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公主嫁給匈奴男子爲何很少有子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和親”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下特有的產物,中原王朝將皇室之女嫁予少數民族首領,已達到安撫、招攬、延緩戰事等目的。客觀來說,“和親”確實有利於政權穩定,密切兩國交流,也難怪現在有些人大肆吹捧“和親”。

但我們怎能忍心讓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遠嫁異域,讓她們孱弱的肩膀承擔起一國之重任?這是何其殘忍!據史料記載,古代遠嫁匈奴首領的公主命運都很悲慘,很少留有子嗣,甚至還得忍受匈奴人違背倫理的陋習!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和親起源

首先我們要知道,“和親”並不等同於“聯姻”,和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特有的產物,聯姻則是西方的說法,除去中外之別,兩者差別也可謂天壤之別,我們不去深究,單看和親起源於何時。

早在周襄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就已經出現和親的現象,但當時並未形成確定的制度,和親真正被書寫成文,並確定爲成爲一種制度是從西漢開始,《漢書·李廣蘇建傳》有載:封建君主爲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與漢和親。

據《漢書》記載,歷時將近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勝利告終,隨後劉邦建立了西漢,西漢雖立,但當時的國家久經戰亂,國力衰微,只能採用“黃老之學”休養生息,而此時盤踞在北方的匈奴卻愈發強盛起來,據《史記·劉敬傳》記載,當時的匈奴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

匈奴壯大後經常襲擾西漢邊境,劉邦御駕親征卻陷於平城白登山,無奈之下,西漢只好暫避鋒芒,將宗室之女嫁於匈奴,結成“和親之約”。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難有子嗣

從西漢開始,和親逐漸成爲一種固定的制度,國力衰微時,通過和親委曲求全,延緩戰爭爆發,國力強盛時,也會通過和親安撫、招攬異族,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宗室之女遠嫁異域,其中以匈奴居多。

與匈奴和親最出名的當屬“昭君出塞”,當時唐朝國力強盛,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歸附並向漢元帝自請爲婿,宮女王昭君自告奮勇遠嫁匈奴,自此兩國“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漢書·匈奴傳贊》。

但是,歷朝歷代遠嫁匈奴的公主都難有子嗣留下,這一方面是因爲匈奴地處塞外,環境惡劣,氣候風俗都與中原有很大的差異,中原女子大都身體孱弱,一到匈奴很快就病倒了,加之思念故土,身體日漸衰弱,保命都難,更何談能夠誕下子嗣!

就算有子嗣誕下,也會因爲特殊的身份捲入政治鬥爭,匈奴皇室怎麼可能讓身負漢族血統之人繼承大位,所以和親公主所生子嗣大都早夭,死於各種“意外”!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收繼婚制

除去以上兩種原因,匈奴還有一陋習使得公主本身不願生下子嗣,這就是匈奴的“收繼婚制”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簡而言之,兄收弟媳,弟收兄嫂甚至子收父妻!像王昭君先是嫁給呼韓邪單于,兩年後,老單于病逝,根據匈奴的習俗,王昭君又嫁給老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

鹹安公主更是可憐,先後嫁給四任單于,《新唐書·回紇傳》記載“主歷四可汗”,前三任單于爲祖孫三代!

“收繼婚制”在野蠻的遊牧民族看來,再正常不過,但在我們漢族文化看來,這有違綱常倫理。和親公主都是飽讀詩書深明大義之人,怎能忍受如此亂綱之舉,就算爲了國家大義,被迫屈服,也斷然不會留下子嗣!

站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只要“犧牲”一位可有可無的公主,就可討好或者拉攏異族之人,維護封建統治,這筆買賣無疑是非常“划算”的。但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和親對於公主本人實在太殘酷,不僅要忍受思鄉之情還得忍受匈奴的陋習,這對視貞潔高於生命的中原女子而言乃是奇恥大辱!

揭祕古代公主爲何遠嫁匈奴很少有子嗣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4張

明朝被稱爲封建社會“最有骨氣”的王朝,在其統治的二百多年中,從來不議和,不和親,明朝統治者就算再昏庸無能,也不會遠嫁本族女子來討好異族,從這點來說,明朝無愧於最偉大的王朝!

參考資料:《史記·匈奴列傳》《新唐書·回紇傳》《漢書·匈奴傳贊》 《漢書》《 史記·劉敬傳》 《漢書·李廣蘇建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