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秦朝爲什麼會二世就滅了 秦始皇和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秦朝爲什麼會二世就滅了 秦始皇和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國二世亡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討論這個問題很是應景。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強大秦帝國,爲何二世而亡?對於這個問題,西漢的大才賈誼,就曾經有過精彩的論述,其核心觀點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他認爲秦帝國二世而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統一全國之後,秦朝沒有對天下百姓實行“仁政”,所以陳涉之徒,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賈誼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答案又太過籠統。大秦帝國二世而亡,主要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秦朝爲什麼會二世就滅了 秦始皇和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沒能收復天下人心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國滅亡,論武力,出力最大的人物,當屬西楚霸王項羽,以及早期扛起反秦大旗的項羽叔父項梁。項羽與項梁,是原來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與孫子,原楚國貴族的後代。秦國滅亡,論智謀,出力最大的人物,當屬“謀聖”張良。張良的祖父及其父親,長期居韓國的相國之位,也是標準的原六國貴族後代。秦國滅亡韓國後,張良深懷亡國之恨,從小就立志推翻秦朝的統治,以報家仇國恨爲己任。在陳勝、吳廣等農民起義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勢單力薄的他,一心結交刺客,並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用鐵錘刺殺秦始皇。行動沒有成功,被官府通緝被迫逃亡。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之後,張良率部投奔起義軍,先是遊說項梁立韓國貴族成爲韓王,韓王成被項羽殺死後,張良投於劉邦帳下,成爲其最重要的謀士,爲推翻秦朝的統治竭盡心智。

從項羽和張良這兩個人物身上可以發現,秦國雖然滅亡了戰國時的“六國”,但並沒有真正征服原來“六國”的人心。六國的王室貴族和百姓,仍然心繫原來的母國,一旦有風吹草動,便蜂擁而至,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反抗秦朝統治的大軍當中。正所謂“殺人易,誅心難”,秦國在統一全國後,最應該做的事情,最應該在第一時間妥善安置原來六國的王室和貴族,第一時間給予六國百姓與原來秦國子民同等的待遇,來化解仇恨,加強對各國、各階層對新興王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但是,很遺憾的是,秦朝並沒能這樣做,反而因爲擔心天下百姓造反,使了兩個絕招:“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派人將全天下的兵器都收繳起來,全部運送到京城咸陽熔化,將全天下的書籍如《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焚燬,以此來愚昧天下的百姓。如此所爲,何以得天下民心,天下士族和百姓又如何肯心悅誠服?

秦朝爲什麼會二世就滅了 秦始皇和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第2張

沒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經歷幾百年戰亂的天下百姓,民生困苦、民不聊生,天下百姓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安下心來從事農業生產,可以生存生活下去。所以,作爲統治階層的秦朝,最該做的事情就是“不折騰”,不去幹擾天下百姓的農業生產生活。在這一點上,西漢的統治者就比秦始皇聰明得多,實施“無爲而治”的國策,讓百姓休養生息,恢復生產恢復國力和民力。

但是,秦始皇卻沒有明白這層道理,他在滅了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仍然不斷地瞎折騰:一方面仍然兵戈不止,向南繼續派出大量的軍隊,攻取今天的廣西、越南等地,並在哪裏設置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向西北不斷攻擊匈奴,派大將蒙恬渡過黃河,攻取高闕、陶山、北假等地。另一方面大搞工程建設,在全國徵調三十多萬民力,常年在西北大漠修建長城,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工地上,每年又要重新大量徵集補充,“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故事,就源於此。同時徵集七十餘萬人的民夫,常年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寢。長期戰亂之後,特別是在秦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原六國的精壯勞力,基本上都死在了戰場,民間的勞動力原本就稀缺,再如此大規模的徵集民力,天下百姓如何安寧?哪裏還有人力從事勞動生產?

秦朝爲什麼會二世就滅了 秦始皇和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第3張

嚴刑峻法空前絕後

西漢賈誼歸結秦朝滅亡的原因,爲“仁政不施”,主要指的就是秦朝的法律嚴酷。秦律以先秦法家的性惡論爲思想基礎,以重刑嚴處爲提導思想,規定了繁瑣的犯罪種類和嚴酷刑罰。《秦律》涉及到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到了各個領域都有對應的法律條款管控。最突出的當屬“什伍連坐制”,即五家爲一伍,十家爲一什,不準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其中有人犯法,同一個什伍的人必須揭發,否則連坐腰斬。再加秦始皇本人天性殘暴,在執行秦律的過程中,更是從重從嚴,視民衆如草芥,嗜殺無度,所以纔有了天下民衆“苦秦久矣!”的深深怨恨。

反抗秦朝統治的第一把火,也正是因爲秦律的嚴酷引發的。根據《史記—陳涉列傳》記載,陳勝、吳廣等900餘人,原本是種地的農民,被政府徵發漁陽戍邊,途經蘄縣大澤鄉時,因爲天下大雨,道路毀壞不通,耽誤了行程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的軍官,發動兵變正式造反。陳勝、吳廣的起義,完全是被逼無奈之舉,因爲根據《秦律》,朝廷徵集的民力,不能如期到達將會被殺,“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對陳勝、吳廣來說,不造反必死,造反也大不了一死,還不如拼搏一回。

當然,秦朝的快速滅亡,還有秦二世胡亥的殘酷暴虐和昏庸無道,殺忠臣李斯、馮去疾,重用奸人趙高等等。但是,秦朝二世而亡主要的根源,還是秦朝統一全國之後的國政失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