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爲防止兒子們奪位,朱元璋對功臣與藩王做了哪些缺德事?

爲防止兒子們奪位,朱元璋對功臣與藩王做了哪些缺德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太祖朱元璋堪稱是明朝皇帝中的“生育冠軍”,一生中共有26個兒子,除兩個夭折,一個被封爲太子外,其他23個兒子都被封爲親王,鎮守全國各地。到了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病死,於是明太祖冊立朱允炆爲皇太孫,自此一場圍繞着皇位爭奪在暗中涌動。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朱元璋打破了歷史常規。一般而言,太子去世,皇帝都會冊立其他兒子,很少有冊立皇太孫的。朱元璋雖然出身貧寒,但一直堅持讀書,對於這樣的歷史教訓,他不可能不知道,特別是自己還有一大羣兒子在地方上虎視眈眈。

那麼明朝初年的親王到底有多大權力呢?首先,明朝的親王擁有大量財富。根據史料記載,“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朱元璋在評定各級官員的俸祿時,最高級別的正一品官員不過“歲給俸一千四十四石”,兩者相差何其懸殊。

爲防止兒子們奪位,朱元璋對功臣與藩王做了哪些缺德事?

另外,親王還擁有軍權,手中握有一定數量的軍隊,“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特別是駐守在邊疆地區的幾位親王,手中更是握有雄兵數萬,比如寧王朱權坐鎮大寧,手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皇太孫素來懦弱,而諸王們虎視眈眈,朱元璋明白自己活着,諸王們不敢造次,一旦自己歸天,可能會引發一場聲勢浩大的內戰。爲保障皇太孫的皇位,於是朱元璋再度舉起屠刀,他的目標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那些剩餘的開國功臣宿將。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殺功臣與削弱藩王有啥關係呢?

原來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爲了拉攏功臣,加強雙方的關係,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大多娶功臣之女爲王妃,雙方確立這種榮辱與共的姻親關係。比如徐達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燕王朱棣、代王朱桂、安王朱楹;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太子朱標;湯和之女嫁給了魯王朱檀。

朱元璋最初的意圖是好的,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諸王與功臣結合,對於皇位是個極大的威脅,即使功臣無意篡位,他們也會向着自己的女婿。一旦自己歸天,懦弱的皇太孫即位,勢必引發一場大戰。其實在朱元璋活着的時候,已經出現了這個苗頭。

爲防止兒子們奪位,朱元璋對功臣與藩王做了哪些缺德事? 第2張

虎毒不食子,朱元璋再狠也不可能去殺自己的兒子,他只能把這些功臣宿將們殺光,別看他們大多退居二線,但在軍中威望很高,一呼百應,一旦與掌握軍隊的親王結合,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朱元璋把殘存的一些功臣,比如傅友德、馮勝、王弼等紛紛賜死,令後人不齒。

因爲馮勝是周王朱橚的岳父,王弼是楚王朱楨的岳父,傅友德是晉王朱濟熺的岳父,而藍玉呢,是蜀王朱椿的岳父。功臣幾乎殺盡,但偏偏沒有殺死耿炳文,這就是爲啥呢?道理也很簡單,因爲耿炳文是皇太孫的妹丈,耿炳文的兒子娶了朱允炆的妹妹,自然耿炳文要支持後來的建文帝。

朱元璋還吸收歷史教訓,頒下命令,“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自此明朝形成一種特色,無論是皇后,還是王妃,大多來自民間,以杜絕外戚專權現象。朱元璋以爲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他沒有想到,朱棣最終還是奪取了建文帝的皇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