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女子守陵,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漢朝時期的大才女班婕妤入宮成爲漢成帝的妃子後,過得並不幸福,她也曾得到過漢成帝的寵愛,畢竟美貌與才華並存的後宮女子並不多,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漢成帝和班婕妤幾乎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漢成帝甚至還弄了一個大輦車,準備和班婕妤同車出遊。

一般的妃子能有這樣的境遇,自然會非常高興,但班婕妤並沒有,她希望漢成帝成爲一個明君,而不是貪戀溫柔鄉。

後來班婕妤還爲漢成帝生下一子,只不過很快就夭折了,而班婕妤隨後失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漢成帝的寵愛,因爲漢成帝很快就有了趙飛燕和趙合德這對姐妹花,自然對別的女子就失去了興趣。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雖然漢成帝對這對姐妹花之外的妃子已經不感興趣,但姐妹花爲了獨寵後宮還是對後宮中的妃嬪多有排擠,班婕妤不願意成爲她們爭寵的犧牲品,遂自請到長信宮去侍奉王太后,有了王太后的照拂,班婕妤的日子倒是過得挺自在。

但時間長了,也是數着日子看年華老去,間或讀讀書、寫寫詩,她的詩作大部分都是在這短時間內誕生的。後來,“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園陵,薨,因葬園中。”

班婕妤很可能是主動要求去的,雖然漢朝時期有後宮妃嬪、宮女守陵園的制度,但班婕妤畢竟侍奉王太后很多年,王太后也捨不得班婕妤,估計會將班婕妤留在自己身邊,反正守陵園的女子也不會少,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也不少。

但班婕妤還是去了,去爲漢成帝守陵園。漢朝時期有守陵園的制度,《漢書》有記載:“謂宮人無子,守陵園者也。”

後宮沒有生育的妃嬪都要在皇帝去世後守陵園,這倒也是母憑子貴的一個說明,女子入宮之後命運早已註定,要麼在後宮鬱鬱而終,要麼得到皇帝的寵愛,但色衰而愛弛,寵愛也無法長久,要麼就往上爬,品階越高,自然日子也好過一些。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第2張

但每個女子都知道入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母憑子貴,只有有一個兒子,並且兒子能平安長大,那麼作爲皇子的生母,後半生就容易多了。尤其是皇帝去世之後,有子的妃子可以跟隨着兒子生活,那些沒有子嗣的妃嬪就悲慘了。

先秦時期,這樣的妃嬪很多都殉葬了,就是到了秦朝時期,殉葬制度也還是存在的,秦始皇去世之後,胡亥下令讓秦始皇那些無子的妃子都爲秦始皇殉葬了。

當然,漢朝時期,殉葬制度依然廢除,但即便如此,這部分無子的后妃也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大體上有這麼幾個結局:到指定的寺廟出家,青燈古佛一生;爲先皇守陵;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因爲沒有被先皇寵幸有可能被放出宮去,但這部分很少,畢竟是皇帝的女人,即便是沒有真正成爲皇帝的女人,那也是皇帝的女人,除非開明的君主,否則不會將這些妃子放回家中 。

在這幾個結局中,爲先皇守陵是最慘的,羅隱的《銅雀臺》中有這樣的詩句:“只合當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這裏的意思是說,守陵還不如殉葬呢,殉葬大不了就是一死,但守陵就難了,我們來看看史籍中關於後宮妃嬪和宮女守陵要做的事情。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第3張

《後漢書》中記載:“廟日上飯,太官送用物,園令、食監典省,其親陵所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嚴具。”而《資治通鑑》中所記載的唐朝時期的制度是:“凡諸帝升遐,宮人無子者悉遣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櫛,治寢枕,事死如事生。”

一句“事死如事生”就很能說明問題,雖然皇帝死了,但守陵的妃嬪和宮女要將皇帝當作還活着一樣伺候。

先皇每日的飲食起居都要安排妥當,而這一切都要有妃嬪和宮女來負責,有專門的人每天送來各種食材,製成貢品,讓先皇享用,而且她們還要每天按照從前在皇宮中一樣服侍皇帝的寢殿,整理牀鋪,準備洗漱用品等等。

當然這裏畢竟不是皇宮,也不可能是皇宮,而只是先皇的壽宮,在這裏做事,大家只能小心翼翼,不能發出笑聲,不能發生喧譁,一切就是以死寂爲主,除了定點爲先皇哭泣,其餘時候就是死一般沉寂,這些守陵的妃嬪和宮女就像是死一般寂靜,而她們的生命也確實沒有未來,只能行屍走肉般伺候先皇。

除了安排先皇的飲食起居,還要定期祭祀,祭祀也是很麻煩的,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古代女子被派去守陵 她們在皇陵中都做些什麼 第4張

總之守陵的這些妃嬪和宮女每日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偶爾停下來也只是發呆,宮女還說,畢竟她們在皇宮中做的就是服侍人的活,但在皇宮中至少還是伺候正常人,閒下來還能聚在一起聊聊天,暢想一下未來,等待被放出去找個好人家嫁了。

但到了皇陵後,就不一樣了,這等於判了死刑,不僅未來無望,每天還過得特別壓抑,畢竟伺候的是死人。

而妃嬪就更慘了,畢竟曾經在皇宮中也是錦衣玉食,十指不沾洋蔥水,雖然不得皇帝的寵愛,但日子總歸是無憂的,而到了皇陵,卻要做事,每天和宮女一樣做伺候人的事,再也不能每天被伺候,而要反過來伺候死人,這本身就是一種折磨,再加上環境的壓抑,一生的無望,有時候想想真的不如死了。

很多人覺得,既然守陵這個工作這麼不好做,爲什麼還要有這個制度的存在?爲什麼就不能廢除,畢竟先皇已經死了啊,何必去讓這麼多的女子賠上一生呢?

其實這個制度之所以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一,在古代,女人本來就是男人的附屬物,后妃其實都是皇帝的私有品,自然從入宮那一刻開始就是皇帝的私有品,身不由己。

皇帝死了,她們要麼殉葬,要麼和死人一樣青燈古佛一生,要麼就要繼續伺候死了的皇帝,只有那些有兒子的妃子才能跟着兒子,畢竟一個女人的一生就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其二,古人認爲人的靈魂是不死的,先皇雖然去世了,但靈魂還在,總不能讓他孤孤單單在皇陵裏吧,總得有人繼續伺候他,繼續將他當皇帝伺候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