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古代男子娶妻。

這還真不能冤枉古代男子,古人喜歡娶十三四歲小女孩爲妻,還真不全是他個人的意願。

按照我們現代人的婚姻觀,結婚年齡是一個硬指標,太大了不行,怕影響生育,太小了思想觀念上面接受不了。當然你想提早結婚也不行,中國法定結婚年齡,男子不得早於22週歲,女子不得早於20週歲。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不過古代女子出嫁普遍年紀都在十三四歲,而且男子結婚同樣也很早。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16歲,遇到了13歲的長孫皇后,後爲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可惜36歲就去世了。

清朝的康熙皇帝12歲就娶了年僅11歲的赫舍里氏,又比如末代皇帝溥儀15歲與13歲的文繡結婚。古代帝王都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女子,更何況下面的百姓和權貴呢?

什麼原因導致古代女子十三四歲就早早出嫁呢?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2張

首先,十三四歲出嫁是古代法定年齡,之所以出如此辣眼睛的法律條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常年打仗死傷過大,所以提倡早婚早育補充人口!

《周禮》記載,幾千年前的周朝女子結婚年齡是在20歲,到了春秋戰國後期,由於國與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士兵死亡率過高導致各國人口銳減。

要知道封建社會以農業爲主,人口勞動力以及軍隊是國力的象徵,人口銳減只能靠女人生,這一時期,女子結婚提早到了15歲,秦國甚至實施但凡身高到1米3,就要出嫁。

戰爭帶來的傷亡人數是非常恐怖的,比如二戰期間,蘇聯一個國家就死了2,800萬人、中國1,800多萬、德國800多萬、日本200多萬、英國60多萬、美國38萬多等等……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3張

哪怕是冷兵器時代,絲毫不比現代戰爭傷亡小!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一下屠殺了40多萬人,對於現代戰爭而言,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更何況人口遠遠不及現在的春秋戰國時期了,損失那麼多兵力以及勞動力,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損失不起啊,所以只能將女子的婚齡提早,還真不是男人好色,就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女子。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4張

西漢初期,甚至實行強制遣嫁的辦法,增加人口。

到了西漢,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頒佈的詔令:“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算是漢代的一種人頭稅,15歲以後每人一算,120錢。如果女子15歲以後一直拖着不嫁,三年加一個人頭,30歲還不嫁,加5個人頭,不嫁就翻倍的罰錢。爲了增加人口,古代的帝王們也是絞盡了腦子。

第二,瘟疫肆虐,人口大減

在醫療條件有限的古代,瘟疫比戰爭還要可怕,三國時期曾經就爆發了一次大的瘟疫。曹植在他的《說疫氣》中寫道:“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5張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稱之爲醫聖的張仲景,他在《傷寒卒病論》中也記載了這次瘟疫的情況,“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根據史料記載漢桓帝三年(公元157年),當時東漢人口,大約在5600多萬,但是到了三國末期,人口1/10都不到。當然其中因爲戰爭和饑荒,也死了不少人,但保守估計因爲瘟疫死亡的人至少上千萬。

瘟疫過後,人口大減,想要恢復只能讓女人拼命生!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6張

第三,出生率低,夭折率高!

由於女子出嫁都在十三四歲,這個年紀身體素質弱,發育又不完全,再加上古代的醫療條件差,經常會出現難產而死的情況,即便僥倖生下來了,也有可能夭折。

比如上文提到的康熙帝,他12歲就娶了11歲的孝誠仁皇后(赫舍裏式),她還是輔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孫女,如此顯赫的背景,生活上得到的照顧自然是最優的,但她在生康熙的第二子胤(yin)礽(reng)時,還是因爲身體吃不消,難產而死。

不僅如此,康熙的前4個兒子,三個一年不到全部夭折,最後一個活到4歲也夭折了。生在帝王家的孩子都如此,更何況那些經濟條件更差的百姓呢?

第四,古代人均壽命不超過35歲!

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對194個國家做了一個統計報告,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是日本,人均壽命83.7歲,中國排在第7位,人均壽命76.1歲。其他美國79.3歲、古巴79.1歲、墨西哥76.7歲、巴西75歲、巴拉圭74歲……!

比較現代人,古人的人均壽命讓你不敢想象,在《我國曆代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這份研究報告中,有這樣一組數據。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7張

先秦時期,人均壽命十八歲!

漢朝時期,人均壽命二十二歲!

唐朝時期,人均壽命二十七歲!

宋朝時期,人均壽命三十歲!

清朝時期,人均壽命三十三歲!

相對於上述這份報告列出來的平均壽命,哪怕古代女子10歲開始生娃都已經有點晚了;之所以人均壽命那麼低,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夭折率太高,加上非自然死亡率高,拉低了平均壽命。

對於古人來說,10歲是一個坎,挺過去了,你以後可能會活到四五十歲,這個歲數在古代也算是高齡了。

所以,古代男子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還真不是因爲好色,男子結婚的年紀也是15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小孩對這方面是沒有過多憧憬的,而且古人結婚,大多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數連面都沒見過。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8張

真正要說好色,喜歡娶年輕漂亮小姑娘的也是權貴階層,比如北宋詞人張先,80歲娶18歲的小姑娘,好友蘇軾還笑話他:“一樹梨花壓海棠!”。

近代的名人那就更多了,比如康有爲56歲娶了一個17歲的日本小姑娘,四川軍閥楊森一共有12個老婆,90歲還娶了一個17歲的學生妹。

第五,女人社會地位低,沒有什麼話語權!

中國有句俗話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嫁給怎麼樣的丈夫,就要終身地伴隨他。並且古代社會要求女人,三從四德。沒有出嫁之前從父母,出嫁了以後從丈夫,丈夫要是死了從兒子,完全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什麼事情都要依附於男人。

所以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下,主導一切的全都是男人,女人根本沒有話語權,出嫁之前一切聽從父母。別說在幾百上千年前的古代了,就比如在民國時期,這樣的現象也頻頻發生。

比如魯迅與他第一任夫人朱安,魯迅作爲新思想的倡導者,也免不了從父母之命,向封建禮教妥協,娶了毫無感情的朱安,最終兩個人一輩子都沒同過房,只走了一個形式上的婚姻。魯迅這樣的大思想家也是如此,更別說古代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沒有文化程度的女性,讓他們向封建禮教抗爭,萬萬是不可能的。

第六,爲了家族的傳承,不能斷香火的信仰!

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現在很多人對這句話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其實在古代最核心的一個價值觀,你沒有後代就是不孝,不管你生前對你的父母多麼孝順。

古代男子爲什麼要娶十三四歲的孩子 這還真不是古人的意願 第9張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國與國之間的大戰,他們無法左右,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以及瘟疫,他們束手無策。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賺錢,多娶妻,降低自己家族斷香火的可能,保證自己家族人丁興旺,後繼有人。

那麼,現代人爲什麼不那麼早結婚了呢?

主要原因是社會條件好了,物質條件也好了,壽命也長了,思想觀念也比較開明,給了每個人充足的婚姻自由。現代男人不娶妻最大的原因,是因爲窮!窮!窮!

總而言之

古代女子早結婚,男子早娶妻子,並非他們自己的意願,而是由於戰爭,瘟疫,封建禮教等歷史原因導致的。現在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社會,自然不需要受到婚姻的束縛,甚至因爲現在人口基數越來越大,人均資源分配減少,我們還提倡計劃生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