,還要進行跨國戰爭。

那麼秦齊之爭,最終獲益的國家是山東除齊國之外的幾個諸侯國。而“遠交近攻”則是更適合秦國發展的準則,與齊國交好,不斷蠶食鄰居國家韓國、魏國、趙國。這一策略讓秦齊之間的聯盟關係保持了四十多年,之後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始皇依舊是採用這個策略,最終統一天下。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7張

秦國君主四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可見秦國曆代君主堅定的信心。如此堅韌的決心還何愁秦國不強大呢?

在秦趙之間的戰爭中,秦趙兩國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略相持,秦軍統帥王翦開始在幕後不斷操縱這一切,使得趙國君王被自己的寵臣郭開忽悠的不理朝政。反間計得以成功實施,最終導致趙軍統帥李牧被殺,趙軍自此無法再敵秦軍。

李牧死後趙國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接替的了李牧的位置,導致趙軍內部一片混亂,軍心渙散。

趙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提升 趙國爲什麼還是打不過秦國 第8張

總結

趙國在長期與匈奴人的作戰中,發現了敵對方的優點,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雖然趙武靈王的改革並不是很順利,但是最終趙軍還是貫徹執行了“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也確實讓趙國的大軍實力上了很高一個臺階,但終究是一個瘸腿發展的國家,即便是軍事實力很強大,但是依舊無法彌補瘸腿的劣勢。而秦國在變法過程中制定的相關策略也是比較完善的,並且是全面發展的。趙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不比秦國差,但是國力卻遠遠不及秦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