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秦朝滅亡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以“二世而亡”的結局,給了期盼“萬世”的秦始皇,一記響亮的耳光。一個劃時代的王朝,何以如此短壽?後人對此多有議論,一致的看法認爲秦法暴虐是內因,陳勝吳廣是爆破手。

比如,賈誼在他的《過秦論》中說:“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再比如,西漢史學家褚少孫,在《史記》補綴中說:“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不過,這種說法帶有很強烈的警示後世君王的色彩,是儒生們慣用的手法。不否認他們的初衷,但是過於上綱上線的說教,往往會阻礙對歷史真相的探討。

比如秦朝的滅亡,嬴政父子不顧民力的征斂是唯一的原因嗎?秦王朝真的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嗎?

01秦朝其實亡於貴族和士族的聯合打擊

秦末的起義軍數量很龐大,史書提到的不下二十支,主要的有陳勝吳廣、項梁項羽、劉邦、田儋田榮,以及由他們派生出來的陳餘、張耳、武臣、韓廣、韓成、魏咎等。

這些人裏面有幾位是農民呢?一個也沒有!這些義軍領袖的身份,大致有以下幾類: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2張

1. 六國王族後裔

秦末起義,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打出“恢復六國”的旗號,所以,六國後裔紛紛出山。田儋田榮是齊國王室後裔,韓成是韓國王室後裔,魏咎是魏國王室後裔。還包括後來趙國王室後裔趙歇,楚國王室後裔熊心等等。

這些人身份毫無爭議,跟農民沒一分錢關係。

2. 士族集團成員

《史記》並未說明劉邦的家庭出身,只是說:“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爲吏,爲泗水亭長。”再加上劉邦四處“蹭食”的習慣,和劉太公的抱怨,給人的印象,似乎劉邦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

其實這是個誤解。秦朝有資格爲官吏者,都必須有一定的家庭資產,普通農民肯定不能“達標”。劉邦自幼是讀過書的,他與盧綰同日出生,又是同學,兩家還是世交。因此,劉、盧兩家爲這倆孩子的出生,還大擺宴席,接受鄉里的集體祝賀。這種派頭,不是普通農民能具備的條件。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3張

劉邦的弟弟劉交,有一個五世孫叫劉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學者,他說:“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爲豐公。”

也就是說,劉邦祖上是貴族,到劉邦這一代,雖沒了政治待遇,不缺地產房產,是典型的士族地主階級家庭。

張耳陳餘的身份,《史記》上有很清晰的記載,他們就是魏國官宦子弟。秦兼併六國後,受到通緝,被迫過上了流亡生活。

像張耳陳餘這樣的六國名士很多,由於他們喜歡遊走江湖,常常養門客,或者給名人當門客,名氣太大,被秦朝統治者視爲社會不安定因素。

陳勝吳廣的身份,極有可能跟張耳陳餘一樣,是個流亡的六國名士。他們二人都是河南人,爲何會跑到幾百公里以外的蘄縣?《史記》記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謫戍”,不是一般的徵發勞工,而是因罪受罰。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4張

再看看陳勝吳廣途中的策劃細節,他們竟然對胡亥篡位、扶蘇遇害等皇家機密瞭如指掌,更懂得以扶蘇和項燕爲他們做政治代言人,對圖讖更是玩得如火純情。爲了鼓動同行的戍邊人員跟他們一起起義,他們還利用普通老百姓不懂秦法,編造了“失期當斬”的謊言。

這些細節表明,陳勝吳廣絕不是普通的農民,他們應該跟張耳陳餘一樣,是六國流亡的名士,在蘄縣落網了。

3. 六國貴族後裔

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燕曾經打敗過李信,最後戰死於王翦的滅楚戰爭,其家族是楚國貴族。

項梁和項羽叔侄倆,因爲屢屢犯罪,被官府通緝,卻仰仗着家族的人脈關係,一直逍遙法外。這說明,項氏家族在楚地的勢力不是一般的大。

秦末的起義軍領袖,沒有一人是農民出身,這樣的起義怎麼能叫農民起義?又怎麼能說秦朝亡於農民起義?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5張

義軍的性質表明,秦朝其實亡於貴族和士族的聯合打擊。農民只是貴族和士族階級,鼓動和利用的“作案工具”而已!

02大秦帝國與六國貴族及士族階級的矛盾

六國貴族和士族階級,與大秦帝國究竟有什麼矛盾,導致必須以暴力手段解決呢?

1. 六國貴族對秦朝的仇恨,是商鞅變法的濫觴

六國貴族對秦始皇和秦王朝的仇恨,可謂刻骨銘心。《史記》記載,秦始皇一生至少遭遇四次暗殺,其中張良的行刺最爲典型。

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父祖兩代爲相,一生致力於復國大業。後來他替韓成向項梁求封韓王,很清晰地表露了他的政治目標。

從最直觀的理解,六國貴族後裔仇秦,就是不甘心失去往日的榮華富貴,妄圖恢復戰國割據狀態下的家族榮光。從歷史發展軌跡追溯,這些貴族的訴求,其實跟商鞅變法時期,老秦貴族的心態一模一樣。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6張

商鞅變法革了老秦貴族的命,所以商鞅最終死於貴族們的瘋狂反撲。大秦帝國統一六國後,以秦法治天下,就是對商鞅變法的成果,在全國範圍內的擴展。

因而普天之下的貴族都被革命,所以秦王朝就是所有貴族階級的死敵!

2. 士族階級與秦朝的矛盾,是選拔制度的濫觴

士族階級其實是秦法的受益人,他們本不該捲入抗秦起義,那麼他們怎麼會成爲推翻秦王朝的主力軍了呢?這就要說到秦朝的選舉制度。

在商鞅變法前,秦國跟別的諸侯國一樣,採用世卿世祿制,商鞅變法後,這種貴族世襲的特權被取消了,官場的大門對所有人打開。秦朝的官員選拔,大致有以下三種:

①軍功爵制

這是秦朝最主要的官員選拔和升遷途徑。立軍功不光可以得爵位,還可以對應授予官職:“以萬戶都三封太守,千戶都三封縣令”,以至於有“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說法。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7張

②薦舉制

秦法規定,平民之家,如果家資豐富者,即可獲得地方官員的薦舉,獲得出仕機會。蕭何、曹參和劉邦,都是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工作的。像陳平、韓信這種貧苦之家,則無出仕機會。

③門客制度

嚴格講門客制度不叫制度,而是門客文化,它是秦朝人才選拔的非官方或半官方渠道。戰國時期,諸侯國大量人才涌入秦國,都是從門客做起,經由客主推薦,以客卿身份出現在政治舞臺。

不過,以上三種選拔制度,對絕大多數文人來說,實在是隔靴撓癢。

軍功爵在兼併六國,戰事頻繁時期機會很多,天下一統後,這種機會就很難得,而軍功爵制催生出來的尚武精神卻不斷髮酵。這種矛盾,猶如不斷向水庫裏蓄水,又不給它泄洪的機會,堤淹壩潰是早晚的事。

比如張耳、陳餘最典型,他們骨子裏就是尚武任俠的士族,在得不到秦朝政府容納的情況下,爆發出了極大的破壞力。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8張

所以,在統一六國後,軍功爵制已經表現出與時代的不適應性,秦帝國又不能即使調整政策,讓軍功爵制不光失去吸引力,相反卻成爲隱患的製造者。

薦舉制從一開始就有,僅家資一條,就限制了衆多寒門仕子的出路。比如韓信,他因爲“始爲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假如秦末戰爭,韓信是秦朝官員,那會是什麼格局?

同樣的還有陳平,品行學問都是一流,被鄉里稱頌,就是不能做官,他曾經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這種選拔制度,對家貧無資的不公平,對有家資的就公平嗎?也未必,它還有兩個缺陷,秦朝選官吏範圍太窄,只選擇熟悉法律的,並起點太低,只能從吏員開始,升遷太慢。比如蕭何和曹參,都是縣裏的獄吏,劉邦則是個村官。

門檻太高、範圍太窄、起點太低,導致大量士族階級要麼被排除在外,要麼滿意度太低。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9張

門客制度更不行,即便門客文化最興盛的戰國時期,四大公子門客三千,能有幾人如毛遂破囊而出?相反,秦朝的門客文化,倒成了反秦人士串聯的不安定因素。比如張耳,曾經一度也養了千餘門客,劉邦就是其中之一,這些人都成了推翻秦朝的骨幹力量。

秦帝國砸碎了世卿世祿制,並沒有成爲士族階級的救世主,反而因不完善的選拔制度,讓自己站在了士族階級的對立面。隨着士族階級的不斷壯大,他們成了遊離於秦朝政府以外的社會盲流,不出事纔怪。

03秦朝滅亡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政治勢力缺失的惡果

如果說貴族階級代表舊勢力的沉渣泛起,士族階級則代表新勢力的蓬勃發展,大秦帝國無視兩股勢力可能的危害,卻徜徉在商鞅變法成果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商君之法雖然代表時代的進步性,但是它有一個巨大的漏洞,秦王朝不能洞悉:在消滅了宗族勢力後,誰是皇權的擁護者?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10張

在商鞅變法前,天下是宗法制結構下的社會秩序,王(皇)權受制於宗室勢力,又得到宗室勢力的擁戴,形成共治模式。商鞅變法徹底摧毀了這種模式,建立了皇權爲中心的一元制政治結構,將宗室勢力了歷史的垃圾堆。

由此,帶來了政治勢力的缺位,由政治勢力缺失所產生的結構性失衡,是秦朝滅亡的內因。我們從政治勢力對皇權的雙重效應分析這個問題。

1. 政治勢力缺失,導致皇權失去制約

不受制約的皇權,必然導致失政和脫軌。秦始皇父子兩代人,超出民力的大興土木,不是沒有人看出危害,而是個體的政治人物,誰也不足以改變皇權的獨裁,於是只能走向曲意逢迎。

叔孫通的故事最具代表性,國家已經處在懸崖邊上,他理直氣壯地選擇了自保的拍馬屁。宋、明的諫官何來膽量冒犯皇帝?因爲背後有強大的士族文官集團!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11張

趙高一個內官,何以掌握帝國命運,連丞相李斯都不是他的對手?因爲趙高只要搞定胡亥,就可以搞定皇權。李斯官位雖高,沒有政治勢力做支撐,他鬥不過皇權。

不受制約的獨裁,必然產生畸形的朝政結構,也必然迅速垮塌!

2. 政治勢力的缺失,導致皇權失去保護

有人說,假如秦朝實行分封制,面對反秦起義,是不是就會有宗室勢力起來拱衛皇權?那麼,秦王朝也許就不會滅亡了。

這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用宗室勢力保護皇權選擇錯了對象,但方向是對的。我們可以順着這個思路重新選擇:假如秦王朝建立後,變革選舉制度,扶植士族集團作爲政治勢力,結果會怎樣?

不光釜底抽薪,孤立了貴族勢力,而且龐大的士族階級,就是大秦帝國分佈在全國各個角落的代言人。

秦朝滅亡真的是因爲農民起義嗎 他們纔是推動幕後的黑手 第12張

倘若如此,中國不必等到唐宋,就會提前進入寒門士族集團與皇權共治天下的歷史階段了吧。

04結束語

以此可見,秦末的反秦起義,其實是貴族集團和士族集團的聯合演出。貴族集團爲了恢復往日的特權,士族階級爲了突破選拔制度,尋求自身的發展道路,雙方一拍而合。

對秦帝國來說,他們沒有看到政治勢力缺失的危害性,也沒有認識到士族階級發展的趨勢,而是一味迷信秦法的萬能,在獨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葬送了政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