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爾蘭島,被稱爲“翡翠島”,這裏的人們有一句名言:“若有幸成爲愛爾蘭人,則任何煩憂都無需掛懷。”愛爾蘭苦難的歷史確實使很多愛爾蘭人感到生而不幸。這一不幸在1845-1852年爆發的愛爾蘭大饑荒中到達頂點,這一饑荒直接導致近百萬人餓死,愛爾蘭人口銳減四分之一,愛爾蘭大饑荒也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關於死亡人數,學界沒有統一的定論,根據現有的一些論文和資料,一般普遍認爲死亡人數(餓死與染病而死)至少有100萬人,染病而死者約25萬人,海外移民100萬。大饑荒以前愛爾蘭人口約800萬—850萬,大饑荒使得愛爾蘭損失人口200萬之多,約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從“可以吃的石頭”到愛爾蘭的主食

1169年起,愛爾蘭的文化和政治逐漸受到英格蘭的支配。到16世紀,亨利八世加冕爲愛爾蘭國王,愛爾蘭正式併入英格蘭。此後,愛爾蘭不斷髮生反抗英國統治的起義,原因在於,信仰新教的英格蘭人長期壓迫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宗教問題是愛爾蘭除糧食問題以外最重要的問題。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第2張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原產於美洲的馬鈴薯被引入西班牙。馬鈴薯一開始並不爲食用燕麥等穀物的歐洲人所接受。最初,歐洲人將馬鈴薯視作觀賞作物,只欣賞其花朵。引進初期,馬鈴薯不但不爲人重視、被稱爲“可以吃的石頭”,甚至其根莖也被法國人視作是“魔鬼的果實”,謠傳它可能會引起梅毒、麻風病等。只有在治療船員壞血病的時候,馬鈴薯才被作爲“良藥”發揮功用。

17、18世紀,瑞典的約拿斯開始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普及種植這種高產作物。同時法國也開始推廣種植,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甚至下達法令強迫農民種植這種作物,不然就“削去農民的鼻子”。馬鈴薯,在歐洲開始普遍推廣。

愛爾蘭在17世紀中葉就在全島普及了馬鈴薯。在愛爾蘭,每英畝可以產出六噸左右的土豆,而燕麥等穀物則不到一噸。土豆比起其他農作物更易生長,收成明顯也高多了,即使其他農作物歉收,土豆仍有收成。這對於長期受英格蘭壓迫的愛爾蘭農民來說無疑是福音。正因爲馬鈴薯的高產,愛爾蘭人口出現爆炸性增長——1760年150萬人,1841年攀升至810萬人。同時,由於英國的殖民統治,愛爾蘭成爲英國人的“牧場島”。爲滿足英國國內的牛肉需求,大片土地被劃爲牧場受英國地主控制,愛爾蘭人只有小片土地謀生。所以,在這一小片既要養活人又要養活牲畜的土地上,高產的馬鈴薯是不二選擇。

截至1845年,也就是大饑荒開始的這一年,愛爾蘭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兩百萬英畝。馬鈴薯成爲絕大多數愛爾蘭人的口糧與家畜飼料,100萬農業工人以及350萬小農耕作者都依靠它生存。儘管自引進以來,馬鈴薯歉收在這個苦難的島上也發生過二十多次,但是從來沒有讓愛爾蘭人過於失望,然而1845年這一次,卻與以往不同。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第3張

1845年的夏天,愛爾蘭淫雨霏霏,一種真菌開始悄悄感染馬鈴薯,這種真菌使得馬鈴薯黴變、枯萎,幼苗還沒有收穫便已經腐爛、發黑。幾周內,這種“馬鈴薯枯萎病”自東向西席捲了愛爾蘭島。目睹了這一慘象的彼得·格雷如此記載:

在從科克郡到都柏林的路上,我曾看到這種作物花期正旺,應該會有一個好收成。但8月3日,在我返回的途中,卻只看到腐爛的作物覆蓋了廣闊的田野。在好些地方,窮苦的人們沮喪地坐在他們被毀壞的菜園柵欄邊,絞着雙手,悲痛萬分,因爲災害剛剛奪走他們的食糧。

——彼得·格雷《愛爾蘭大饑荒》

1845年的這場災害毀掉了愛爾蘭40%的馬鈴薯田,愛爾蘭人不得不打起精神加緊補種以彌補損失。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馬鈴薯枯萎的真正原因在於真菌——愛爾蘭人並沒有將已經爛在田裏感染真菌的上一代馬鈴薯清除,便開始新一季的種植。在沒有農藥的年代裏,更大規模的感染,更大規模的歉收和更大規模的饑荒,已經在田間註定。1846年這一年溫暖多雨,加上病變的馬鈴薯繁殖,導致馬鈴薯枯萎病病菌的傳播,病菌以極快的速度在愛爾蘭境內的馬鈴薯種植園間傳播。馬鈴薯產量急劇下降。

霜黴病的第一個症狀就是葉子上出現棕色斑點。這些斑點不斷增多變大,最後,黑色乾枯的葉子不斷收縮,莖部變得很脆,一碰就斷。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所有的植株都死了。地裏呈現一片黑色,就像被火燒過一樣,馬鈴薯的生長停止了,其大小隻相當於孩子們玩的彈珠或鴿子蛋那麼大。這一年幾乎沒有什麼收成。在一些過去產量很高的地區,基本不能收穫到無病的成熟馬鈴薯;在倫敦和其他大城市,馬鈴薯價格昂貴,成了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此次饑荒較之上一年更加嚴重,每家每戶的儲備消耗殆盡,飢餓開始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消滅愛爾蘭人,300萬—400萬人開始吃不上飯,“翡翠之島”瞬間餓殍遍野,如同人間煉獄。在當時的愛爾蘭村莊裏已經很少見到有十人以上參加的葬禮了。這一次大饑荒持續到1852年。

從天災到人禍

在愛爾蘭大饑荒中,英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17世紀中期以來,愛爾蘭的土地幾乎完全爲英國地主所霸佔,而且多數大地主居住於英格蘭,他們只關心穀物和牲畜的出口,因此愛爾蘭大多數農業收入被輸出到了國外。由於愛爾蘭土地兼併嚴重,大多數愛爾蘭農民成了英國土地貴族的佃農。此外,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愛爾蘭人在農業無助、工業無望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被擠壓的小塊土地種植馬鈴薯存活。

同樣,英國政府的不作爲、援救不力也使愛爾蘭人感到絕望和憤怒。在1845年,英國政府就收到了愛爾蘭馬鈴薯大面積枯萎的消息,卻沒有任何作爲。雖然饑荒時期美洲向英國出口糧食常以愛爾蘭爲中轉站,但愛爾蘭的饑民卻沒有因此獲得任何好處。運糧船在都柏林港口休整後馬上開往英國本土,基本沒有將一袋糧食發給飢餓的愛爾蘭人。

愛爾蘭大饑荒成爲愛爾蘭歷史的分水嶺:與英國決裂 第4張

愛爾蘭人的“新世界”與“舊世界”

由於饑荒,大量愛爾蘭人開始移民,他們奔向世界各地,最主要的去處是美國。在這個“新世界”,愛爾蘭人希望得到上帝眷顧。1845年以後的十年間,大約有二百萬人移民美國,約佔愛爾蘭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愛爾蘭移民爲美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在伊利運河、自由女神像和橫穿北美鐵路等大型工程的工地上,在芝加哥的工廠、賓夕法尼亞的煤礦和紐約的貨運碼頭上,都能見到愛爾蘭農民工的身影。移民促進了美國社會向多元方向發展,使之成爲名副其實的“大熔爐”。

饑荒促成了愛爾蘭民族的覺醒和獨立,同樣在大洋彼岸,愛爾蘭人形成自己的文化符號,在多元的美國社會站穩腳跟。

移民美國的第一代愛爾蘭人被貼上“兇暴”“酗酒”“犯罪”等標籤,在很多美國人眼中這些愛爾蘭人甚至不如黑人,很多商家甚至掛出“本店概不僱傭愛爾蘭人”的招牌,所以愛爾蘭人只能從事危險的體力勞動,比如修建鐵路與碼頭裝卸。19世紀下半葉適逢美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愛爾蘭人迅速壟斷了警察、消防這些行業,使得第二代愛爾蘭移民能擺脫體力勞動之苦。在美國站穩腳跟的愛爾蘭人開始構建自己的社區文化。他們在英國幾百年統治下幾乎被同化,然而在“新世界”民族意識覺醒,“天主教”成爲愛爾蘭人的集體標籤。2010年,三億美國人中有5500萬愛爾蘭後裔,僅次於德裔美國人,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四位總統都是愛爾蘭人的後裔。反觀愛爾蘭本土,由於大饑荒引起的移民,一百年來愛爾蘭人口沒有增長。2011年人口普查時,愛爾蘭也僅有458萬人,與一百年前相比僅多出18萬。

大饑荒使得英國與愛爾蘭決裂,在愛爾蘭人的民族記憶中,被地主無情趕走,在移民過程中被人嘲弄,“全拜英國人所賜”,共和軍、英愛戰爭、北愛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如今再看這次饑荒的“主角”馬鈴薯,在原產地美洲,印加人爲了避免病蟲害,培育了兩百多個品種。但在引進歐洲後,歐洲人爲了提高產量,卻只引進產量最高的品種,對單一農作物的過度依賴,使得歐洲馬鈴薯在遭遇病蟲害時顯得毫無抵抗力。馬鈴薯疫病因而能短時期內橫行愛爾蘭全島。

愛爾蘭大饑荒,是一國喪失主權,處於他國殖民統治下的悲慘結果。愛爾蘭人不能掌握自己的民族命運,受英國政策支配,最終爆發大饑荒,給愛爾蘭的社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百萬人口死於飢餓和疾病,從此流浪國外,深刻地衝擊了愛爾蘭的民族心理,同時也激發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而這些,都與那株名爲馬鈴薯的植物有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