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過程,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歷史影響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過程,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歷史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The Battle of Granicus) 公元前334年,在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東征中,馬其頓與波斯軍在格拉尼庫斯河(今比加河Biga Cay或昌柴河)上發生的首次大規模交戰。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率領大軍迅速渡過赫勒斯邦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小亞細亞。波斯雖然有400艘戰艦,竟然未對海峽進行封鎖,錯過了阻遏敵軍的最佳時機。相傳,部隊渡海時,亞歷山大曾親自在旗艦上掌舵,經過海峽時,他宰了一頭牛向海神獻祭,並用一隻金碗把酒灑入海里獻給海神。此外人們還相傳,他是全軍第一個登上亞洲大陸的。當時他全身披掛,下令在他從歐洲出發的地點和亞洲登陸的地點同時都築起祭壇,向保佑他安全登陸的宙斯、雅典娜獻祭。祭禮一完,亞歷山大就驅軍迅速向格拉尼庫斯河進軍。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過程,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歷史影響

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聞訊,命小亞細亞諸省總督邁農爲前線指揮,迎擊亞歷山大。在作戰會議上,邁農建議將戰場放在小亞部、誘敵深入,堅壁清野,放火燒掉糧草、城市、疲憊敵人,然後切斷其退路,圍而殲之。但小亞各省的總督們不願放棄自己的地盤,主張在格拉尼庫斯河右岸,正面迎擊亞歷山大。會議最終接受了各省總督的意見。當馬其頓大軍接近河岸時,波斯軍隊已在地勢較高的東岸列陣待擊,其中騎兵方陣沿河列隊,大約有2萬人。騎兵後面,是人數萬餘的步兵,多爲希臘僱傭兵。

亞歷山大率軍推進至離格拉尼庫斯河不遠處,就接到飛馬馳回的偵察兵的報告,說波斯軍隊已在河對岸擺好了陣勢。於是亞歷山大把部隊編成戰鬥隊形,駐足岸邊細細觀察敵陣。部將帕曼紐上前道:"陛下,我的意見是,我軍馬上就在河這邊紮營。我相信,由於敵軍步兵比我軍少,必然不敢在我軍附近露營。因此,我軍等天曉時再渡河必無困難。在敵軍還未佈置就緒時,我軍就可渡河完畢。根據目前情況,我覺得,如果我軍立即採取行動必然會冒極大危險。因爲我軍不能在這樣寬廣的正面一齊渡河。可以看得出來,河道有不少地方水很深;而且,您看得見,河岸也很高,有些地方簡直象是崖一般。如果我軍以最易受攻擊的疏散隊形秩序地在敵前出現,敵軍騎兵必將以密集隊形向我衝擊。出師首戰失利,對目前來說,後果將很嚴重,對戰爭全局來說,將更爲有害。"可是,亞歷山大卻傲然回答說:"我絕不能讓這條河溝擋住去路。波斯人以爲自己是和馬其頓人一樣的好戰士,這只是他們還沒有經受過使他們吃驚的事情罷了。現在就讓他們領教一下馬其頓人的勇氣。"他立即召集將領,將部隊分爲左、中、右三隊,準備強攻渡河。

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過程,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的歷史影響 第2張

 攻擊前夕

攻擊前夕,兩軍隔河對峙,一動不動,鴉雀無聲。突然,亞歷山大飛身上馬,把長矛一舉,命令前鋒出擊。然後他親率左、右翼各部,吹起號角,高呼響徹去霄的口號,奮勇衝入河中。波軍見狀,排箭和標槍如滂沱大雨,鋪天蓋地地射向河中。馬其頓大軍一批批倒下,又批一批衝上。亞歷山大身先士卒,率領親兵猛烈突入敵陣,首先將幾名波斯大將挑於馬下。馬其頓部隊一隊接一隊陸續過河,雙方騎兵猛烈地絞殺在一起。鞍上人鬥人,腳絆拳擊;鞍下馬戰馬,衝撞奔騰,酣戰如狂,難解難分。激戰持續了幾個小時,大流士三世的兒子、女婿均在混戰中被殺,波斯騎兵節節後退,最後終於潰逃。僱傭軍步兵方陣頑強抵抗,但在馬其頓軍隊的四面打擊下,除2000人被俘,其餘全部被砍殺淨盡。

戰後

戰後,亞歷山大將俘虜的2000名希臘僱傭兵押回馬其頓爲奴,另外派人們將300套波斯盔甲送到雅典向戰神雅典娜獻禮,並附上這樣的獻詞:"謹獻上從亞洲波斯人手中俘獲的這些戰利品。腓力和全希臘人(斯巴達人除外)之子亞歷山大敬獻。"

摺疊編輯本段影響

東征首戰告捷,極大鼓舞了亞歷山大及其軍心。此後,遠征軍像一股旋風,迅猛地卷向波斯帝國腹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