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韓信背水一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韓信的背水一戰之計,爲何後世很難效仿?

韓信是西漢時期有名的軍事家,作爲開國功臣的他,熟讀兵法,武力高強,爲漢高祖劉邦獻計獻策,在當時就被賦予了“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等評價。還根據自己經歷的大小戰役與張良一起整理兵書兵法,他所寫的《韓信兵法》一直流傳到後世也廣爲讚頌。其中最經典的戰役莫過於發生在井陘一帶,世人皆知的“背水一戰”了,但如此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後世卻很難模仿,究其原因的同時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這場戰役的始末。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韓信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

要提起這場戰役,我們不得不欽佩於韓信的“計謀“。在攻打完魏國之後,韓信若想繼續進軍攻打趙國就必須要經由井陘口這一必經之路,而趙國兵強馬壯若想繼續向東開闢北方戰場拿這一仗恐怕會很艱難。趙國謀殺李左車自然也算到了這一點並分析出了對策。井陘口地形狹窄又沒有可以繞路的地方,那麼韓信的糧草必定要跟在隊伍的最後,缺少了保護又不熟悉地形,想斷掉韓信的糧草簡直輕而易舉。剛剛打了勝仗的韓信一定士氣正旺,正面進攻可能會兩敗俱傷,損失慘重,所以李左車建議趙王轉攻爲守,不要正面交鋒,他自己帶領三萬兵馬繞後去斷韓信的糧草,這樣十天之內韓信必敗,我軍也能減少傷亡。提起這裏本以爲趙國勝券在握,韓信此戰必敗。但奈何一向孤高的陳餘作爲主帥怎能允許一位謀士來指揮作戰,聲稱自己軍力五倍於韓信,李左車膽小怕事,會被世人恥笑,自己要堂堂正正地決一高下。沒想到的是,正是陳餘的有勇無謀最終害了他也害了趙國。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第2張

▲陳餘不聽李左車的勸告

而陳餘作爲幫助趙王奪回趙國的一代名將,自然深得趙王厚愛,於是趙王選擇相信陳餘。而此時韓信也通過小道消息得知了此事,便開始制定作戰計劃,一方面,由樊噲率領兩千騎兵帶着漢軍旗幟先行出發埋伏在趙軍營地旁,等到趙軍全面迎戰之時進入營地插上漢軍的旗幟。其餘全部士兵只允許攜帶一頓的口糧明天一早就出發迎戰。聽到這裏衆士兵也很是不解,如何以三萬人迎戰二十萬人呢?正要去打探究竟被張耳攔了下來,韓信畢竟是劉邦欽點的大將,戰果無數,他這麼做也一定有他的道理。衆人也只能選擇相信韓信。

清晨,韓信動員全體士兵鼓舞士氣,兩軍交戰之際情報就像是最重要的眼睛可以撥開雲霧,看清大局。趙軍自然也得到了韓信背水一戰的情報,李左車分析出韓信必然暗藏殺招不會犯低級錯誤,但陳餘依舊不聽勸阻,一意孤行。戰爭開始,以爲勝負已定,每天只顧享樂的趙軍自然缺少了昔日的激情,而背後是滔滔江水,身上卻只帶着一頓的口糧的漢軍自然發揮出十二分的鬥志。趙軍被打的節節敗退,往營地後退之時卻發現營地早已被插滿了漢軍旗幟,每個趙軍的心中的意志動搖,以爲情報有誤,漢軍遠不止三萬人,家被偷了,都紛紛放棄戰鬥逃命去了,而陳餘此時想逃卻因井陘口地形狹窄,趙軍人馬過多和自己的手下吵了起來一怒之下殺死了自己的手下,激起了士兵們的不滿,而趙軍衆人也合力殺死了陳餘紛紛逃命去了,此戰最終以韓信所帶領的最終不到一萬人的漢軍的勝利告終,是我國歷史上爲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第3張

▲大將韓信

分析原因

那麼是什麼因素促成了這場軍事上流傳千古的佳話呢?自古都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觀星辰看八股,作戰方面就更是如此。那麼韓信的背水一戰之計又爲何後世很難效仿呢我覺得從天時地利人和這個三個方面也能大體解釋的通。

天時

何爲天時?古人把常理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都歸結於“天意所爲“,也就像人們今天所談及到的運氣。那麼回到此戰中來,韓信那裏得到了老天爺的眷顧,他又幸運在哪呢?陳餘作爲當時統領趙軍的大將曾爲趙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趙王的喜愛與信賴所以即使有李左車這個謀士在一旁出謀劃策即使言之有理,由於趙王對陳餘過度的信任和陳餘對自己的自信使得計策可以順利進行這是第一“幸”;自己提前設計好的擺魚鱗陣的陣型以及背水一戰的計策可以順利被趙軍獲取到情報,而且李左車的再度分析加深了陳餘對他的不滿,使得陳餘更加得意忘形,整個趙軍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這是第二“幸“;樊噲率領的兩千騎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能順利到達預想到的沒有守衛的趙軍營地並順利插上漢軍旗幟騙到趙軍這是第三”幸“。

地利

從李左車口中我們得知,井陘口地勢狹窄,兩輛馬車不可並行,並且易守難攻,即使是趙軍也並沒有能夠依據已經瞭解到的地形規劃出可進可退的路線,後來我們也瞭解,陳餘在逃跑之時就正是因爲井陘口太窄趙軍人數又過多無法通過才一氣之下殺了手下犯了衆怒。而樊噲率領的兩千人馬又按時趕在趙軍回營前拿下營地,插好軍旗,營地附近的地形相信韓信也是提前派人勘察過的,並且制定了最快最合理的路線。所以地勢之利也是韓信以少勝多而後世卻很難效仿的關鍵。

人和

我覺得無論是從軍打仗還是職場相爭,“人和“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關鍵,而人和往往都是相互的,必須同時具有一方的“人和”和另一方的“人不和”才能決定輸贏,纔是促成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趙軍陣營中,趙王無條件的信任陳餘,不聽李左車勸阻,陳餘也一意孤行,命令士兵與李左車都無條件聽從自己的命令,造成了整個趙軍的“人不和”。而漢軍陣營中,無論是心中有疑問的士兵還是大將張耳,都因韓信平時的愛戴有加,屢戰屢勝而選擇相信韓信,派出單獨帶兵的樊噲也選擇相信他,並且韓信早就算到了這一點,提前在開戰當天的早上對全體將士進行鼓舞和動員,整個漢軍全軍上下都一條心,彼此擰成一股繩,可以打出十二分的戰力,這就促成了全體漢軍將士的”人和“。即使人數少但依然可以做到以一敵二,而趙軍軍心渙散,人心散漫,只顧享樂,絲毫沒有戰鬥的意志,一方的“人和”和另一方的“人不和”最終也反映出了戰鬥的勝利與失敗。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第4張

▲韓信最終凱旋而歸

後世因素

那麼,瞭解了當時的情況之後我們來分析一下後世直至當代的原因。自韓信“背水一戰“之戰結束之後,自然對後世有了警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吃過一次背水一戰的虧再遇到井陘口這樣的地形,交戰兩軍勢必會有所防範,不會再擺出魚鱗陣也不會再清盤而出不顧及營地,這樣一來後世想要效仿便自然而然變得難上加難。而且韓信當時的種種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是無法複製的,滿足其一不一定滿足其二,滿足前二者又不一定三點都達到,所以後世很難效仿。加之武器越來越先進,遠程武器逐漸取代近戰武器,還有一些掩護用的透支型武器都使的“以少勝多”變得不可能起來,到了當代甚至還出現了探測裝置等更先進的軍事力量。

後世的人們更加團結,少了趙王與陳餘的專斷和愚蠢,隊伍裏不單單再是一個人主持大全,而是衆人一起商討,就會多出現幾個“李左車“,即使有再多的”韓信”也要選別的路了。

韓信的”豪賭“

用是一位有野心和膽量的軍事家來形容韓信一點也不爲過。作爲一個大軍的統帥,首先要有大局觀,在適當的時候下合適的命令,隨機應變,在逆境中能想出最完美的對策。韓信以漢軍三萬兵力與趙軍二十萬兵力立下豪賭,首先他賭贏了趙王對陳餘的偏愛,即使李左車說的有理,趙王也會無條件信賴愛將陳餘,被愚蠢矇蔽了雙眼;其次韓信故意向趙軍放出他要擺魚鱗陣和背水一戰的情報,目的就是讓陳餘輕敵,以爲漢軍是在負隅頑抗做最後的抗爭,而且他對應了即使李左車分析出了他將有別的動作這也只會引起陳餘對李左車更加的不滿,最終什麼也聽不進去,一意孤行;韓信又以三萬士兵做了一場豪賭,他只發給每個士兵一頓的口糧,並且拿捏人心,在最後關頭鼓舞軍心,讓每個士兵都把此戰當作最後一戰。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追隨劉邦多年,韓信因他的親民而備受軍中衆人的愛戴,所以人人都選擇相信他。大軍只有擰成了一股繩才能打勝仗,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是從事什麼,團隊合作是人心之間的較量,好的領導者會讓大家彼此的心連接在一起,什麼困難也擋不住。而若向陳餘那樣,以自己爲中心,不聽勸告,不採納建議那整個團隊註定是一盤散沙風一吹便會土崩瓦解。要說韓信這經典一戰陳餘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兵敗如山倒,在大軍中最重要的一個是首領,另一個就是旗幟,它們是象徵也是信念,而趙軍偏偏二者皆失。以上這些得天獨厚有缺一不可的條件都是後世所模仿不來的。當然也有人效仿,諸如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另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最終以東晉的全面勝利告終。但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多區別的,就像之前所提起的,得其一不能得其二,得其二又不能得其三。

韓信背水一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世人爲什麼難以效仿 第5張

▲淝水之戰

成語“背水一戰”,“原意指背靠臨近河水之地擺陣,或佈下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爲求出路而決一死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喻有“決戰”性質的行動。”韓信的背水一戰之計之所以能夠被編爲成語並作爲典故出現,正是因爲它的不可替代與不可複製性。歷史上僅有他一人運用此計策以少勝多,僅僅憑藉三萬人馬重創二十萬敵軍,後世鮮有運用此計策的人但都失敗了,正是因爲它過於經典,所有人都爛熟於心,在相似的地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敵軍會不會“背水一戰”,那麼後世再效仿起來就會變得難上加難。領導者是否具備隨機應變能力,在不同的情況下迅速有針對的制定相應政策;是否能做到全軍的表率作用,深得民心,能走在士兵的前面,一起奮勇殺敵;是否規劃好兩全的路線,可進可退,可攻可守這些都顯得十分重要。細節決定成敗,往往也只有注重細節的人才會成功。

透過韓信的“背水一戰“,映射出的不僅僅是計策上的成功與否,更重要的是作爲一個領導者,處理事情上的方法,怎麼想出對策,怎麼深得民心,怎麼精準實施,又怎麼做到萬無一失。這些都是所要探討與學習的,作爲後世,要說效仿那也難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了,韓信所傳遞給我們的是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要吸取精華然後變爲自己所用,不要再說是效仿,而是要在未來的某一天更勝一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