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漢朝和親,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引言

古有“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紅塵。”的絕唱,可見民族矛盾是當時的主要矛盾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年,漢人與匈奴的鬥爭與紛亂就延續了兩千餘年,由此產生了衆多壯闊悽苦的邊塞史詩。雖然漢胡戰爭的印象已經根植在我們腦海中,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有握手言和的時候,公主和親便是對胡人“懷柔政策”的表現。奇怪的是,漢族公主和親的事蹟比比皆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哪個不是如雷貫耳,但爲何很少聽到她們懷孕生子的消息?一切,都要從“和親”的開端史開始講述……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懷柔政策——“聯姻”

在古代,爲了平衡各個王公貴族的矛盾、鞏固皇權、牽制家族權力,高門大戶的婚配生活不能自己,門當戶對是基礎,長久團結是目的。這種聯姻,不僅在各大家族廣爲流傳,充當權力潤滑的媒介,更爲處於僵持狀態的國與國提供了和解的可能。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第2張

國家之間的聯姻在漢朝時期就開始了,漢高祖劉邦剛開始建立漢朝,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內憂外患、龍蛇虎鬥,敵國虎視眈眈,內部爭權奪勢,被戰亂洗禮過的經濟和制度亟待恢復。

劉邦剛開始並沒有吧匈奴放在眼裏,經歷過漢末戰爭洗禮的他本以爲朔方異族空有蠻力,不足爲懼。但是公元前201年,韓王投敵,匈奴直逼晉城,皇帝御駕親征,率領大軍討伐異族,結果被敵軍圍在白登,直到陳平利用冒頓單于的妻子施以妙計,劉邦才得以脫身,史稱“白登之圍”。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第3張

在經歷了這樣一個“烏龍事件”後,劉邦再也不敢小瞧匈奴了,既然武力征伐難以爲繼,何不選擇懷柔措施?“和親”這一想法便出現在他的腦海裏,通過公主嫁到匈奴族中,實現矛盾的緩和權力的聯合,避免戰爭,與此同時,如果嫁過去的公主能爲單于生下孩子,還能夠搶奪匈奴的統治權,一舉多得,何樂不爲?

難有子嗣——“陋習”

自漢高祖劉邦首開聯姻之河,後朝後代得其便利,常用此道,漢朝一共送八位公主與匈奴和親。到隋唐時期,和親頻次達到極致,有二十餘個宗室皇親遠赴邊疆,以自身幸福爲代價換得國家穩定和民族團結。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第4張

無數中原貴女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帶着家族的期待不遠萬里奔赴異族,實際上她們也懷揣着緩解衝突、發揚漢文化的任務。許多統治者期望通過大批量的和親逐漸漢化匈奴,達到“和平演變”的目的。

但是中原和親嫁過去那麼多的公主,卻很少懷有子嗣,擁有漢族血脈的子嗣都沒有,何來“漢化”之說?

有一種說法是“水土不服”,還沒等到懷孕生子就鬱鬱而終。這倒很容易理解,公主們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又在後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身體素質自然沒有草原上摸爬滾打的胡人那麼好。旅途勞頓、水土不同、終日思慮、想念家鄉,棲身之所也不同於以往的豪華宮殿,都爲公主們的病亡埋下了伏筆。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第5張

但是那些身體尚且健全的公主呢?據說在匈奴族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叫做“夫死從子、兄終弟及”,兄長和父親死去之後,弟弟有權利繼承他們的所有財富,包括妻妾,那些和親的公主,不管之前地位是多麼尊貴,也免不了被當作物品拱手讓人的命運。

家喻戶曉的美女王昭君一開始嫁與呼韓邪單于,待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過後,又依匈奴收繼婚制嫁給呼韓邪單于長子,如此生活十餘年,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孫子,祖孫三代的婚配生活讓她難以忍受,兩年之後,王昭君因病過世。

漢朝公主遠嫁匈奴和親後 她們爲何很少能生下孩子 第6張

華夏之族從小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從一而終”在當時是一種美德,更是每個姑娘從小被教授的道理,匈奴的嫁娶風俗讓她們在精神和身體上都難以忍受,鬱鬱而終也就不足爲奇了。並且匈奴人也知道需避免漢族公主生下子嗣,維護本族血脈,即使生下孩子,也不被允許長大,王昭君的兒子就這樣成爲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結語

漢胡和親,本是緩解民族矛盾,促進和平共處的有效手段之一,對於朝廷來說,犧牲一個不受寵的女子換取國家幾十年的太平是再划算不過的事情。但對於本在深閨、不諳塵世的和親公主來說,遠嫁他鄉、顛沛流離卻是一輩子的噩夢,將家國安康置於女子單薄的脊樑之上,太平時期是兩國交好的象徵,戰爭時期便是出頭之鳥,可嘆,可悲,可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