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丹書鐵券,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們賜給大臣的最高榮譽。

大臣一旦得到它,其本人、家族乃至後裔便等於有了免死的護身符,即便是將來有朝一日王法臨頭,也可讓刑罰不沾其身。這種功能,是黃金萬兩都難以相提並論的。

現今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塊丹書鐵券,是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唐代錢鏐鐵券。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爲了製作明朝版的丹書鐵券,特地找來這塊錢鏐鐵券仔細觀摩,爲了驗證上面鑲嵌的金絲的深度,他還用自己的佩刀專門測試了一番,結果卻是一不小心把第一行的“朔”字給翹掉了。而今,這塊錢鏐鐵券上確無“朔”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國家博物館實地探訪一番。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丹書鐵券起源很早,它的產生,與中國歷史上另一位貧民皇帝——漢高祖劉邦有關。

據史料記載,劉邦當年“跡漢功臣,亦皆剖符世爵,受山河之誓。”這裏的“剖符”,即是丹書鐵券。

劉邦建立大漢以後,雖然確定了“非劉氏不王”的規矩,併除掉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但對於大部分隨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他還是比較寬容的。

劉邦不僅通過加官進爵等方式與功臣們分享勝利果實,還把他們的功績用丹砂刻於“符”上,朝廷保留一半,功臣自己保留一半,類似於打仗用的“虎符”,以便將來能勘驗真僞。而這些“符”,也是他們享受各種特權的保證書。

自漢以降,各個王朝對鐵券的態度不一,它時用時廢,一直沒有形成比較規範化、程序化的典章制度。

直到大明王朝建立後,同樣是貧民出身的朱元璋,也對鐵券情有獨鍾。有人說朱元璋發給功臣免死金牌是在“釣魚執法”,故意讓功臣犯錯,通過我們下面的描述,你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第2張

朱元璋爲了鞏固皇權,籠絡功臣,把傳統的封爵與賜券結合在了一起,丹書鐵券成爲明代最爲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這說明他其實非常想與功臣們永遠和睦共處。

“洪武三年,大告武成,論功行賞,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八人,鐵券丹書,誓諸白水,河帶山礪,爰及苗裔。”

前文我們說到,朱元璋製作鐵券,曾經參考了唐朝的錢鏐鐵券,所以在製作工藝上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明朝鐵券用鐵“質如綠玉”,非同一般,而且上面的字全部用金子製成。

唐朝時鐵券並無統一規格,而明代的鐵券則根據功臣爵位之高低,分爲了七個等級,由公爵到伯爵,依次遞減。

唐代的鐵券爲單卷,即只交給功臣自己收藏,而明朝的鐵券則如同漢制,一式兩份,一份由朝廷內府保存,一份由功臣保存。

在內容上,明朝鐵券與唐朝鐵券也有不同。在錢鏐鐵券上,我們可以看到唐朝皇帝對錢鏐的褒獎之辭。但在朱元璋的鐵券上,除了功臣履歷、讚美之詞、免死次數等常規內容以外,還記載了功臣以往的歷史錯誤。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第3張

比如朱元璋在給湯和更換鐵券時,就把他當年在常州城內信口開河般的“不忠之語”鐫刻於券上,以示懲戒。

由於朱元璋爲丹書鐵券制定了一套程序化、規範化的制度,它已不再是前朝皇帝們心血來潮時給大臣的獎品,因此,其權威性也大幅增加。

而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頒發鐵券的方式,允許他的功臣也如皇家一般世代富貴,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大明王朝的中心,希冀他們將來能夠奉公守法,竭力保護朱家的萬代江山。

然而,事實卻讓朱元璋大失所望。他賜予功臣們的種種優待,並不能滿足他們無窮無止的慾望。這些大多數同樣起於布衣的朝廷勳貴們,一旦成爲王朝的統治階層,便開始運用各種非法手段,無節制的爲自己攫取利益。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第4張

而讓他們有恃無恐的,除了自己滔天的權勢以外,就是朱元璋賜給他們的“免死”之權了。因爲在那一塊塊黑乎乎的鐵傢伙上,明擺寫着:“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在大明朝,除了功臣們再次拿起刀槍跟朱元璋對着幹,否則,已經無人能判處他們死罪了。

曾經,大明的勳貴階層,是朱元璋賴以依仗的力量。而現在,當他們胡作非爲,極大激化了朝廷與庶民百姓之間的矛盾之後,明王朝的統治根基也漸漸隨之動搖。

朱元璋爲了維護國之根本,不得不採取一項舉措,那就是鑄鐵榜。

洪武五年,朱元璋親自撰寫了一篇《申誡公侯文》,在文中,他徹底刪除了原來“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的優惠政策,並具體規定了功臣勳貴的哪些違法行爲將會受到何種處罰,有些罪行可以減少免死次數,而有些罪行則直接被排除免死之列。原文有九種,我們只略舉三例:

“其二,凡公侯等官,非奉特旨,不得私役官軍,違者,初犯、再犯免罪附過, 三犯準免死一次。其官軍敢有輒便聽從者,杖一百,發海南充軍。”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釣魚執法嗎 朱元璋既然發了金牌爲何還要殺他們 第5張

這段話的意思是,功臣敢有私自役使官軍的,頭兩次可以免罪,但過錯要記錄在案,犯三次就等於失去了一次免死機會。“其六, 凡功臣之家屯田佃戶,管莊幹辦。火者,奴僕,及其親屬人等,侍勢凌民,侵奪田產財物者,並依勢欺毆人民律,處斬;

其七,凡公侯之家, 除賜定儀仗戶、及佃田人戶已有名額報籍在官, 敢有私託門下, 影蔽差搖者,斬”

從這兩段話來看,功臣敢有侍勢凌民、侵佔田產,或者私自招募佃戶、破壞徭役政策者,一率處斬。

朱元璋對功臣們的不法行爲如此深惡痛絕,因此纔不惜“出爾反爾”,收回自己的“金口玉言”,不但減少了免死次數,有些罪行也明令不在免死之列了。

他對這份《申誡公侯文》極爲重視,成文後將它刻在一個大鐵板上,因此成爲“鐵榜”。

面對這份冰冷的“鐵榜”,有的人已經嗅出了這位鐵血帝王的冷酷,也察覺到了這是朱元璋在給他們的一次機會,於是開始收斂。而有的人則依舊我行我素,視朱元璋的警示爲無物。

於是,這原本象徵特權的鐵券,也就成爲了他們的“催命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