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農民和地主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土地那麼多,農民爲什麼不自己開荒?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在漫長的古代封建社會,“封建制生產關係”貫穿始終,雖然人少地多,可真正在廣大農民自己手中的卻並不多,家有餘糧的普通農民更是屈指可數。

可以說,古代辛勤的種地人,刀耕火種辛勞一年,最終可能連肚子都填不飽,在某些時期,因爲賦稅或天災原因,甚至難逃餓死的命運。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農民作爲國家財政收入的中流砥柱,竟落得這般境遇,着實讓人心酸。

那爲何,古代農民寧肯做一個傭夫佃農,替別人耕田種地,也不願意去開荒自墾,自給自足呢?

放在現代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很難理解的問題,但若設身處地地站在古代農民的立場來看,其背後的原因才更讓人無可奈何。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第2張

首先,要想開荒,必須得到特許。

封建統治者似乎都信奉“讓農民沒有多餘財富”的政治祕訣,儘管“民爲貴、君爲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成爲了諸多帝王廣施仁道的說辭,但其根本上,在中國古代,君民之間的關係,仍然存在某種割裂,甚至形成某種對立。

君王一直把老百姓當成一個對立面,因此,他們對老百姓的感情就非常複雜。

一方面,朝廷需要靠老百姓來供養,如果農民不幹活,朝廷以及上層階級都難以生活,國家也運轉不下去。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很清楚,農民對於上層階級和弄權者存在某種嫉恨情緒,他們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大面積的不滿,甚至產生起義和暴動。

所以,如何讓農民老老實實種地,是君王需要持續思考的事情。

對此,帝王慣用的是“愚民”伎倆,所謂愚民,其一是讓農民沒有知識,沒有思想。其二,通過強硬的控制手段,讓農民心甘情願的認爲有地種,是天子賞飯吃,所有權力都在皇帝一人手中。簡而言之,則是讓廣大農民“認命”!

“沒有所餘的財富”,即是讓農民努力種地,但又不存餘糧。

所以,控制土地成爲最簡單的方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隨處都是荒地,沒有官府的允許,私人豈敢動分毫。

當然,爲了鼓勵農業發展,歷朝歷代多有支持百姓開荒的政策,但大都在災荒時代,國庫空虛,纔想到讓農民大面積開荒種地,風不調雨不順,開了地,也沒有多少收成。

當然,“有地可開”這是一個主觀條件,就算政策允許,農民有了開荒的特權,開墾荒地會變得容易嗎?

其次,開荒的成本過高。

不同於現代,各種機械設備三兩下就可以開出一大片荒地,在古代,農民開荒全靠雙手和刀鋤。

當然,荒地上的草樹雜木,清理起來或許並不難,但翻地、鬆土則是難上加難,若沒有水源,還要挖一個大水池,單靠雙手和那些簡陋的工具,一塊符合莊稼生長的地,豈不是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

當然,如果家裏養了牛,開荒的效率可能會提高不少。

但絕大多數農民,哪能養得起牛。

要想牛兒跑,那必須得吃草料,就算是在經濟繁榮的大宋一朝,“一牛馬所費,當五人之食”,南宋學者方萬里曾估算,一頭牛每月要吃掉一貫草料錢,這種花費,普通農民哪承擔得起。

養牛都費勁,更不必說買牛了。

據《宋會要》記載,北宋初年一頭牛的價格是三貫錢,中後期暴漲到十貫,南宋時期,已經是“四十貫錢一頭牛”,要了解當時的“縣長”,一月工資稅前也才十五貫。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第3張

而普通農民,買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所以古代小農經濟的脆弱,從一頭牛身上就可以看明白。

而要想用到耕牛,只能靠租,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那麼,就算農民靠着強大的勞作能力開荒成功,有了一塊田地的使用權,就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嗎?

顯然,並不能,農具種子和肥料這樣的成本開支暫且不論,能不能讓自己吃飽,都是一個未知數。

天災和人禍,一個都躲不過。

天災不用多說,一塊地要想長出好的莊稼,有好的收成,必須要經過幾輪的種植,土地纔會變得肥沃,如果風不調雨不順,辛苦開出的土地恐怕撐不了幾年。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第4張

而封建王朝的盤剝,纔是滅頂之禍。

時不時來個土地兼併,辛苦開的荒,轉眼就拱手他人。

比如在“不遏兼併”的“富宋”,開荒成功,有了“自有地”的“自耕農”會承受諸多負擔,除了“二稅”,還有農具稅、牛皮稅、鐵、鹽等十幾個雜稅。

最要命的還是徭役,一次勞役下來,開出的荒地要麼被人侵佔,要麼又復了荒。

北宋名臣韓琦曾嘆息,農民不敢種地,不敢養牛。

古代農民爲什麼還要地主打工種地 自己開荒種地不是更好嗎 第5張

到了後來,農民大量逃役,舉家逃亡,以至於“稅存戶亡”的現象普遍發生。

雖然在歷史上“輕徭薄賦”的仁政時有發生,比如仁宗時期,又如明初,“愛民如子”的帝王甚至採取“送牛”來爲農民減輕負擔,可一陣表面操作之後,賦稅還是悄無聲息地漲了上去,畢竟,沒有“暴斂”,統治階級吃什麼?

所以,交的越來越多,有地也沒用,吃不飽的依然吃不飽。

“富民置產,棄多貧民”成了社會上的普遍現象,以至於“有赤子無立錐之地而包賠數十畝空糧者”。

有了地,交得多,沒有地,還得交。

別說“自由的“,就算是幫地主打工的佃農傭夫,也都過不下去。

當可憐的農民,到了“做佃戶而不可得”的地步,誰還願意去開荒呢?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古代,開荒確實難,而更難的,是開完荒亦無所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