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好名風氣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前言

中國文化長達五千多年,古代詩詞更是一份瑰寶,其中著名的有“唐詩,宋詞,元曲,漢賦。明清小說。”明代統治者作風強硬,手段鐵血,也使得明朝的經濟和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這時的明朝,卻興起好名風氣?明朝的文人墨客真“虛榮”嗎?

由盛轉衰

明朝在我國千年歷史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王朝明朝歷經兩百七十六年,在風雨中歷經十二代,共傳十六帝。後有南明朝十八年爲女真族所滅,一代鐵血王朝就此覆滅。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經濟繁華,明朝當時已有海外貿易,且一度十分發達。但在明朝中期,明朝統治者卻如籠中之鳥,固守一方,閉關鎖國、導致明朝日益衰敗,從而當時中國失去了與外界交流發展的機會,也就由此從世界領頭交椅上跌落下來,西方國家,它們卻抓住了這個機會,迎頭趕上並且超過中國。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明朝的“好名”風氣的來源

明朝爲何會掀起一陣“好名”風呢?這也主要是因爲明朝的士大夫。明朝中後期。士大夫“好名”風氣日盛,百姓後世紛紛指着士大夫們沽名釣譽、門戶黨爭日益嚴重、空談國事,紙上談兵“好名”者數不勝數。但是“好名”之風的緣由,除了儒家長久的傳統思想薰染以外,還主要是因爲士大夫自身的自私功利和心胸狹隘,以及當時選考制度的敗壞。

關於士大夫的“好名”,社會各行各業說法評論不一,當時的皇帝普遍討厭甚至就可以說是厭惡“好名”,不僅如此,皇帝們還以此,作爲拒絕勸諫的理由

民間看法

明代民間輿論對待淺薄的“好名”大部分表示否定;朝代臣子常以“好名”來當作羞辱他人的由頭;但是有的衛道士大夫卻爲正當“好名”作辯護。關於明代士大夫的“好名”之氣的問題,也算是明代社會風氣以及明代社會現象變動的一種側面反映;而關於“好名”風氣的爭論現象,可看出的是,士大夫與皇權之間爭奪國家政治話語權的無形角逐。直到清朝,清朝統治者,他們以整治明代“好名”風氣流弊的機會,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皇權在政治上全方面壓倒士大夫的政治轉換。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第2張

文人墨客真“虛榮”嗎?

其實也不盡然。明代前期,剛創建的明王朝,其中一大亮點,那就是士大夫的高尚氣節品質。明代的歷代文官諫臣中就十分常見朝堂上好不畏懼“硬骨頭”。特別是碰上關乎民生國家的基本原則性問題,哪怕官職很低的小官也經常強硬對皇帝。這時的明代治國能臣如雨後春筍,人才輩出,就如張居正“手撕”高拱,先別管對方和自己有多大仇,但是在國家大事上卻也絕對不會互相拆臺。但是到了明代晚期,一直身爲明朝亮點的“氣節品質”的士大夫,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墜落式下跌。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第3張

只要仔細查看其中的緣由,就會感覺這種現象的發生其實不奇怪。明朝士大夫的墮落,首先是他們的價值觀出了一些問題。在嘉靖年間,明代前期的官員從小就深深接受理學教育的薰陶,當時的士大夫都向一向看淡財富田產,極其重視氣節和名譽。即使算在松江如此的富饒地區,就算是當地的世代爲官的名門,生活質量水平也不過中等級別。在那個時候如果誰要敢在做官時貪圖享樂定會被集體官員鄙視。

那時候的士大夫的不阿表現正是以這清正廉潔的信仰作爲支撐。但是自嘉靖年間始,明朝經濟快速發展,朝廷上的傳統信仰亦被擾亂得零零散散。那時候官員從中進士就忙着購買田產購置土地,甚至藉助自身權勢干涉各類生意,使得明代社會風氣大爲改變。

明朝好名風氣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底還是時代綜合的因素 第4張

當時的社會亂象,商賈當位,——凡事就以金錢爲引。之後,士大夫在朝廷上相互拆臺明面上大搞黨爭,嘴上雖然喊着爲了江山社稷,心裏謀求的卻是自身的利益,享樂糜爛的風氣大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