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武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大約公元前512年,孫武攜帶《孫子兵法》來到了吳國,通過吳王闔閭面試之後,開啓了一段並不成功的旅程。

春秋戰國時代,君擇臣、臣擇君,良禽擇木而棲,效力他國並不讓人驚奇,但仔細再看就會發現,絕大多數效力他國之人,都是一些小國或弱國人才,商鞅吳起是衛國人,張儀是衰落的魏國人,鮮有大國人才流向其他國家的,大國人才流向他國往往都是因爲政治鬥爭失敗。

按照正常邏輯,齊國是東方大國,孫武在齊國更能大展宏圖,但由於《孫子兵法》核心是“兵者,詭道也”,與齊國的《司馬法》嚴重格格不入,屬於離經叛道的兵法思想,孫武註定很難在注重軍事禮儀的中原大國中得到重用,因此孫武想要建功立業,實踐他的兵法思想,幾乎只有楚國、秦國、越國、吳國四大“蠻夷”國家可選。正所謂,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二步可能就是瘋子。

然而,孫武沒有選擇秦國、楚國、越國,而是選擇了實力一般的吳國。那麼,孫武爲何偏偏選擇吳國?唐朝的一座墓碑揭開了孫武的身世之謎,從家族角度解釋了孫武幾乎只能選擇吳國。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01

唐朝之時,一位叫孫壬林的官員,在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中記載了孫武、孫臏的身世。

《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誌銘》:周幽王遭犬戎之難,武公將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衛爲公□□□□□□爲衛上卿□邑於□其孫武仲,以王父字爲氏焉。繼位上卿,良□林□,著於《春秋》。其後孫武入吳王闔閭將,善用兵□□□□□齊宣王將[臏]魏將[涓戰]於馬陵,虜魏太子名[申]護,子孫遂居齊安樂(應爲樂安)。

碑文大致意思是,西周晚期犬戎作亂,攻破周朝都城鎬京,殺死了周幽王,衛國的衛武公率軍佐周平戎,因功被封爲公爵。衛武公重孫名字叫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衛武公之子)的字作爲姓氏,即稱爲孫乙或孫武仲。孫武、孫臏都是孫乙的後代。

根據史書記載,衛武公這一支在衛國世代爲卿,典型的豪門家族。所謂卿,在周朝貴族體系中屬於第三檔,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晉國的趙氏、韓氏、魏氏都曾是卿。可見,孫武祖上非比尋常,屬於公卿之家。

碑文沒有交代孫武爲何出現在齊國,不過史書記載的一件大事,或許進一步解釋了孫武的身世。大約孫武出生的前兩年,即公元前547年,衛國爆發內亂,孫林父被逐出衛國,失去了卿的地位,當時他的一個兒子孫襄被殺,另一個兒子孫嘉恰好出使齊國。或許,孫嘉就此留在了齊國,並在兩年之後生下了孫武,但至孫武這一代時已經家道中落。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第2張

02

由於不凡的家世,讓孫武可以對春秋經典戰例有所瞭解,可以閱讀大量兵書,由此在繼承前人軍事思想與分析現實軍事案例的基礎上寫下《孫子兵法》。在孫武眼裏,深受周禮束縛的戰爭思維,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未來屬於“兵者,詭道也”的時代。

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孫武形成了軍事思想之後,無論是實踐兵法思想或者建功立業,還是振興家族或者報仇雪恨,都需要有發揮的機會才行。但縱觀當時中原大國,齊國兵法思想一直保守僵化,所以齊國幾乎一直富而不強,論春秋戰國諸國,齊國堪稱第一富國,晉國卿族內鬥嚴重,根本無暇國外,而且晉國自認華夏文明維護者,在軍事思想上還延續了濃厚的春秋風格。

因此,對於主張“兵者,詭道也”的孫武而言,幾乎只有四個地方可以去,即楚國、秦國、越國、吳國。秦楚二國經常不遵守戰爭禮儀,被中原諸侯斥之爲蠻夷,尤其是楚國,就曾被齊桓公、管仲定位爲蠻夷加以討伐。至於吳越二國,批發紋身,不遵禮儀,也是中原諸侯眼裏的蠻夷。顯然,對於“兵者,詭道也”的兵法思想,這四個國家反而可能最容易接受。

但令人奇怪的是,孫武爲何沒有選擇楚國、秦國、越國,而是偏偏選擇了吳國?實際上,孫武選擇吳國幾乎是必然的。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第3張

03

孫武祖父孫林父,是衛國的卿,但由於爲人專橫且逞強,與衛國國君關係非常緊張。但孫林父有一個大靠山晉國,因此經常能夠利用他與晉國的關係來制約國君。由於孫林父與晉國關係良好,也讓他的封地戚邑一度成爲政治熱土。

戚邑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國大夫的家族封地,然而一些重大國際性的外交活動常常在此舉行。公元前576年,晉厲公、魯成公、衛獻公、鄭成公、曹成公及齊、宋諸國代表會盟於戚。同年十一月,孫林父還代表衛與晉、魯、齊、宋、鄭等國大夫會吳國代表會盟於鍾離(位於宋國),此事標誌着中原與吳國開始交往。公元前571年,晉、魯、宋、衛、曹等國大夫會於戚,商討迫鄭服晉之辦法,以使晉稱霸。公元前568年,晉、魯、衛、宋、陳、鄭、曹、莒、邾、滕、薛等國諸侯及齊、吳等國代表會盟於戚,商議救陳抗楚之動議。公元前559年,孫林父與晉、魯、宋、鄭等國大夫又相會於戚,以商討衛獻公出奔和另立衛君之後如何安定衛國之事。

更爲重要的是,透過上述會盟地點可知,衛國孫林父一直緊跟晉國,屬於晉國的鐵桿盟友家族。而晉國的敵人偏偏是秦國與楚國,這兩國一直想要爭奪霸主地位,於是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後,秦楚結盟共同抗擊晉國。歷史上秦國王后之所以多是羋姓楚人,原因就在於此。

至於越國,由於晉國制定的是聯吳疲楚戰略,因此楚國的戰略是拉攏越國抗吳。也就是說,越國也算是晉國潛在敵人。

因此,從孫武家族來看,衛國國君倒向楚國,楚國與秦國、越國是盟國,孫武投奔楚國、越國、秦國,猶如投奔了敵人,不說情感上能不能過去,單說投奔這些國家之後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得而知。畢竟,孫武當時的地位應該不高,大概率只是一個“士”,微不足道,很難受到重視,這一點可以參考吳王闔閭對待孫武的態度,所以楚越秦將之綁了送給衛國國君的可能性很高。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於是孫武想要實現抱負,就只有家族曾經的盟友——吳國這一個選擇了。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第4張

04

與此同時,吳國的表現也符合孫武的期待,原因有三。

其一,吳晉結盟之後,晉國派出成建制的軍隊教給吳國用兵之術和車戰之法,大幅度提升了吳國戰鬥力。於是,原本就好鬥的吳國,就變得更加好鬥,連年與楚越作戰,卻並不落入下風。經常打仗的國家,對軍事家而言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其二,與楚秦越三國一樣,吳國也不講戰爭規矩。比如,公元前525年,公子光(後來的吳王闔閭)攻打楚國,卻打了敗仗,把吳先王之舟也丟掉了。公子光害怕因此獲罪,就偷襲楚軍,又奪回了王舟纔回軍。按照春秋戰爭規矩,兩軍交戰堂堂正正,偷襲戰是被鄙視的,但吳國卻心安理得地使用。而這種沒有禮法舒服的戰法,恰好符合孫武的“兵者,詭道也”。

其三,吳晉結盟之後,吳國與中原各國交往開始頻繁,比如從公元前544年開始,吳國季札出訪了魯國、齊國、晉國、鄭國等,給中原諸侯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與此同時,吳國也有千金買骨之舉,比如公元前545年,齊國相慶封獲罪,從齊國逃到吳國來,吳王把朱方縣賞賜給他作爲奉邑,把公主嫁給慶封,結果慶封比原先在齊國還富有。

因此,對孫武來說,吳國是一個能施展才華,還能重振家族的國家,於是在排除掉秦國、楚國、越國之後,自然只能選擇蠻夷吳國了。

孫武的身世之謎是怎樣的?孫武到底爲什麼離開齊國去到吳國? 第5張

綜上,歷史名人的每一個舉動,背後往往都有深意,都與他的處境息息相關,孫武投奔吳國的背後,既有個人兵法思想的原因,也與重振家族息息相關,既有家族榮辱的原因,也與春秋大國爭霸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孫武在吳國表現並不太好,似乎表明孫武或是理論巨人,但實際指揮能力或許一般。吳楚之戰中,孫武大約只是一位參與者,地位並不高,史書上提到的指揮官是吳王闔閭、闔閭弟弟夫概、伍子胥,而夫概屢次大敗楚軍,孫武表現不明。在秦楚聯軍反攻之後,吳軍大規模敗退,其中在淮澨之戰、“焚屍之戰”中伍子胥與孫武接連大敗,最後孫武下落不明史無記載,但伍子胥和伯禧繼續作爲吳國重臣活躍在歷史舞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