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翻譯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1.古代也有翻譯

不管是什麼語言都要分等級,方言也是這樣,甲等:說得很棒,幾乎聽不出原來的口音。乙等:交流沒問題,就是有點蹩腳。丙等:說的啥啊?交流起來費老大勁。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我們現在要是想去個德國,要麼自己會說流利的英語,要麼帶個德語翻譯,春秋戰國時期的普通話就是雅言,那麼多文人雅士遊歷各國,要麼會說普通話,要麼帶個翻譯,當然,要是想去趙國做官,這肯定得自己學習趙國本地的語言。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在《周禮》中有記載,翻譯東方語言的官叫做“寄”,翻譯南方的叫“象”等等,到了一定時間,周天子還會把這些翻譯官召集起來搞一下培訓。

春秋戰國時期,各地人民的流動不是很大,老出去跑的都是士人,他們本身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再加上自己的目的性,學習別國的語言沒有普通人那麼大,這麼看起來,春秋戰國時期的“語言大家”着實不少。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第2張

2.關於方言的二三趣事

宋朝時期,當時有個閩南人叫劉昌言,有點點小耀眼,亮到了我們宋太宗的眼,宋太宗覺得這人不錯,想給他提拔成近臣,大臣們趕忙上奏:

“昌言,閩人,語頗獠,恐奏對間陛下難會。”

啥意思呢?是說,昌言吶,是胡建人,陛下你倆沒法交流,招架不來啊。

宋太宗眼一瞪,表示我身爲皇帝什麼人沒見過,就這?

怒曰:“我自會得!”

把人喊來嘮了一下,宋太宗頓覺不愛。

“劉某奏對皆操南音,朕理會一句不得!”

於是昌言被下放去做地方官了。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第3張

明朝時期,有個福建人林廷美來京大比,中了進士,人長得還不錯,明成祖一看,哎呦不錯呦,問他哪裏人。

林廷美一開口,形象在朱棣眼裏瞬間拉垮,最後回去做了知州。

在清朝,雍正對口音非常敏感,尤其是閩廣的官員操着一口鄉話,非常不爽,下令全國都學官話,建立正音書院,學不好不許參加科舉,不僅連官員的烏紗帽與普通話掛鉤,連普通老百姓也得學。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第4張

3.爲什麼要學普通話

自古以來,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等資源越豐富,它對人越有吸引力,也成爲人們心中引領時髦的存在,思想,衣着打扮,還有語言都是人們爭相學習的東西,如果想要在這個繁榮的地方紮根發展,那勢必要融入這個地方。

哪怕是現在信息交流如此發達,在各地依然有交流障礙,在古代,臣子來自五湖四海,一個平民或者是有身份的達官貴族,如果有上進心,想要向上爬,想得到皇帝的賞識,那就得學好當時的普通話,或者是京話,否則連交流都成問題,怎麼辦事,怎麼推心置腹,怎麼讓皇上看自己順眼?

古代有沒有翻譯的存在 皇帝能聽懂臣子的方言嗎 第5張

如果一個人的目標就是在自己村裏,他在什麼時代,也不會去學習普通話,如果一個人普通話都不想學就想去城裏生活,這就相當於一個人想找份好工作,卻不願意爲穩定住這份好工作而學習知識一樣,所以,古代想要上進,想要去京都做出名堂來,他就得做好準備,準備好錢財,準備好語言,準備好才華,甚至有關係的準備好利用自己的關係。

當然,如果這個人能力厲害到讓別人遷就他的語言,就像一個大牛去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希望他留下來,不惜開出高額工資,給他配個翻譯等額外條件一樣,當然,沒這個本事,還是老老實實遷就別人。

參考文獻:

《論語·述而》《周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